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大结膜瓣和小结膜瓣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功能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青光眼滤过术中55眼行大结膜瓣,55眼行小结膜瓣。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的滤过泡形态及眼压情况。结果大结膜瓣组与小结膜瓣组相比眼压显著降低,两组滤过泡形态对比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青光眼滤过术采用大结膜瓣术后效果较好,并可防止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2.
童渝眉  田雪莲  唐莉 《四川医学》2019,40(8):801-802
目的 观察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结膜下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包裹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0眼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发生滤过泡包裹并行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结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2只眼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8只眼小梁切除术后眼。以1mL注射针头针刺分离滤过泡周围的纤维瘢痕,联合球结膜下注射5-Fu,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眼压为(33. 30±5. 40) mm Hg,针刺分离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2. 00±2. 59) mm Hg、(14. 97±3. 26) mm Hg、(20. 20±4. 17) mm Hg、(18. 17±2. 36) mm Hg,眼压明显下降(t=33. 36,P<0. 001)。治疗1个月时,8眼眼压超过21mmHg,需加用降压药物,3个月时有12眼需加用降压药。早期并发症主要有结膜下出血5例、角膜上皮点状剥脱2例,前房积血1例。结论 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注射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包裹滤过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挽救失败滤过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少华  王京  董红 《北京医学》2006,28(11):667-669
目的 探讨细胞外间质(ECM)植入对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和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40只白兔右眼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CM组,每组20只.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ECM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术后1至16周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并测量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滤过泡下组织细胞形态.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对照组(35.11±4.32)mm Hg,ECM组(35.18±4.37)mm Hg,术后1、2、3、4、6、8、10、12、16周眼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裂隙灯观察:ECM组比对照组术后滤过泡有较好滤过功能.组织学观察:ECM组比对照组滤过泡区成纤维细胞少,未见瘢痕组织形成.结论 结膜ECM植入能改善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减少瘢痕形成,并能良好地控制眼压.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有希望成为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8):698-700
目的探讨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哈尔滨焦视眼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眼部无功能滤过泡患者50例(50只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分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45.83%(11/24)和73.08%(19/26),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成功率分别为41.67%(10/24)和73.08%(19/26),观察组患者完全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3%(5/24)和34.62%(9/26),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对青光眼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治的青光眼患者92例(92只眼),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组给予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术后眼内压、角膜水肿程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的眼内压分别为12.98±4.33和16.24±3.49mmHg,都明显低于术后1天的23.45±7.21和23.10±6.35mmHg,同时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眼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角膜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细胞密度与细胞面积变异系数都低于术后1天(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细胞密度与细胞面积变异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眼内压的降低,减轻对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应用安全性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医用几丁糖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医用几丁糖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家兔60只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每只家兔随机选取一只眼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为对照眼。实验组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注射医用几丁糖,对照组未用。在术后不同时期观察滤过泡形态、眼压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d、15d、30d、60d两组眼压值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阳性率较对照组高。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组手术切口附近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少,滤过道通畅,滤过泡结构疏松。结论医用几丁糖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有抑制纤维增殖的作用,应用后滤过道通畅、眼压降低。  相似文献   

7.
马红卫  刘钢  苏稚辉  刘楠楠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79-1879,1948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经角膜缘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滤过泡旁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视力、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视力≥0.5者13眼(34%),0.3~0.5者21眼(55%),≤0.3者4眼(11%)。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11.23~20.15 mm Hg)。功能性滤过泡无瘢痕化,38只眼全部植入人工晶体,术中无一例后囊膜破裂、眼内出血等并发症。角膜水肿、虹膜反应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滤过泡旁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兔眼滤过性术后抗瘢痕作用。方法:取青紫蓝兔24只,双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眼结膜下注射GM6001,左眼注射PBS作为对照,术后测量眼压,观察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情况,记录功能性滤过泡数,并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下降,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眼压均较对照组眼压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未出现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浅前房等并发症,轻微的结膜充血和前房反应于术后7d基本消失且两组无明显差别。实验组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结论:GM6001具有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中成纤维细胞过分增生,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延长了功能性滤过泡存活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 (MMC)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4 2例 (5 6眼 )各种类型青光眼随机分为MMC治疗组 2 9眼和对照组 2 7眼。MMC组在小梁切除术中 ,一次将浸有 0 .2mg/ml(0 .0 2 % )的MMC棉片置于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 3分钟 ,对照组不使用MMC ,术后追踪观察 5 - 2 4个月 ,平均14 .5个月。结果 MMC组的早期和晚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93.10 %和 89.6 6 % ,对照组为 6 6 .6 7%和 5 5 .5 6 %(P <0 .0 5 ,P <0 .0 1) ;功能性滤过泡 ,MMC组 82 .76 % ,对照组 5 1.5 8% (P <0 .0 5 )。术后并发症MMC组主要为低眼压 ,但未见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其它并发症有浅前房、角膜上皮损害及白内障加重 ,两组无差异。结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MMC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瘢痕化 ,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次近距离放疗(SFBR)联合贝伐珠单抗对结肠癌脉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FBR组、贝伐珠单抗组、SFBR联合贝伐珠单抗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治疗结束后第14天计算移植瘤的终体积和肿瘤生长抑制率。运用18F-FDG micro PET/CT测量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评估肿瘤代谢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及肿瘤细胞Ki-67阳性表达率。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评估肿瘤凋亡情况。结果 联合组肿瘤组织中MVD、LVD、VMD低于SFBR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 <0.05),SUVmax、Ki-67表达水平低于SFBR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 <0.05);而联合组肿瘤抑制率、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SFBR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 <0.05)。结论 SFBR联合贝伐珠单抗能降低结肠癌组织中MVD、LVD、VMD,从而有效抑制结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联合显微镜下青光眼滤过术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南阳油田职工总医院收治的96例(123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0.1 mg/ml MMC联合显微镜下青光眼滤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0.2 mg/ml MMC联合显微镜下青光眼滤过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眼压情况及并发症(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眼内炎、浅前房、切口瘘)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恢复正常,且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 mg/ml MMC联合显微镜下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可改善患者眼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膜下针刺分离加5-氟尿嘧啶(5-Fu)注射,联合滤过泡旁眼球局部按摩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小梁切除术后形成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患者共21例(26眼),行结膜下针刺分离加5-Fu注射,联合滤过泡旁眼球局部按摩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眼压、滤过泡、治疗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滤过泡大多为功能性滤过泡;治疗后完全成功率为88.46%(23眼),部分成功率为7.69%(2眼),总有效率为96.15%;并发症仅为早期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结论结膜下针刺分离术联合滤过泡旁注射5-Fu,同时行滤过泡旁眼球局部按摩联合治疗,是治疗滤过手术后包裹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74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贝伐单抗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2个月眼压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术前及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贝伐单抗注射至手术时间、手术后至进一步眼底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对于眼压的控制更有效,且缩短治疗和恢复的时间,未出现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防治大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0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房水释放联合激光房角光凝法建立青光眼大鼠模型,然后所有大鼠均进行青光眼手术。手术后,观察组大鼠使用雷公藤甲素预防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对照组大鼠使用5-氟尿嘧啶预防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观察比较防治滤过泡纤维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大鼠的眼压在手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在第6天、14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滤过泡面积在手术后第1天、6天、14天均小于对照组大鼠(P<0.05);观察组大鼠的治疗后滤过泡分型Ⅰ型和Ⅱ型均优于对照组,Ⅲ型和Ⅳ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防治大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贝伐株单抗与阿帕替尼分别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107例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伐株单抗组(53例)和阿帕替尼组(54例)。贝伐珠单抗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阿帕替尼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评估两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VEGF、EGFR水平,分析给药期间两组的药物毒性反应,并随访记录两组总生存期(OS)和2年生存率。结果 阿帕替尼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EGFR的差值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血小板降低率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阿帕替尼组(P <0.05);截止随访时间,贝伐珠单抗组OS为13.5个月,2年生存率22.64%,阿帕替尼组OS为17个月,2年生存率44.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阿帕替尼组生存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结论 相对于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方案,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更为优越,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李建全  王晓莉  曾健  乔岗  余敏 《四川医学》2012,33(8):1387-1388
目的利用粘弹剂在小梁切除术毕充填于巩膜瓣下及结膜下,在其生物降解和吸收前减少巩膜瓣间及结膜巩膜间粘连形成,以期到达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包裹并满意控制眼内压的目的,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92眼拟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眼,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组在术毕将粘弹剂充填于巩膜瓣下及结膜下,手术后常规处理。观察治疗后滤过泡状态、眼压、炎性反应等其他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早期眼压控制满意,术后浅前房、角膜水肿、房水渗漏、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对照组出现11眼不同程度滤过泡瘢痕包裹及眼内压升高,治疗组出现5眼不同程度滤过泡瘢痕包裹及眼内压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弹剂在小梁切除术毕充填于巩膜瓣下及结膜下,能减少巩膜瓣间及结膜巩膜间粘连形成,对抑制滤过泡机化包裹,维持满意的眼内压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剑  苏继勇 《大家健康》2013,(16):79-80
目的:观察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Tenon囊下注射对常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抗青光眼术后3月内52例58眼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对照组,27例28眼),一组采用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 Tenon囊下注射(治疗组,25例30眼),对比2组1月、3月及1年后眼压、滤过泡形成及眼部并发症,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中,18眼眼压控制在17mmHg以下,其中14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2眼出现并发症;治疗组中,25眼眼压控制在17mmHg以下,其中22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3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等。结论: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 Tenon囊下注射对常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有效、安全,且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P0.05),2者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紫杉醇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杉醇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I组、实验II组3组,双眼均按标准小梁切除术操作,术中巩膜瓣下分别应用0.2mg/ml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0.3mg/ml紫杉醇5min,实验II组术后第3、6、9d结膜下注射紫杉醇。术前行眼压、ERG检查,术后第4、7、14、28d行ERG检查,术后第4、7、14、28d观察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结果实验II组术后第7、14、28d眼压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I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II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较对照组高;各组术后第4、7、14、28d检测的视网膜电流图(ERG)的a波、b波与各组术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0Hz闪烁光反应的振幅在术前和术后各时间段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术后可降低眼内压,维持功能性滤过泡,紫杉醇在术中及术后联合应用,其作用较MMC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应用眼球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凡眼压正常或偏高,滤过泡不明显、结膜伤口闭合好、前房形成良好、前房无出血、眼底检查无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者,在术后1~3天进行术眼眼球按摩。结果:22例滤过手术30眼,患者出院时眼压均正常,滤过泡良好。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行术眼眼球按摩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羊膜移植预防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青光眼患者68例(103眼)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55眼)采用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0例(48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术眼眼压、前房、滤过泡、视力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为94.55%。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66.67%。治疗组术后眼压降低良好,滤过泡瘢痕形成减少,在手术成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滤过瘢痕,促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