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不同降尿酸药物的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析,探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降尿酸药选择。方法回顾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治疗方案,按应用的降尿酸药物不同,分成两组,苯溴马隆组和别嘌醇组,分别分析患者的尿酸控制水平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分析两组的区别。结果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苯溴马隆组的尿酸水平控制优于别嘌醇组,但结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别嘌醇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临床价值。方法 82例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布司他组及别嘌醇组各41例,非布司他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非布司他40 mg,每天1次;别嘌醇组加别嘌醇0.1 g,每天2次,均口服。结果治疗前8周以后非布司他组血肌酐(141.22±18.34)μmol/L、尿素氮(11.96±1.80)mmol/L、尿酸(389.34±50.45)μmol/L均低于别嘌醇组的(159.28±20.35)μmol/L、(13.78±2.45)mmol/L、(450.27±60.22)μmol/L(t=3.03,3.45,3.27,P<0.05);非布司他组总有效95.12%高于别嘌醇组的78.05%(χ^2=5.14,P<0.05);非布司他组药物不良反应4.88%,低于别嘌醇组31.71%(χ^2=9.87,P<0.05)。结论对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非布司他治疗较口服别嘌醇治疗降尿酸效果更加显著性,对残余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黄孟龙 《海峡药学》2016,(12):208-209
目的 对比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诊断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再平均分为3组,实验1组患者给予1日20 mg的非布司他;实验2组患者给予1日40mg的非布司他;实验3组患者给予1日80mg的非布司他;对比几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3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恢复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3例轻微的腹痛,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轻微腹痛,均未经过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显著高于别嘌醇,且剂量越大疗效越显著,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166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3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实验组口服非布司他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0.84%)例,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2(2.4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具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非布司他的推荐起始剂量为40 mg,1次/d。目前尚无充分依据证实非布司他降尿酸的临床疗效优于别嘌醇,但有研究提示在合并糖尿病或年龄≥65岁的痛风患者中,非布司他80 mg/d组的治疗效果更佳。非布司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腹泻、头痛、恶心及皮疹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与别嘌醇比较尚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12,33(3):18-20
作为常见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以下.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长期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相继获准上市,不能耐受或不适别嘌呤醇治疗以及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了替代和后续治疗选择,标志着降尿酸药物研究与开发已获得一次重大进步.本文概要介绍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临床研究数据,并就这两降尿酸新药在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46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科研组,各23例.常规组采用别嘌醇片治疗,科研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科研组血尿酸、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90.92±59.12)μmmol/L、(13.06±5.23)mmol/L、(269.12±52.42)μmmol/L,低于常规组的(520.81±60.14)μmmol/L、(15.81±5.73)mmol/L、(293.34±56.18)μ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常规组的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采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赵艳 《中国处方药》2021,(1):110-112
目的 探究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别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6月于本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别嘌呤醇300 mg/d(G1),非布司他40 mg/d(G2)及非布司他80mg/d(G3),每组16例.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时测定血清尿酸及ET-1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12周及24周后血清尿酸和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患者治疗12周及24周时血清尿酸和ET-1水平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ET-1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461,P=0.000).结论 非布司他40 mg或80 mg和别嘌醇均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及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较大剂量非布司他降低ET-1水平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回顾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疗程均为24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和尿微量蛋白尿(u-mAl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记录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UA、Scr、BUN、u-mAlb、eGF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Scr、BUN和u-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eGFR和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第96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严格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糖尿病饮食等处理,适当运动,非布司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降尿酸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24周后UA水平与CRP、IL-6、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UA、FPG、HbA1c、TC、TG、LDL-C、BUN、Cr、UACR、CRP、IL-6、ET-1均较治疗前均下降,Ccr、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24周UA、BUN、Cr、UACR、Ccr、CRP、IL-6、ET-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别嘌醇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CRP、IL-6、ET-1呈正相关(r=0.839、0.838、0.836,P<0.05)。结论 小剂量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显著,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在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获益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伴尿酸升高的患者随机分为苯溴马隆组(A组,44例)和非布司他组(B组,4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A组给予苯溴马隆50 mg/d口服,B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d口服,疗程为3个月。结果与苯溴马隆比较,非布司他能够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P<0.05),但最终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B组痛风发作率较高,而A组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后两组患者Hb A1c均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空腹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120分C肽水平得到改善(P<0.05),但非布司他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应用非布司他及苯溴马隆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血糖。苯溴马隆能改善餐后C肽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复方虎杖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应用复方虎杖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6例,应用别嘌醇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血尿酸、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虎杖颗粒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脂、高尿酸、高黏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醇;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氮素及血尿酸水平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8.57%;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肌酐、血尿氮素、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68.03±52.07)μmol/L、(13.29±3.46)μmol/L、(299.33±57.7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99.87±55.48)μmol/L、(16.11±5.04)μmol/L、(425.86±67.23)μmol/L,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14%,对照组为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非布司他在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对于临床指标有明显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诱发痛风的生物化学基础。由于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其在尿酸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等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和苯溴马隆)以及促进尿酸降解药物(拉布立酶和普瑞凯希),但这些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仍存在使用缺陷。综述高尿酸血症及其治疗药物与肾脏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临床中具有肾脏获益的新型降尿酸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