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39例.结果 39例获得6~21个月随访,无股骨头坏死、断钉、松动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2例。股骨干骨折按AO分型,A1型2例,B1型1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2例,C3型1例。术中利用牵引架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通过提拉钉纠正旋转及分离移位,再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大粗隆顶点打入导针,根据股骨髓腔大小插入合适直径的PFNA主钉,近端打入螺旋刀片,远端静态锁定。结果手术时间62~155 min,平均86.4 min。术中出血量80~240 ml,平均92.3 ml。11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16~36周,平均24周;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髋内翻畸形及下肢短缩等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10/11)。结论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是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病例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1~64岁,平均35.5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6和12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分析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最佳适应证。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7.8个月。13例股骨干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4.1)个月,14例股骨颈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4±2.9)个月。合并症:1例股骨远端骨折由于狭部限制,重建钉过细,局部旋转不稳定,并发肥大性骨不连;1例股骨中段骨折延迟愈合;2例股骨干旋转畸形愈合;1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愈合。末次随访时进行Friedman-Wyman评定,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股骨重建钉适用于绝大部分股骨干骨折合并髋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合并股骨干近端或狭部骨折。但对于股骨颈头下型、难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远端骨折,股骨重建钉并非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0年01月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3例采用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结果:13例患者平均随访22(13~29)个月,全部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内固定物失效或感染等并发症,采用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11例优秀,2例良好.结论: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间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漏诊4例,占20%,股骨近端骨折用空心钉或短DHS固定,股骨干骨折用钢板或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本组2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本组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2年,平均15个月。股骨干及股骨颈、转子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败、骨不连等并发症。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临床上较少见,易漏诊,应提高警惕,应早期手术治疗,方法上应结合患者骨折不同类型,根据不同内固定物的特点选取组合。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占股骨干骨折的2.3%~6%,漏诊率达13%~33%,此类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多为多发伤,并发症多,容易漏诊,治疗较单一骨折困难,内固定物的选择不当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易引起肢体功能障碍,造成残疾.本科于2007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加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现将手术初步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股骨转子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应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获6~3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02个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感染、内固定材料断裂等。结论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固定牢靠,愈合满意,术后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8.
股骨复杂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部 (股骨颈基底、股骨粗隆间、粗隆下 )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1] 。我院自 2 0 0 0年~ 2 0 0 3年应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 18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病人中 ,男 12例 ,女 6例 ;左侧 8例 ,右侧 10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 1.5岁。 18例均为车祸致伤 ,闭合性骨折 15例 ,开放性骨折 3例。其中 9例系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6例系股骨粗隆下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3例系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其中同时合并颅脑损伤 3例 ,胫腓骨…  相似文献   

9.
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交锁钉在股骨近端合并股骨干复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6年7月对15例股骨近端合并中上段或中下段复杂骨折来采用重建交锁钉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15例均获随访,优良率为93%。结论作者认为对股骨近端合并同侧股骨干复杂骨折。重建交锁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无需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4例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行小切口复位骨折段及粉碎的股骨干,然后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54例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平均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发生髋内翻1例,股骨头切割2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2.22±2.17)分。结论小切口复位股骨干骨折同时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等优点,是预防髋内翻发生和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丁云鹏  章亚东 《骨科》2021,12(2):143-14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术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1例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9.5岁(14~25岁).左膝6例,右膝5例;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的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双锚钉内固定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20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包含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合并侧副韧带撕裂,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和外侧平台骨折各1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在受伤后5~14 d进行手术,平均7 d。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10~30 ml,平均15 ml。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2.0±4.2明显提高至术后1年的91.9±1.4(t=-49.24,P0.05)。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阴性,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提示合并有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关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的损伤,甚至关节内骨折。常规要行CT和MRI检查,建议行关节镜探查,防止漏诊,以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治疗,为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文骥  毛宾尧 《中国骨伤》2019,32(12):1085-1089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老年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其中男35例,女51例;年龄60~76岁,平均63.7岁;有明确外伤史32例,无明确外伤史54例。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75例,部分切除及前角修补2例,部分切除及体部修补2例,后角水平分层破裂部分切除及修补7例;28例合并关节轻度退变,同时行髁间窝钻孔减压。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成功完成关节镜下手术,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51.26±12.0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1.20±4.89)分(t=22.07,P0.001);IKDC评分由术前(48.05±10.6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76.97±6.26)分(t=23.04,P0.001);VAS由术前(3.37±0.8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0.57±0.62)分(t=36.27,P0.001)。2例非外伤性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伴内侧骨关节炎患者,术后1年症状无明显改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论: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或部分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如果合并关节轻度退变性变,同时行髁间窝钻孔减压。  相似文献   

14.
Segond骨折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Segond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时机。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16例Segond骨折,6例于伤后1周内行关节镜探查发现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半月板损伤;10例于伤后8~10周行关节镜探查,发现4例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4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2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其中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不全断裂的1例半月板未见明显损伤,1例合并腓骨头骨折与外侧副韧带损伤。所有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和不全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探查后行交叉韧带重建术,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半月板缝合或成形术。术后采用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伤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的6例术后3d时膝关节肿胀明显,关节腔穿刺抽吸有淡血性液抽出,术后1周时始佩戴护具下床活动。伤后8-10周内行手术治疗的10例术后3d时膝关节无明显肿胀,关节腔穿刺抽吸无淡血性液抽出,术后3d即佩戴护具下床活动。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高于术前。所有病例获得满意效果。结论:Segond骨折常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十分重要,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及半月板修复的最佳手术时间宜在术后8-10周内进行。  相似文献   

15.
徐亦鹏  李冕  闫石  杨洋  张官锋  冯青 《骨科》2020,11(3):229-233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膝关节MRI的门诊或住院病人581例,年龄为(45.72±11.38)岁(20~79岁);男362例,女219例。分析所有病人的膝关节MRI影像学资料,记录病人ACL损伤程度(轻度损伤/断裂/撕脱骨折)、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程度(骨挫伤/骨折),以及股骨损伤、半月板和侧副韧带损伤情况,并分析其致伤原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人ACL损伤与胫骨平台骨损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损伤机制。结果581例病人中,ACL轻度损伤440例(75.73%),ACL断裂122例(21.00%),ACL撕脱骨折19例(3.27%)。202例出现胫骨平台后侧骨挫伤,47例出现胫骨平台后侧骨折;152例(61.04%)发生在外侧平台,59例(23.69%)发生在内侧平台,38例(15.26%)发生在双侧平台。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L损伤程度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344,P<0.0001)。结论随着ACL损伤程度增加,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越重,且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6.
Segond骨折及合并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斌  吴旭东  沈万祥 《中国骨伤》2016,29(2):149-153
目的 :研究Segond骨折的手术时间与方法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0例Segond骨折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6~69岁,平均42岁。其中,伤后7~10 d行关节镜探查发现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及半月板损伤6例;伤后7~10 d行关节镜探查发现前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并半月板损伤2例;伤后4~8周行关节镜探查手术2例,发现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同时完全断裂并半月板损伤1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无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针对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探查后行交叉韧带重建术,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半月板成形术或缝合术,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病例则在关节镜下采用爱惜邦捆绑固定技术进行复位与固定。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伤后10 d手术干预的8例,膝关节在术后3 d时肿胀明显,给予关节腔穿刺发现淡血性液,术后1周开始护具保护并下床。伤后4~8周行手术处理的2例,膝关节在术后3 d时无明显肿胀,进行关节腔穿刺抽吸未发现淡血性液,术后3 d能在护具保护下活动及下床。术后1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高于术前,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关于Segond骨折,正确且早期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Segond骨折往往伴发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包括交叉韧带重建和半月板修复等)的最佳手术时间宜在伤后4周~2个月内进行,且需要依据不同并发症挑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Depressed fractures of anteromedial tibial plateau are often underappreciated and treated inadequately. When these fractures are accompanied by injuries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postero-lateral corner, they are called as diagonal lesions. There are very few public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such injuries in chronic stage.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is to describe our results in management of these neglected fractures using open wedge osteotomy of medial tibial condyle (OWOMTC).MethodsThis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en patients. KOOS score and Tegner and Lysholm score were recorded preoperatively and at three, six, twelve and twenty four months after surgery to assess the functional outcome. 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 (MPTA) and tibial slope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ResultsAll cases ha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 and posterolateral corner (PLC) injuries. There was no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injury. MPTA was corrected from mean 76.2° ± 3.7° to mean 86.4° ± 3.2°. Mean tibial slope was increased from −4° ± 3° to mean tibial slope of 7.6° ± 2.2°.Tegner and Lyshom score improved from mean of 38–88 (p < .05) at final follow-up. KOOS score improved from mean of 32–86 (p < .05) at final follow-up. Union was achieved in all the cases. None of the cases require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ConclusionsWe conclude that OWOMTC is a useful method to manage neglected depressed fractures of anteromedial tibial plateau accompanied by PCL and PLC injury (diagonal injury). This procedure can restore limb alignment, congruency and stability of knee joint without any 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 and change in the patellofemoral kinematic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肩袖缝线过线器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撕裂捆扎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缝线器捆扎缝合半月板撕裂损伤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0~55(36.0±1.4)岁。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评估疼痛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5(12.6±0.7)个月。未出现关节积液、缝合失效等并发症。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存在轻度疼痛,但临床查体无异常;1例患者中度疼痛合并关节间隙局部按压痛,其余患者均无异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9.55±1.21)分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98.95±0.42)分,VAS评分由术前的(5.18±0.78)分降至术后12个月的(1.03±0.77)分,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50.63±9.20)°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130.3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肩袖缝线过线器捆扎缝合适用于大部分的半月板损伤,包括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及外侧半月板体部、后角撕裂。此项技术解决了缺乏专用半月板缝合器情况下的半月板全内缝合需求,且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功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除并钢丝引导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清除并钢丝引导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囊肿33例,其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0~55 (36.23±2.30)岁;病程3~14 (4.60±0.83)个月;术前MRI检查均诊断明确。关节镜下按囊肿具体部位分前角14例,体部18例,后角1例。所有囊肿为单发,其中3例为多房。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LASOW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 (7.5±1.2)个月。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MRI示半月板撕裂部及囊肿缺损区已愈合,囊肿无复发。伤口愈合时间8~12(9.6±1.6)周,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1.32±3.36)分,与术前(61.12±4.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1,P0.01)。根据GLASOW评分,优31例,良2例。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除并钢丝引导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囊肿,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半月板,并同时行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叶清岚  李晶  候金丹  蔡磊  熊星  王海姣 《中国骨伤》2022,35(10):967-97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经关节镜或手术定性确诊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患者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21~67(44.35±8.77)岁,病程1~6(4.64±1.75) d;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85±2.78) kg/m2。收集63例患者的MSCT和MRI检查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并评价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和关节面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63/63),95.24%(60/63),42.86%(27/63)和36.51%(23/63),MSCT的检出率分别为49.21%(31/63),41.27%(26/63),0.00%(0/63)和1.59%(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MSCT(P<0.05)。结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对关节腔、关节面及骨髓等周围组织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可降低临床误诊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