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染料木素对大鼠TM J髁突软骨改建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操作对照组、去势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去势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每天给予去势+染料木素组大鼠20mg/kg的染料木素,6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ERα和ERβ的蛋白和mRNA水平变化。结果①去势组髁突软骨前部、中部厚度对显著高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②去势组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及ERα、ERβ的平均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③去势组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aggrecan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④去势组髁突软骨中ERβ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但ERα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①卵巢切除所引起大鼠髁突软骨增厚过程中新合成的软骨基质成分可能不同于正常大鼠髁突软骨;②一定剂量的染料木素可以基本恢复系统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髁突软骨组织形态及软骨基质成分的改变,在此过程中染料木素可能主要通过ERβ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aspase-9在大鼠髁突软骨与长骨生长板软骨发育中的表达变化, 探讨Caspase-9在软骨细胞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SD大鼠不同发育阶段 (E15dP30d) 髁突软骨与长骨生长板软骨发育的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asepase-9在2种软骨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髁突软骨Caspase-9阳性表达强于生长板软骨 (P<0.05) , 且生长板软骨阳性细胞的分布规律与髁突基本一致.胎鼠Caspase-9阳性主要表达于增殖层;出生后主要表达于成软骨层及肥大层.结论 Caspase-9参与了髁突软骨及生长板软骨的生长发育, 由其所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软骨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且Caspase-9对于髁突软骨和生长板软骨的发育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矫形后退大鼠下颌后髁突软骨改建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实验组配戴模拟临床功能矫治器,强制大鼠下颌后退,对照组不戴模拟矫治器,实验后3天、1、2、3周处死大鼠取髁突,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TGF-β1、TGF-β R1、IGF-1在髁突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实验组大鼠下颌后退1~2 mm,镜下见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厚度增加,以生发层和过渡层增加明显,细胞数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核肥大深染.髁突各层软骨细胞均有TGF-β1、TGF-β R1和IGF-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相对面积和积分灰度的比较显示:在功能矫形后退下颌后,实验组TGF-β1、TGF-β R1和IGF-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矫形后髁突软骨表现为增生改建、分化功能增强,其发生与TGF-β1、TGF-β R1和IGF-1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mTOR在SD大鼠TMJOA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采用偏侧咀嚼的方法建立SD大鼠TMJOA模型,并设立相应假手术组。建模后2、4、8周分别取右侧髁突。使用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OX9、mTOR的表达量。  结果   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对照组标本髁突软骨结构层次清晰,表面平滑完整,蛋白多糖分布均匀。随着时间推移,实验组(TMD组)髁突软骨结构出现明显的退行性病变(P < 0.05),且病损在4周时最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组织中SOX9的表达水平在2周(P < 0.01)、4周(P < 0.05)、8周(P < 0.05)依次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mTOR的表达水平在2周(P < 0.05)、4周(P < 0.001)时下降,但在8周(P < 0.05)时相对上升。  结论   随着炎症进展,mTOR在SD大鼠TMJOA髁突软骨中呈现出早期下调,晚期上调的趋势,在将保护性自噬转变为破坏性的凋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负荷改变对生长发育期兔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建立生长发育期兔功能负荷改变模型,切片经HE染色后镜下观察髁突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的组织学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髁突软骨2周组中部后部厚度变厚(P〈0.05);前部无明显变化;4周组髁突各部分厚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6周组中后部变薄;8周组各部分均变薄(P〈0.05)。同时软骨下骨髓腔发生纤维化样改变,骨小梁变细,骨髓腔增宽。咬合恢复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各部无明显变化,与实验组相比,各部分变厚(P〈0.05)。结论:功能负荷改变会影响髁突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CⅡ)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髁突软骨的变化特征,探讨CⅡ在TMJOA髁突软骨破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部分切除关节盘的方法诱发TMJOA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Ⅱ在不同病变时期髁突软骨的表达。结果:关节盘部分切除后,CⅡ在不同病变时期髁突软骨的表达均有所增强。结论:CⅡ可能在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的破坏过程中起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了咬合创伤模型,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在咬合咬合创伤以及去除咬合创伤过程中髁突软骨组织形态及软骨中PCNA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咬合创伤对髁突软骨内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增加对咬合创伤致髁突软骨改建的认识.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Wlster大鼠14只,分别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咬合创伤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配戴改良带环,玻璃离子黏固剂黏固,造成咬合面高点,形成该牙与对颌牙尖窝不吻合的咬合接触关系.去除咬合创伤组:在造成咬合创伤2周后,去除改良带环.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同环境饲养.咬合创伤组中大鼠分别干放入带环后2、4周处死;去除咬合创伤组大鼠于休息2,4周后处死;对照组大鼠干实验结束后期处死.取大鼠双侧颞下颌关节作HE染色,以及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咬合创伤可以影响雄性大鼠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去除咬合创伤可以改善这种变化. 2、咬合创伤组大鼠髁突软骨中PCNA的表达均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咬合创伤2周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咬合创伤4周时高于对照组(P<0.05),去除咬合创伤后,与咬合创伤组相比PCNA表达,去除创伤2周组无显着变化(P>0.05),去除创伤4周组明显低于创伤2周组(P<0.05),去除创伤4周组明显低干去除创伤2周组(P<0.05),并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大鼠咬合创伤后,髁突软骨发生了的适应性改建,髁突软骨增生,软骨细胞增殖,髁突建立新的平衡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咬合创伤去除后,髁突软骨增生减弱,软骨细胞增殖不明显, PCNA含量的改变与髁突软骨的增生与改建密切相关,显示髁突有很强的适应与改建能力,为临床的咬合治疗骨关节病提供了组织学参考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兔单侧髁突切除对非手术侧髁突软骨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5-6月龄的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通过手术切除-侧髁突建立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采用TUNEL染色,观察非手术侧髁突软骨中凋亡细胞数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单侧髁突切除2月和4月后非手术侧髁突软骨凋亡细胞数均增加(P〈0.05),但物手术组4月较2月增加明显(P〈0.05).结论单侧髁突切除可导致非手术侧髁突软骨凋亡细胞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雌激素与髁突软骨增生、分化等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实验组雌性SD大鼠(配戴自制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和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中雌二醇(E2)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在髁突软骨中,E2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胞浆中分布很少;髁突软骨各层细胞中都有E2的分布,以生发层细胞分布最多;髁突软骨增生旺盛时,E2分布较多;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髁突软骨中E2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阳性程度增强。结果表明,E2对髁突软骨的增生及适应性生长改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常咬合关系对成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用1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作为研究对象,按实验目的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操作对照组(1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应用螺旋拉簧以60g力作用于实验组大鼠的上颌第一磨牙,使其近中移动,形成异常咬合关系。加力后2周、3周、4周、5周、6周分别处死6只实验组大鼠,2只操作对照组大鼠和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取其颞下颌关节做HE染色、Masson染色,观测髁状突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髁状突纤维层表层的胶原纤维间水肿,组织松解,形成细小的裂隙;胶原纤维从表面剥离;肥大层变薄;初期骨小梁出现轻度的排列紊乱,其后骨小梁排列趋于恢复;2.髁状突软骨厚度变化:实验组可见髁状突软骨厚度下降,由后向前依次变薄。前带厚度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后带的变化程度最大;3.Masson染色结果:在实验组中髁状突软骨和软骨下骨出现红染增加。结论:异常咬合将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出现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髁状突软骨变薄和纤维层的轻度破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在绝经后退行性脊柱滑脱(DS)软骨终板内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绝经后DS与绝经前年轻女性正常腰椎(N)的软骨终板内E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绝经后DS与N的软骨终板内ER蛋白质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法)检测绝经后DS与N的软骨终板内ER的分布和表达,测定绝经后DS患者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分析雌激素、ER和DS之间的关系。结果:ER mRNA的表达量在绝经后DS的软骨终板中较N明显下降(P〈0.05);绝经后DS的软骨终板中ER蛋白质的表达量较N明显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R在绝经后DS的软骨终板中仅少量表达,在N的软骨终板中表达量较强;绝经后DS患者血液中雌激素浓度明显下降。结论: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下降,软骨终板中ER表达量较N显著下调,可能是引起绝经后女性DS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大鼠咬合升高后髁突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5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双侧上颌磨牙用树脂板升高咬合。分别于术后7、14、21及28d,取其左侧髁突,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鼠髁突软骨中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GF-β1在7d时表达最少,14d和21d逐渐增加,到28d时增加到最高(P<0.05)。结论咬合升高后导致髁突软骨中TGF-β1表达增强,TGF-β1可能参与了大鼠髁突软骨的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培养模型。方法用新生24 h SD大鼠,分离获取髁突,去尽软骨层,获得纯尽软骨下骨。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反复消化法培养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并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化结节染色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值能力。结果细胞呈多种形态,有三角形、梭形、不规则形。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化结节染色均呈阳性,细胞接种后1~3 d内细胞增殖缓慢,第8天达到高峰,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结论该方法获得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能在体外稳定培养,并且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在大鼠颞下颌关节发育早期髁状突软骨中表达的时空变化特点,探讨GDF-5在髁状突软骨发育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胚胎(E)13、15、17、19、21 d的颞下颌关节发育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F-5在颞下颌关节早期发育的不同时期髁状突软骨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DF-5在髁状突软骨的发育过程中具有时空特异性,GDF-5在E13 d的髁状突细胞凝聚区中开始表达,在E15 d的增殖层及成软骨细胞层表达较强,之后表达减弱;GOF-5在肥大细胞层表达由弱至强又减弱;GDF-5在髁状突软骨不同发育时间、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水平不同.结论 GDF-5参与调控髁状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负荷改变对兔髁突软骨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青春发育期(约2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4个实验点。实验组用手机均匀磨除兔上下切牙各2 mm(每周2次)建立兔功能负荷改变的动物模型,实验2、4、6、8周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BMP-2的表达,并通过计算阳性细胞数目来探讨BMP-2在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兔髁突软骨中从2周到8周BMP-2的表达逐渐增强,实验组4、6、8周髁突软骨中部BMP-2较同龄对照组高表达(P〈0.05);第2周髁突软骨后部表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第4周组髁突软骨后部与同龄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第6、8周髁突软骨后部较同龄对照组低表达(P〈0.05)。结论:BMP-2参与了功能负荷改变所导致的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活动,中部和后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戊酸雌二醇对去势大鼠阴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α、β表达的调节,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与绝经期泌尿生殖道萎缩的相关性。方法4月龄SD雌性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药物干预组,每组20只。药物组大鼠于术后4周每天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其余3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阴道进行ERα、ER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RNA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①ERα、ERβ在正常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基质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以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表达最强,且ERβ较ERα表达弱(P〈0.05)。②去势组ERα较正常组、假手术组表达减弱(P〈0.05),ERβ表达减弱更为明显(P〈0.01)。③药物干预组ERα表达较去势组明显增强(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ERβ表达无明显增强。结论ERα是大鼠阴道优势表达的雌激素受体亚型;去势后阴道ER亚型表达下调,以ERβ明显;戊酸雌二醇可明显上调去势大鼠阴道ERα的表达,但不上调ER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施加不同作用方式的下颌前伸力后大鼠髁突软骨细胞中Sox9及Ⅱ型胶原表达水平,阐明不同作用方式的下颌前伸力对其表达及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8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下颌前伸力的不同作用方式随机分为动态组、静态组、功能组和对照组(n=7)。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相关参数接受不同的下颌前伸力刺激。2周后实验结束时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髁突软骨细胞中Sox9和Ⅱ型胶原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动态组和功能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中Sox9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高于静态组(P<0.01),动态组和对照组大鼠髁突Sox9阳性表达面积显著高于静态组和功能组(P<0.01),功能组Ⅱ型胶原阳性表达面积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静态组Ⅱ型胶原阳性表达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前伸力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时间是调控髁突软骨细胞中Sox9及Ⅱ型胶原表达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兔单侧髁突切除对非手术侧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 24只5~6月龄的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通过手术切除右侧髁突建立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2月、4月的时间处死动物,取其左侧(非手术侧)颞颌关节,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非手术侧髁突软骨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凋亡细胞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显示与同时间段空白对照组相比,无论是手术组(单侧髁突切除)术后2月,还是手术组术后4月,非手术侧髁突软骨PCNA阳性细胞表达量均降低;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高(P〈0.05);与手术组术后2月相比,手术组术后4月PCNA阳性细胞表达量降低;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高(P〈0.05).结论单侧髁突切除可导致非手术侧髁突软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细胞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对称咀嚼肌力对SD大鼠髁突软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切除一侧颞肌和肉毒神经毒素A注射一侧咬肌,建立不对称咀嚼肌力SD大鼠动物模型,每组6只,分别于建模后3、6、9周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GF在大鼠髁突软骨中的表达.结果 CTGF在髁突软骨增殖层、成软骨细胞层和肥大层表达;实验组CTGF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增强(P<0.05);实验组双侧髁突CTGF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6周CTGF表达强于术后3周,术后9周强于术后6周(P<0.05).结论不对称咀嚼肌力可上调髁突软骨细胞CTGFmRNA的表达,CTGF介导了应力对髁突软骨的改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生长早期改变食物硬度造成颞下颌关节负荷改变后颞下颌关节软骨内可聚蛋白聚糖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变化机制。方法 100只15 d龄雌性大鼠,21 d龄断奶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只改喂极硬块状食物,对照组50只喂粉末样食物,改变食物后6 h、12 h、24 h、48 h及9 d每组分别各处死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半定量分别检测可聚蛋白聚糖酶-1和TIMP-3在髁突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发现,在所有时间段,可聚蛋白聚糖酶-1和TIMP-3主要表达在两组髁突软骨增殖层和上层肥大层的软骨细胞,可聚蛋白聚糖酶-1在两组髁突软骨下肥大层以及基质中亦有弱表达;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12 h、24 h实验组可聚蛋白聚糖酶-1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6 h时间点上,实验组TIMP-3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时间段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食物硬度造成大鼠颞下颌关节负荷改变,可聚蛋白聚糖酶-1和TIMP-3参与髁状突软骨代谢,其表达变化属生理范围内,是改变食物负荷极早期的一种敏感、暂时、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