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众多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在调节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的作用已被证实。中医学“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中医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通过调脾胃治疗脑系疾病取得了一些成果,笔者就“肠道菌群—脑—脾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在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基础,通过分析肠道菌群、脾及糖尿病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中医药理论中“脾病及肾”及“从脾论治”肾脏病的渊源,阐述“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性,并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其科学内涵,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元渐进性损伤至死亡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真核细胞内质网的适应性反应,具有保护和促凋亡双向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病理及机制可触发ERS,ERS可进一步推动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程。中医药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巨大潜力,可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及其相关因素保护神经元,本文旨在探讨中药调节内质网应激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为主要发病特征且与免疫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免疫疾病有密切关系,尤其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关系密切。银屑病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紊乱的机制有相似之处。通过中医辨治对肠道菌群维持稳态的研究,从炎症性肠道疾病的角度进行探索,为调节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对目前关于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西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与人体多项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结直肠癌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随着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变化更进一步地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既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又可抑制其肿瘤活性,在结直肠癌的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中医药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的疗效也已被证实。此文对近些年来,基于调节肠道菌群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分别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3个方面展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对治疗结直肠癌的积极作用,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肠道菌群对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概况,包括中医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以及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转化作用的研究,并结合讨论了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总结出中医药在对糖尿病和并发症的治疗上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在维护人类健康和控制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和结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尤其是肠道菌群中放入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的增加也被认为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将系统阐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合中医药理论对肠道菌群调节的研究进展,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中医药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难治性肠道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联系密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体现了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中医药可通过改善菌群结构、调节菌群数量、调整肠道菌群稳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候的肠道菌群存在着明显差异。现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脾肾阳虚证、脾气亏虚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热毒炽盛证)肠道菌群的特点及中医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微观辨证及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人群主要是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优势明显、疗效显著,发挥了重要作用。故笔者以PD和AD为例对近十年来中医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中医药在今后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肠-肾轴"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诸多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屏障损伤,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和系统性炎症的发生,进而加速肾脏疾病进展。本文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共生关系、中医发病机制入手,探讨了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肾脏病的双向作用关系。同时,介绍了肠道微生态失调的治疗策略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旨在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并且呈现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AD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调节肠道微生态对AD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肠道菌群有望成为治疗干预AD的目标之一。部分中药复方已被实证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提示通过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可望对AD起到防治作用。同时,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人体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从脾胃调节肠道菌群,可能影响AD发病机制的形成,进而防治AD。参考文献38篇。  相似文献   

12.
脑肠轴学说认为,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一种双向调节通道,病理状态下二者亦相互影响,基于脑肠轴治疗神经、精神和消化系统疾病仍然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研究发现其与脑肠轴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生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在调节脑肠轴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合成或调节神经递质分泌、降低炎症因子、调节HPA轴等作用,从而影响大脑的认知、情感及学习功能。脑卒中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导致肠道菌群的数量、构成及代谢发生变化,该变化又通过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通路对大脑的情感调节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促进了PSD的发生,即脑病及肠,肠病及脑,二者互相影响。脑肠轴亦与中医理论相符,临床多以疏肝、健脾、养心,兼以祛瘀化痰为大法治疗PSD,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PSD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中医对脑肠轴的认识,基于脑肠轴探讨和总结中药复方在治疗PSD中的作用机制,发现大量临床及动物试验均证实了中药复方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HPA轴、增加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多靶点地参与PS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抑郁情绪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息息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抑郁情绪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肠道菌群失调能够激活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炎症等反应,通过胃肠神经系统,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抑郁情绪的发生。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调节抑郁情绪,此外益生菌制剂亦有调节和恢复肠道菌群的作用,给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治疗抑郁情绪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孟欢  侯晓婷  张华敏  王旭德 《中草药》2023,54(10):3349-336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原因尚不明确的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遗传、环境因素、免疫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屏障功能受损都是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抗生素类、皮质类固醇类等,但治愈率较低且不良反应明显。研究表明,中药天然产物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可以有效治疗IBD。通过对常见的中药天然产物治疗I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及IBD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衡,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肝、脾脏腑功能治疗抑郁症.现代研究证实,脑-肠轴通路和抑郁症有较强的相关性.脑肠肽不仅存在于大脑中,也存在于胃肠道内,与胃肠功能和情绪密切相关.由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即脑-肠轴的存在,可以把胃肠道及肠道菌群看成一个整体,对神经系...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微生物-肠-脑轴已被证实与神经、消化、内分泌、呼吸等多系统疾病相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失眠关系密切,而中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稳改善睡眠.文章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相关中医理论基础及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对中医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失眠的...  相似文献   

17.
张美玉  吴泳锡  王一竹  李方彤  刘明  戴雨霖  郑飞  越皓 《中草药》2021,52(17):5430-5436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之源";肠道菌群具有营养物质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脾"的运化水谷和抗邪功能相对应。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否直接反映了中医"脾"的功能状态。系统地总结了脾虚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并综述了基于肠道菌群常用补气中药和经典方剂治疗脾虚证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从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角度研究补气中药治疗脾虚的作用机制及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常见慢性肝病,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缺乏有效药物。NAFLD存在多因素的发病机制,肠-肝轴在其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肠道菌群的失调可引起肠道屏障的破坏,导致相关有毒代谢产物入血和细菌移位的发生,诱发肝脏炎症反应和损伤,是NAFL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小檗碱是黄连Coptis chinensis的主要药用成分,有确切的减轻肝细胞脂质积累、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对NAFLD呈现典型的多靶点、多系统的药理作用,是中药成分在NAFLD治疗机制研究中的典型代表。小檗碱在多个相互关联的水平上影响肠-肝轴,包括保护肠黏膜上皮屏障,减少肝脏微生物暴露和促炎环境,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改变微生物衍生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和次级胆汁酸,激活肠道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信号途径调节肝脏代谢,从而发挥对NAFLD的保护作用。一些中药复方具有治疗NAFLD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研究初步显示了中药复方对肠-肝轴的调节作用。由于中药复方的成分过于复杂,开展中药单体配伍的研究能够降低维度、减小难度,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