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罗钰 《中外健康文摘》2012,(32):405-406
总结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职业危害常见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认为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采用各种有效防护措施,可明显降低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外科护士在进行医疗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80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造成的危害因素依次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因素.结论 外科护士的职业对外科护士造成了极大的生理、心理损伤,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护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25-28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叫做职业危害因素。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ILO&CIS)归纳了五类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环境、心理和组织危害。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心理社会性危害。探讨综合医院儿科护士的现存的和潜在的危害因素,对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探讨急诊科护士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将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点,有利于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护士职业危害的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及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提出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及其现存的和潜在的危害性。结果表明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职业伤害发生的比例高,如何采取对策,减少护士职业危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李丽娥 《海南医学》2012,23(22):146-149
手术室护士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本文主要综述了手术室护士面临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身体运动功能及社会心理性危害等职业危害因素,提示:手术室护士应充分重视职业危害因素,提高自身防护意识,积极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将手术室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的健康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着重从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生理心理性危害等几方面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危险因素对助产人员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危害,保障助产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卫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在执行医护任务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面临多种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  相似文献   

11.
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护士微生物、物理及化学性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结合本单位临床工作实际,就口腔门诊护士职业相关危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结果生物感染性、化学损伤性、物理侵入性以及心理等因素是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所在,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预防职业暴露;加强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的防护措施。结论实施本文所提出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损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门诊护士工作的特点,门诊兼管的专科多,接触的病种多。往往在患者未确诊前就必须为患者做诊治处理,使护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探讨如何提高门诊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提高对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门诊护士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共有4个方面: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及管理方法:(1)提高门诊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做好消毒隔离等防范措施;(2)提高化学性因素对人体危害的认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措施;(3)加强预防尖锐器械损伤的职业安全教育,注重培训护士的防范技术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管理;(4)注重培养和提高护士自身心理调节能力,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培养护士学会自我心理疏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丰富业余生活。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结论门诊护士只有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职业安全,保证工作有效运行,促进医院工作正常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在进行手术配合、护理手术病人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2006年8月对本院手术室37位护士采取抽血体检与问卷调查。结果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可归纳为:生物性因素,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血液;机械性因素,各种锐器刺伤及血液等溅入皮肤黏膜;物理性因素,无防护射线及电离辐射、负重工作、噪声;化学性因素,麻醉废气;心理性因素,工作紧张、轮班、加班、压力超负荷;工作环境因素,接触病人、生活不规律、接触血液体液。结论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对手术室护士造成极大的生理心理损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供应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社会、心理等因素。认为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的认识各种危害,做好防护措施,从而达到职业防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维护自身身心健康,顺利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邬勋莲  黄梅  李同莲 《吉林医学》2012,33(7):1500-1501
目的:分析门诊静脉采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门诊静脉采血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出采血护士长时间处于感染性、物理性、化学性、社会心理性危险中。结果: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明确了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了危险性的效果。结论:加强职业风险教育,可使护士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内镜室工作是当前护理工作中危害较严重的一角,护士所受的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性危害。针对这些危害,护士应采取相对的防护措施:改善环境,提升自身安全意识,社会和医院管理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巧雅 《吉林医学》2004,25(7):31-33
目的 :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 :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 ,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 ,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 :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 ,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尹巧雅 《吉林医学》2004,25(4):31-33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梁月艳 《吉林医学》2012,33(33):7340
目的: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的分析。方法:从引起职业危害的心理性、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这几个因素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结果:加强质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沲程及肪护措施。结论:根据职业危害的因素,能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提出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环境中存在许多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和社会心理性等职业危害因素,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近年来倍受关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tciency Syndrome,AIDS)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护理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