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观察,探讨其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QTd、QTcd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例AMI患者有34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平均QTd、QTcd值分别为96.24±7.58毫秒和102.04±6.42毫秒;76例患者未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平均QTd、QTcd值分别为63.76±9.37毫秒和68.21±5.98毫秒,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QTcd值增大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密切相关,QTd或QTcd值越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QT离散度可作为预测恶性心脏事件的一项重要而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并发MAV患者53例为MAV组,未并发MAV患者103例为非MAV组。对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cTn)、血常规(WBC、RBC、PLT)、血脂(TG、TC、LDL-C、HDLC)、电解质(K+、Na+、Ca2+)、肾功能(BUN、Scr)、空腹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左室舒张末径(LVEDD)、室间隔厚度(LVS)、左室后壁厚度(LV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MVA组与非MVA患者年龄、CK、CK-MB、cTnI、WBC、TC、LDL-C、HDL-C、K+、Na+、Ca2+、Scr、GLU、CRP、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CK-MB、cTnI、K+、CRP、LVEF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MAV关系密切。结论高CK-MB和TnI水平、高CRP水平、低血钾、低LVEF,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MVA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具备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高 ,主要原因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为了解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 ,现将我院的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的心电图作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5~ 1998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0例 ,男 40例 ,女 30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年龄 (45 0± 9 5 )岁。其中前壁AMI 10例 ,下壁AMI 18例 ,前间壁AMI 17例 ,广泛前壁AMI 2 0例 ,下壁合并正后壁AMI 5例。按其合并心律失常的程度分为Ⅰ组为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组 (频发室性早搏、多源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效监护,同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病死率的发生。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对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做心电监测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并发心律失常的有30例,还有两例患者出现室颤、诱发室速。1例患者自行转复。通过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患者的救治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进行观察,及早发现,采取积极措施,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病人住院期间病死率极高,是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抢救期间的护理很重要.现将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入院的AMI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10例在抢救期间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8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琼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114-114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9例急性心肌梗死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严密心电监测,仔细分析及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估,采取不同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抗恶性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护理,无一例死亡。结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识别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3.125~12.500mg,每日2或3次(Bid或T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mg,Bid或Tid。2例经多次电击复律及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未能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先稀释后静脉注射5~10mg,继以1-2mg/min静脉滴注,约30min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维持2d后改口服阿替洛尔12.5~50.0mg,Bid或Tid。结果 6例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1例,存活率83.33%。除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开始阶段2例表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因心功能不全猝死外,未见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期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是AMI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是心电不稳定所致。AMI后QT离散度(QTd)与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相关。本文通过观察38例AMI患者QTd,旨在探讨QT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并计算AMI体表心电图QTD、JTD,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AMI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组QTD,JT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前壁心面梗死组的QTD、JITD明显大于下壁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 QTD、JTD增加是AMI早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QTd增加系心室肌复极不均匀的表现 ,最大的QT值存在于病变区域 ,这种区域性复极化不均匀 ,极易产生折返激动 ,引起心律失常 ,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 ,研究表明 ,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与QTd的增加密切相关[1] 。本文旨在探讨AMI起病时QT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AMI组 为 1993年 3月— 1999年 5月我院AMI的住院病例 ,共 12 0例 ,其中男 9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5 8.3± 2 4.9)岁 ,AMI的诊断按WTO标准 ,并排除电解质紊乱 ,药物影响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正常对照组 :5 8例 ,…  相似文献   

11.
刘智梅 《当代医学》2013,(24):146-14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商洛市商南县医院收治的83例AMI患者,分设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两周内治疗组SDNN(总体标准差)≥50m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SDNN<5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心率变异性与恶性心率失常联系紧密,心率变异性为AMI患者临床监护、用药及预后均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积极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QT变异度(QTV)等因素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性。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根据入选者心电学指标及心脏形态学指标,分别进行AMI组和对照组以及AMI组组内比较。结果:(1)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变异度和QT间期变异系数(QTVC)明显低于对照组;(2)心率变异性(HRV)和QTV,QTVC,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MVA存在相关性。结论:QTV,QTVC在心肌梗死后与MVA存在相关性,和传统预测值LVd、LVEF同样有效,可能成为独立的预测AMI后MVA和猝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射血分数0.497±O.097。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发作时予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并静脉与口服维持,16例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严密监测血压、心律和心功能,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调整至最大可耐受不影响血压又不加重心力衰竭的合适剂量。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可迅速控制AMI并发VT和(或)VF且无心力衰竭加重和血压下降,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地控制对常规药物无效的VT和(或)VF,降低AMI并发VT和(或)VF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阳军  李向平 《河北医学》2004,10(8):726-72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近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了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 2 4h内的QT间期离散度 (QTD) ,并对比观察心梗患者一周内发生或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QTD和QTcd大于冠心病对照组 (P <0 .0 5 ) ,而急性心梗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显著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QTD的增大是预测短期心脏事件的较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如何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现将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茜  阚新梅  梁晓丽  李娟  阙静 《安徽医学》2010,31(11):1364-1365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急诊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0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并提供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重视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患者治愈40例,占80%;好转8例,占16%;死亡2例,占4%。相较护理前,护理后HR、QTc、QTd改善均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视急诊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改善患者病情,达到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O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失常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期间于本院心内科住院就诊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21例、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0例、无心律失常组29例。选择8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观察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1)QTd及QTcd均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无心律失常组〉健康对照组;(2)当QTd截断值取60ms时,对心律失常发生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约登指数最高。结论叽离散度是预测AMI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大剂量胺碘酮治疗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26例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后88%的患者在72h内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无心衰及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发顽固性室速、室颤的治疗安全有效,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强调个体化原则,注意监测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而预防心律失常复发需长期口服胺碘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其与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89例AMI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者的QTd以及校正QTd(QTcd)变化,并对AMI组有室性心律失常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QTd及QTcd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QTd及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AMI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及QTcd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结论 AMI患者QTd及QTcd显著延长。AMI患者QTd及QTcd增大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增大,QT间期离散度可作为AMI患者病情预测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