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FPR)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按照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6例,死亡组90例。收集患者基本特征、肿瘤最大直径、生化指标特征等信息,分析FPR与非小细胞癌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判定FPR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临界值,采用COX回归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6%(36/126)。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吸烟、淋巴转移、肿瘤最大直径≥3 cm、FPR增高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患者FPR水平按照ROC曲线预测的最佳临界值30.36分为两组,FPR高水平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2.0%(1/50),低水平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46.1%(35/76)。经log-rank χ2检验,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57.908,P<0.001)。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3-17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FPR)与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FPR的最佳临界值为0.0977,以术前FPR是否大于0.0977分为低FPR组、高FPR组。术后随访3年,观察生存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低FPR组和高FPR组在TNM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糖尿病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3年随访,共有139例生存,生存率为69.5%,6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0.5%。低FPR组和高FPR组的肿瘤进展率分别为22.7%(20/88),39.3%(44/112),中位PFS分别为62.5个月、3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级、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其他手术史、FPR≤0.0977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P0.05)。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FPR≤0.0977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FPR的升高可显著降低膀胱癌患者的OS和PFS。结论术前FPR是膀胱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其用于评估膀胱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37例行G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的血液检测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R组和高FAR组,分析两组的FAR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N分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FAR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为0.0707,此时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2.5%,特异性为76.0%。统计结果显示,血清FAR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F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脉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 AFR)在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7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检测AFR,依据AFR进行分组,记录患者总生存期及生存率,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12~81个月,中位随访65个月,死亡83例(11.28%),总生存期为(66.23±12.38)个月。ROC曲线显示,术前AFR预测乳腺癌患者死亡的AUC为0.727(95%CI:0.663~0.781,P<0.001),临界值为13.15;736例患者分为高AFR组(>13.15)538例、低AFR组(≤13.15)198例。低AFR组总生存期、生存率、年龄、白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低于高AFR组,纤维蛋白原、TNM分期Ⅲ期、核分级3级、有脉管瘤栓高于高AF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Fib、AFR、血小板、TNM分期、核分级、有无脉管瘤栓、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FR≤13.15、有脉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原纤维蛋白1(FBN1)表达水平,及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0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FBN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FBN1蛋白在胃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以及FBN1蛋白高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FBN1蛋白不同表达情况胃癌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402例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FAR的最佳截断值,并分为高FAR组和低FAR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同FA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确定不同FAR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资料,预后危险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最佳截断值为0.091,约登指数为0.403。术前不同FAR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肿瘤位置、肿瘤长径、神经和(或)脉管侵犯、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前糖类抗原(CA19-9)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不同FAR水平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60岁(HR=1....  相似文献   

8.
李瑞  刘剑波  韩校鹏  曹婷  王赛男   《四川医学》2021,42(4):381-385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前白蛋白(PA)比值(FP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9例COPD患者分为AECOPD组(n=84)和COPD组(n=45).取AECOPD组患者NLR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AECOPD患者分为AECOPD1组(N...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可根治性切除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切除术胃印戒细胞癌的17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临界值,分为低AFR组(n=50)和高AFR组(n=123),对比2组临床病理资料及不同AFR表达水平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对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AFR预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0.603(95%CI:0.512~0.695,P<0.05),最佳截断值为11.4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4和0.79(P<0.05)。AFR低水平组与AFR高水平组在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TNM分期、Borrmann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AFP组患者的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0.8%和40.3%,高AFR组患者的3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0%和65.3%,低AFR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高AFR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相似文献   

10.
11.
虞炜  蔡善保 《安徽医学》2020,41(2):138-142
目的 探讨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胃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DX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PRDX1蛋白水平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间PRDX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DX1蛋白的过表达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较短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RDX1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胃癌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RDX1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人体胃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患者术后生存曲线,评价B7-H1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5例胃癌组织中癌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以及部分肿瘤组织浸润的淋巴管及淋巴细胞中均有检测到B7-H1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6.9%。有淋巴结转移或脉管内有癌栓的患者B7-H1阳性率较高(均P<0.05)。B7-H1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25.0%)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56.1%)(P<0.05)。结论B7-H1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B7-H1可作为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革  李林虎  宋永光 《吉林医学》2009,30(3):197-198
目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和血管内皮抑素(E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判断预后与治疗的选择有着积极意义,我们对TP和DS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以评估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5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P和ES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癌组织TP平均浓度为(144.51±13.52)ng/mg,ES平均浓度为(42.36±11.36)ng/mg。癌旁正常组织TP平均浓度为(15.84±3.14)ng/mg,KS平均浓度为(38.25±8.65)ng/mg。癌组织中TP浓度比正常组织高近10倍(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TP的表达远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S的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元显著差异,癌组织中TP与ES的比值远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aq 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8例胃癌患者(其中50例化疗2周期后复查CK20 mRNA)、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患者平均随访2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为46.55%(27/5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与远处转移(P<0.05)和临床分期相关(、期之间比较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的独立因素;化疗2周期后CK20mRNA阳性率无显著下降,但近期疗效无效的患者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期疗效有效的患者(P<0.05)。平均随访2年后,CK20 mR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34.78%和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K20 mRNA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定期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有助于评估化疗疗效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FOXJ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进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J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FOXJ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J1表达阳性率(48.84%)低于癌旁组织(94.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T3+T4)、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患者FOXJ1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FOXJ1表达阴性患者3年后病死率明显高于阳性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FOXJ1表达水平降低,TNM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患者FOXJ1表达水平更低,FOXJ1表达阴阳性患者3年病死率高于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pT4a N0 M0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分期为pT4a N0 M0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病理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pT4a N0 M0期胃癌患者发病年龄多≥60岁,男性多于女性,BMI多低于24 kg/m2,肿瘤部位多位于胃中上部;肿瘤大小≥5 cm、阴性淋巴结数目≥15个、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与pT4aN0M0期胃癌预后相关(r=0.266,0.478,0.971,0.515,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阴性淋巴结数目、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肿瘤大小、阴性淋巴结数目、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可能与pT4a N0 M0期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是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中期因子(S-MK)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NSCLC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期因肺部良性肿瘤住院的患者62例(肺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64例,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S-MK)水平,以及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MK水平。结果NSCLC组(术前)S-MK水平为(285.70±20.52)pg/ml,高于肺良性肿瘤组(211.88±15.69)pg/ml和健康对照组(189.06±12.92)pg/ml(t=2.402、3.257,均P<0.01)。NSCLC组(术后1个月时)S-MK水平(218.26±10.77)pg/ml,低于术前(285.70±20.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3,P<0.01)。结论NSCLC患者S-MK水平升高,且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S-MK水平可作为一种临床肿瘤标志物,为NSCLC的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52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D-D及FIB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D-D及FIB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D-D、FI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高龄患者(年龄≥60岁)、功能状态评分≤70分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者的基线D-D、FIB阳性率均升高(均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D-D、FIB阳性率亦呈增高趋势(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易处于高凝状态,且以高龄者、体能状况差者、临床分期晚期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凝状态宫颈癌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表达的临床意义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运用生存期分析软件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下载TCGA和GEO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20.
杜月光  陈慰浙  陈智  杜卫东 《浙江医学》2003,25(8):456-457,465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1999年9月~2000年2月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35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及斑点杂交技术检测MMP -7mRNA表达情况。结果 MMP-7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 (60% )高于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 (11% ,P<0.05) ;肿瘤组织MMP-7mRNA表达量 (以MMP -7/β-actin光密度平均比值表示 )为0.627±0.276,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0.237±0.12,P<0.05) ;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表达增高更为显著。结论MMP-7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 ,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高表达 ,推测其可能与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