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公共卫生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合作提出政策性建议。方法采用文献收集与整理分析、专家咨询研讨以及赴非洲国家进行现场调研等方法开展系列研究。结果我国的对外卫生援助模式仍然面临一定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增加了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沿线国家疾病流行状况各不相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差异较大;外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以世界卫生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全球卫生传统治理结构面临挑战;新时代,现有的医疗卫生援外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受援国的需求。结论进一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研究,创新发展合作模式,以世界卫生组织为纽带,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传染病科研合作与联防联控体系;积极探索我国公共卫生援助领域的医防结合模式;创新我国疾控系统对外公共卫生援助人才垂直管理体系;重视培养业务本领硬、外交能力强和沟通技巧高的全球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全国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外事管理及国际化发展程度现状,分析医院国际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优劣势,推动肿瘤专科医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方法:运用问卷调研法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全国30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设立外事管理部门和开展外事活动的情况。应用SWOT矩阵分析法,剖析肿瘤专科医院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果:肿瘤专科医院内部具有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优势,但是存在对整体国际化战略布局及国际化发展落地实施欠缺的劣势;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医疗领域合作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的优势,但是医院还面临国际民间科技合作在临床转化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开展医院层面的民间外交尺度上如何把握敏感问题的威胁。结论:依据SWOT分析结论,可针对内外部的优劣势,为医院国际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和国家、国民生存与发展的利益。我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人员、商品等要素流动日益频繁,中国公共卫生风险防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一带一路"产生背景与框架思路、公共卫生风险与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风险防范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风险的应对建议,为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控,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感染率均降低至较低水平。截止2012年,我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已有上海、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四川、云南和江苏3个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4个省业已达到疫情控制标准,血吸虫病人数已从防治初期的1 000余万降至2012年的24万余例~([1]);2012年全国发生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合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卫生领域的务实合作提供思路。方法:检索2013—2017年在中外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卫生合作研究的现状。结果:通过对116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7个方面:中医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传染病防控需进一步加强国际机制建设;卫生服务和体制的建设要求国际经验的相互借鉴;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卫生应急合作面临协调机制不足与语言障碍;对卫生发展援助的研究更加深入;关注人才培养方式。结论:现有研究主题覆盖面广,对中医药关注度最高,人才培养关注较少;强调卫生各领域的合作应加强国际经验借鉴以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共同参与;但与卫生相关的合作机制、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和不同国家的卫生合作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6.
虫媒传播寄生虫病在非洲地区广泛分布。随着我国和非洲国家合作的加强,双边人员、贸易往来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发现多例输入性虫媒传播寄生虫病病例,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风险。本文概述了非洲虫媒传播寄生虫病现状,分析我国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风险因素;从推动“同一健康”理念的应用、落实虫媒监测及防制、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健康教育、开展境外传染病监测、强化口岸卫生检疫专业技能、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临床诊疗技能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其疟疾发病率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2019年疟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2013-2019年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145个国家中, 有疟疾流行的国家74个(51.03%), 主要位于非洲(60.81%, 45/74)和亚洲(22.97%, 17/74)。2019年疟疾发病率≥10 000/10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96.15%, 25/26)。2013-2019年, 32个(43.24%)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23个(31.08%)国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 19个(25.68%)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佛得角(EAPC=151.46, 95%CI:47.15~329.71)、南非(EAPC=98.61, 95%CI:32.11~198.58)和纳米比亚(EAPC=78.03, 95%CI:54.30~105.42)。结论大约半数的"一带...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我国卫生高职教育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该文首先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发展卫生高职教育的意义,明确卫生高职教育应该融入和服务战略发展;其次阐述"一带一路"为卫生高职教育带来的多重利好,包括政策保障体系,资源优化整合,国际化发展契机;最后探究我国卫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应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我国卫生高职教育只有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并抓住国际化发展的契机,才能在教育全球的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析“一带一路”国际肿瘤专业人员联合培训中心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我国开展国际化肿瘤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与建议。方法:通过实例研究,总结“一带一路”国际肿瘤专业人员联合培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从培训中心的总体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方式、课程体系、评估反馈五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并与我国现有的肿瘤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结果:“一带一路”国际肿瘤专业人员联合培训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宗旨特色明显,定位清晰;课程体系相对较为丰富,结构与设置可以满足实际需要;建立了系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结论:“一带一路”国际肿瘤专业人员联合培训中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有助于提升我国肿瘤科技的发展水平和诊治能力,提高我国肿瘤专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肿瘤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储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登革热流行现状及2013-2019年登革热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登革热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数据, 描述2019年"一带一路"区域登革热流行现状, 并计算2013-2019年ASR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评估流行趋势。结果 2019年GBD登革热数据显示1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93个(64.14%)国家有登革热流行。2019年登革热发病率>3 000.00/10万的国家共有11个, 9个国家在大洋洲;其次16个国家发病率在1 000.00/10万~2 999.99/10万, 10个国家在亚洲。非洲(58.14%, 25/43)、北美洲(72.73%, 8/11)及南美洲(66.67%, 4/6)等区域的多数国家发病率在500.00/10万~999.99/10万。大洋洲90.00%(9/10)的国家登革热发病率为上升趋势, 斐济上升趋势最明显(EAPC=18.22, 95%CI:12.91~23.77);其次亚洲18.18%(4/22)的国家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菲律宾上升趋势最明显(E...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国际卫生合作的因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方法:依据复杂理论和文献资料,梳理国际卫生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SPSS22.0进行二阶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聚成3类,第一类国家16个,具有卫生需要小、合作关系弱、国别合作基础差、合作风险低等特征;第二类国家22个,具有卫生需要高、合作关系良好、国别合作基础好、合作风险高等特征;第三类国家24个,具有卫生需要一般、合作关系一般、国别合作基础较好、合作风险较低等特征。结论:国际卫生合作特点可通过SDG健康指数、HDI等级、国别合作度、国家风险等级、外交关系和卫生机制数量来识别,基于不同国家不同卫生需要、国别合作基础、合作风险及双边关系的特点,分类开展卫生合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正式发布,中医药的国际化传播迎来了新局面。在此形势下,中医医院走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苏州市中医医院努力迈向国际化的实例,具体研究分析了中医医院应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走向国际化,总结出必须立足医院自身、增强医院中医药实力,加强国际间学术和技术交流以及建设国际化合作平台等等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应用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妇幼卫生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解培训效果,实现对培训活动的反馈,提高培训质量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方法:根据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设计评价框架,结合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开展两轮Delphi法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结果: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4个维度。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1,协调系数分别为0.207~0.262,结果可取。结论:研究所构筑的培训评价指标体可为我国“一带一路”妇幼卫生援外培训项目及时了解培训效果、改善培训质量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和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三个南亚国家结核病疾病负担变化,为中国与部分沿线国家结核病防治和开展结核病领域国际卫生合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数据,采用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指标描述结核病疾病负担,同时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1990―2019年中国与南亚三个国家结核病的标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ASIR)、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SMR)和标化DALY率(age-standardized DALY rate, ASDR)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在42.85%~90.23%,AAPC在-7.77%~-1.90%且其趋势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019年四国中巴基斯坦结核病的ASIR、ASMR和ASDR最高。除巴基斯坦外均是男性结核病的ASIR、ASMR和ASDR高于女性。四国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结论  1990―2019年四国结核病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较高,距WHO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差距仍较大;印度等南亚三国结核病的ASIR总体高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将结核病防治作为国际卫生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 为防范HIV/AIDS跨境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本研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5个国家2013-2019年HIV/AIDS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患病率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使用2019年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患病率描述145个国家HIV/AIDS的流行现状。通过计算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 分析HIV/AIDS发病率在2013-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 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中, HIV/AIDS发病率≥40.00/10万的国家占比最高的地区是非洲, 为56.86%(29/51);最低的是亚洲, 为5.41%(2/37)。145个国家中, HIV/AIDS患病率≥100.00/万的国家多数位于非洲, 占20.69%(30/145)。2013-2019年, HIV/AID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国家共50个(34.48%, 50/145);呈下降趋势的国家共69个(47.59%, 69/145);无显著变化的国家共26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2005-2019年赴“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因公出访情况,研究与有关国家公共卫生合作交流现状与趋势。方法 对目的地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2005-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因公出访任务的人员职能、事由、经费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9年出访“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人次占所有出访的38.8%,其中2014-2019年年均占比(44.3%)显著高于2005-2013年(35.5%)(P=0.002)。赴东亚-东南亚国家最多,赴非洲国家自2014年迅速增加;出访人员职能多为传染病防控(67.5%)。出访事由中会议占70.8%;援外/海外应急占比从2005-2013年的0.6%增加至2014-2019年的24.7%,其中赴非洲国家增长最快。出访经费来源呈现外方支付比例下降,我方支付比例上升的趋势。结论 中国疾控中心因公出访“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比例在2014年后显著增加,目的地以东亚-东南亚地区为主,出访人员职能以传染病防控为主;事由以会议为主,2014年后以援非为主的援外/海外应急大幅增长;经费来源由外方为主转变为我方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卫生合作意向及需求、优势和障碍,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卫生合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上受邀参会的中外嘉宾共217名,了解其所在国家或机构开展"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的情况,其中有效问卷209份,有效率为96. 3%,问卷采用SPSS22.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受访人员中,外方有"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意愿的占外方调查人数的91. 7%,中方为73. 2%;中外双方卫生合作需求主要为健康产业、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防控领域;中外双方认为合作便利性和长期的伙伴关系是国家间卫生合作的优势,但优惠政策方面存在分歧;最大的障碍为文化差异,还存在交流平台缺乏、法律法规压力和政策不稳定等障碍。结论:中外双方的卫生合作意愿较高,合作空间广阔,中外未来的卫生合作重点将集中在合作需求均较高的健康产业、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防控领域。卫生合作中应利用已有伙伴关系和合作便利性的优势因素,克服文化差异和交流平台缺乏等阻碍因素,促成卫生合作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健康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沿线各国的健康与公共卫生服务状况。在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整体健康水平较差,卫生可及性低,气候和文化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亚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暴恐事件威胁国民的生命健康;西亚北非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宗教文化对人口增长具有一定正向作用;中东欧地区和独联体国家整体健康水平较好,但老龄化趋势显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健康的首要因素。中国在充分了解、理解各国国情的基础上与他们建立"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也将提升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话语权,促进中国经验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非传染性疾病(NCD)的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开放数据,获得“一带一路”沿线126个国家(含中国)1990-2017年每年分国别的四大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使用百分数缩放法计算指标得分(0~100分)、几何平均数法计算NCD总得分,对2017年126个国家四大慢性病和自杀得分,以及NCD总得分进行比较。结合社会人口学指数(SDI)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1990-2015年年均变化率对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SDG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各国实现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17年126个国家NCD指标总得分中位数为82.7分,其中中国得分87.6分,排名第33位。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科威特(98.1分)、秘鲁(97.5分)和意大利(96.0分),排名最低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仅为28.9分,其次为瓦努阿图(54.7分)和乌克兰(58.0分)。NCD指标总得分与SDI值相关性r=0.33(慢性病早死率0.45,自杀死亡率0.09)。预计到2030年,能够实现SDG慢性病早死率目标的国家有15个,中国则要在2038年实现;能够实现SDG自杀死亡率目标的国家有15个,中国将于2024年提前实现。结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NCD指标上表现存在差异,中国实现SDG慢性病早死率目标形势严峻。国家间应加强多边合作,优势互补,降低沿线国家人民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提升沿线各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灭疟后期疟疾发病情况,为如期达到我国消除疟疾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0- 2010年疟疾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1年来检出输入性疟疾110例,输入病例中以外来人口输入为主,计103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93.64%,本地人口国外感染本地发病7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6.36%.其中外藉人口国外感染本地发病2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1.82%.外省人口外地感染本地发病101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91.82%,在1990年代以四川最多,占58.06%(36/62).2000年后以安徽最多,占35.42%(17/48).结论:在灭疟后期的病例侦查中,应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发热病人高度关注.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及时规范地处置疫点和有效治疗疟疾现症病人,是杜绝病人死亡和消除疟疾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