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制备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NT)可溶性微针(DMNs-NT),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DMNs-NT,并以微针针体的成形性、机械强度及背衬层的柔韧性为指标,考察硫酸软骨素(CS)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的比例、基质液含水量、背衬层材料;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正置光学显微镜表征,并考察稳定性;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结果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DMNs-NT制备的最佳处方工艺为CS与PVP K30比例1∶1、基质材料与加水量比例5∶4、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背衬层材料。DMNs-NT针体呈四棱锥形,表面平整,长度约为500μm,每片含药量为(15.4±0.5)μg,药物位于针体上部,3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离体皮肤渗透结果显示,4 h后DMNs-NT中NT的累积渗透量可达95.8%,而NT溶液几乎没有透过皮肤,证明可溶性微针对NT透皮递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穿透大鼠离体皮肤。结论制备DMNs-NT机械强度及柔韧性好,实现了大分子药物NT的透皮递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双室可溶性微针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及体外透皮性能的考察。方法 以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HPMC)为针尖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K30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背衬材料。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双室载药微针,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针尖层、背衬层工艺参数。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双室载药微针,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分布,HPLC法测定载药量,大鼠体内外皮肤穿刺考察机械性能;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结果 双室载药微针的最优处方为40%乙醇-水溶液为药物溶剂;针尖工艺参数:HPMC与CS的比例为1∶4,材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1,针尖药物总质量浓度为6 mg/mL;背衬工艺参数:PVA与PVP K30的比例为1∶2,材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2,微针离心时间10 min,背衬药物总质量浓度为0.5 mg/mL。制备的双室载药微针外观形态、机...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P)是中药雷公藤属植物的主要活性和毒性成分,具备生物利用度低以及吸收差、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浓度、致死量小等特点。微针(microneedles, MNs)作为一种集注射与透皮为一体的物理促渗技术,其中的自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s, DMNs)还可根据治疗需求制作不同降解速度的自溶性微针。该文将雷公藤甲素与自溶性微针结合,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DMNs-TP,并以成型性和机械性能作为考察指标,考察制备DMNs的基质比例、基质液的含水量、脱模方法及塑形剂的种类等。用HPLC测定其载药量,光学显微镜表征,并用HE染色考察其机械性能,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通过实验确定DMNs-TP背衬层的最佳处方为PVP-PVA,两者比例为3∶1,基质与水比例为3∶4,DMNs-TP针体呈四棱锥形,表面平整,长度约为550μm,每片面积为2.75 cm~2,含药量为(153.41±2.29)μg,药物位于针体上部。离体皮肤渗透结果显示,24 h后DMNs-TP中TP的累积渗透量可达80%,而TP溶液则透过很少。实验证明微针对TP透皮递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穿透大鼠离体皮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治疗脱发的米诺地尔-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GelMA)生物可溶性微针,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评价。方法 以生物可溶性水凝胶GelMA为基质,采用模印法和紫外交联法制备米诺地尔-GelMA生物可溶性微针,分别采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表征其形貌,采用机械性能和溶胀率测定考察交联度对微针机械强度和吸水性的影响,采用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速度;采用动物透皮实验评价其透皮效果。结果 所得微针机械强度足以穿透皮肤实现透皮给药。微针吸水性良好,使其在刺入皮肤后通过吸附溶胀和降解释放包合的米诺地尔。结论 以GelMA为基质的米诺地尔-GelMA生物可溶性微针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可缓释、靶向给药等优点。微针贴片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与其他剂型相比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盐酸青藤碱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微针对盐酸青藤碱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盐酸青藤碱微针,以成型性和机械性为指标筛选可达到最佳载药量的处方,并对制备出的微针进行表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载药凝胶和微针的经皮渗透效果。运用HPLC检测盐酸青藤碱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盐水溶液(18∶82),检测波长263 nm。结果:最佳处方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盐酸青藤碱质量分数分别为50%,15%,35%。制得的盐酸青藤碱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穿刺铝箔和离体的大鼠皮肤;载药微针组和载药凝胶组的48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80 738.41±1 354.72),(15 210.02±288.57)μg·cm~(-2),渗透速率依次为(1 627.40±28.68),(321.72±15.20)μg·cm~(-2)·h~(-1)。结论:制备的载药自溶性微针机械性和成型性良好。相较于载药凝胶,盐酸青藤碱微针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经皮渗透,可改善青藤碱透皮制剂的透皮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不同微针长度(针长)马钱子碱(brucnine,Bru)可溶性微针(Bru-DMNs),探讨针长对微针刺入性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不同针长(350、450、550、650、750、850μm)Bru-DMNs。通过铝箔及鼠皮穿刺实验考察各针长微针穿刺性能;在体溶解实验考察各针长微针溶解性能;皮肤HE染色观察各针长微针刺入皮肤的深度;皮肤屏障恢复实验评估各针长微针对皮肤角质层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各针长微针体外透皮性能;体内药效学评估各针长微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治疗作用。结果 350、850μm针长微针穿刺效果较差,450、550、650、750μm针长微针穿刺性能较佳,能成功刺入皮肤形成微孔通道成功递送药物,刺入皮肤后可快速溶解,微针越长,溶解越快;针长越长,刺入皮肤越深,皮肤角质层孔道闭合越慢(4~6 h);450μm针长微针促渗效果较差,长度达到550μm时即有较好促渗效果;各针长微针均可不同程度缓解和治疗RA,长度达到550μm时即可达到理想疗效。结论 当微针长度达到550μm时,各项性能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多种常用的微针基质辅料,制备具有合适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的载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neurotoxin,NT)可溶性微针(dissolvable microneedles,DMN)(DMN-NT),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采用两步真空模板填充法制备不同材料构成的DMN,并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通过重量法对其吸湿性进行考察,利用正置显微镜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基质材料后制备DMN-NT,并对微针的载药量、机械性能、在体溶解、在体恢复、体外释放度、离体皮肤渗透与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结果 针尖最佳基质材料为20%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 K90)和20%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背衬层最佳基质材料为7.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E5LV型)和15%聚乙烯醇(PVA-0588)。正置显微镜和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发现DMN-NT针体垂直,排列整齐;每片DMN-NT的载药量为(172.22±1.30)μg或(17.38±0.57)μg;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DMN-NT针尖受力可达(39.88±3.09)N,大于微针穿刺皮肤所需的破坏力0.05 N,表明DMN-NT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亚甲基蓝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微针具有较好的穿刺性;在体溶解实验结果显示,在10 min内DMN-NT大部分溶解;在体恢复实验结果为给药30 min后针孔痕迹几乎不见,表明DMN-NT的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体外释放结果表明DMN-NT在pH值为7.4的PBS中8 min的累积释放率达(93.65±4.29)%;离体皮肤渗透结果显示,10 h后微针的累积药物渗透百分率达到(97.99±2.80)%,而药物水溶液中药物几乎没有透过皮肤;DMN-NT稳定性初步评价结果良好。结论 制备的DMN可以穿刺皮肤角质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高效经皮递送大分子药物。  相似文献   

8.
探索微针阵列作用下阿魏酸的透皮给药规律及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采用改良Franz 扩散池法, 以大鼠腹皮为体外模型, 考察微针的长度、刺入力、滞留时间对阿魏酸透皮给药的影响规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大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 腹部脱毛微针处理后给药, 二甲苯致炎, 鼠皮中伊文思蓝含量采用全自动酶标仪590 nm波长处比色, 测吸光度。微针阵列预处理与被动扩散比较显著增加阿魏酸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 并提高其经皮渗透速率(P <0.01), 药物的累积渗透量随着微针处理皮肤的刺入力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微针在皮肤中滞留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 不同长度微针对阿魏酸透皮均有促进作用, 但不随着针长的增加而增加。微针作用后, 阿魏酸对大鼠皮肤伊文思蓝含量的降低显著强于阿魏酸单独作用组。阿魏酸微针经皮给药, 透皮速率显著提高, 并且微针长度、所受力、在皮肤中滞留时间对阿魏酸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的微针经皮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甄小龙  刘婷  杨文婧  程昊  郝保华 《中草药》2010,41(6):892-896
目的在微针作用下,考察青藤碱水凝胶贴剂透皮给药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长度的微针,并制备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离体小鼠皮肤经不同针形微针预处理相同时间、相同针形微针预处理不同时间后贴敷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青藤碱的透过规律并与未处理皮肤的被动扩散进行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含量。结果 100μm微针、200μm微针预处理皮肤后青藤碱透皮速率分别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40.7、52.4倍;200μm微针预处理皮肤7 min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142.0倍。200μm微针经不同的力预处理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力大于5 N时透皮速率趋于平衡。结论微针与水凝胶贴剂结合经皮给药时,透皮速率显著提高,并且微针针形、预处理时间和所受的力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针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云华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3):3-7,F003
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大部分药物无法以透皮给药方式达到治疗效果.最近几年一种用于提高药物经皮渗透性的微针透皮给药技术被开发出来,此技术结合皮下注射与透皮贴片的双重释药优点,透皮贴片上有数十至数百枚微针,贴于皮肤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特别是对于大分子药物如多肽、蛋白和疫苗等经皮渗透性显著提高,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微针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现状,特别是体内外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忍冬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忍冬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以及遗传转化提供大量优质的原生质体.方法:分别对忍冬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的若干影响因子如:酶液组成、酶解方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结果:确定了最优化的忍冬原生质体分离条件,即以生长旺盛的疏松的忍冬愈伤组织作为分离原生质体所需材料,以1.5%纤维素酶+0.25%果胶酶作为分离原生质体所用酶液,以含有0.7 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保护剂的细胞-原生质体清洗液(CPW)溶液进行酶液的配制,于25℃静置条件下酶解12 h.结论:利用该实验所确定的忍冬原生质体最佳分离条件可获得大量优质的原生质体,为后续忍冬细胞融合以及遗传转化等实验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强调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因素,本病的病机主要由于本虚标实,瘀毒贯穿于发病的始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无论从中医还是从西医的角度看,瘀毒在发病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治疗上当以凉血化瘀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化裁配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缺血一再灌注24 h大鼠血清NO、心肌HSP70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中药悬液灌胃,10 d后选各组健康大鼠行冠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脉.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 h.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药组):中药悬液0.32 g/100 g,连续10 d.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 h.预适应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之后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查NO、免疫组化查HSP70.结果 IP组、中药组的NO含量、HSP70表达较IR组显著(P<0.05).结论 预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注、活血化瘀中药对NO含量、HSP70表达增加具有同效性.  相似文献   

14.
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验证化痰祛瘀法(化痰祛瘀协定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祛瘀协定方治疗组(31例)和益肾蠲痹丸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痰祛瘀协定方治疗组治疗RA的临床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和90.32%,对照组的临床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和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双手平均握力及痰瘀痹阻证候积分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可显著降低血清中HA、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化痰祛瘀协定方可有效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双手握力,促进受累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关节滑膜炎症,延缓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附子破瘀散结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晚近医界对附子的功能认识,集中于“回阳补火,散寒除湿”,认为其主“一切沉寒痼冷之症”。《中医大辞典》、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历版统编中药学教材、《中华本草》等重要权威著作俱持此说,临床医家更墨守温阳散寒成规。其实,此种成见祖述相沿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也有医者突破因循,藉附子起沉疴。然该药大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中的骨碎补、牛膝、丹参和三七有抗骨质疏松作用,能提高骨矿密度和骨矿总量,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兹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用药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中的骨碎补、牛膝、丹参和三七有抗骨质疏松作用,能提高骨矿密度和骨矿总量,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兹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用药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issolving phlegm-stasis on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The 100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50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rally took Chinese medicine while the other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s orally took Votalin and Vitamin C for one week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At the end of 2-week treatment,analytic comparison was carried in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changes in total score of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0.01,P0.05).The total score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X-ray gradeⅠandⅡ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ly reduced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emarkably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X-ray gradeⅠandⅡ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dissolving phlegm-sta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