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中医传入新加坡后以中医慈善机构为主体推动当地的中医教育、医疗和科研的发展,至2000年中医才被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但是中医在新加坡只是作为辅助疗法,未纳入与西医同等的管理机制和津贴体系。受内外因素影响,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现主要从注册、医疗、中药和教育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执照没行医者逐年增加,中医执业者年龄偏大;中医作为辅助疗法,管控严格且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慈善中医造成不公平的竞争;中药专业人才匮乏,传统中药店面临生存危机;文凭证书缺乏竞争力,毕业起薪低,中医学校招生人数减少等。 相似文献
2.
秦裕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88-89
应澳大利亚比利牛斯郡、维多利亚州人类服务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中心的邀请,我院访澳代表团于1999年10月中旬对澳大利亚作了为时两周的访问,访澳期间我们和澳国政府卫生部门、著名跨国制药公司、大学、皇家医院、中医学术团体、研究所、诊所等机构的官员、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对澳洲的中医药发展概况、中医医疗、教育、立法注册等情况作了较全面的考察,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1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概况 中医药是19世纪随淘金华工流入澳大利亚的,至1911年,澳洲市面上就能买到附有英文标签及说明的中草药品,但影响甚微,且多限亚… 相似文献
3.
4.
黄种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3):176-177
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土地面积只有596平方公里,人口目前有270万,其中华族约占74%。新加坡独立只有27年,开埠迄今也不过173年,在开埠初期,人口只有150人,但已有30名是华族。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可以相信,自从新加坡土地上有了华族之后,中医药也随着华族的移民而传入到新加坡来。中医药事业在新加坡的发展,一般上可以分成战前(二次大战前)和战后两个时期。从开埠到战前时期的中医药(1819~1942年) 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即计划把新加坡发展成商业中心,加上当时的社会也需求大量的劳工,因此就吸引了大批移民前来,其中又以华族占多数。到了1850年,华族人口已由原来的30人增加到3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劳工。这时就有一些中医也随着移民潮而流入新加坡,不过当时的中医都只局限于一般的"儒医"和祖传的中医,以及一些属称"先生妈"的祖传妇儿科 相似文献
5.
6.
三、马来西亚的朋友:在马来西亚的几天中遇到了不少新朋老友,对我们紧张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马来西亚医药研究所(IMR)草药中心的巴都尔(Badul)是我们的老朋友,曾经在北京我们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进修过三个月,刚下飞机就是他来接的,有他的接待,行程变得十分愉快。巴都尔正在学习汉语,他还知道北京的土话“二百五”。在马来西亚医药研究所的访问过程中,巴都尔一直陪同我们。马来西亚医药研究所还送给我们一套他们编写的传统药物书藉,真是贵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7.
对“纯中医”教育发展的研判,应从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内外环境的具体分析来进行。众所周知,医生的职业迁移性小,要求高。而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调整合并、长学制医学教育的确立、医生职业门槛的提高,向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医学教育仍是精英教育。国际上培养一流医生的基本条件是最好的生源、最好的培养条件、最长的学制、最高的学位。培养一流的医生难,培养一流的中医生更难。因为中医药学有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等每一部分理论都渗透着古代人们对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物理、心理以及哲学的理解,中医现代化就必须综…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是具有浓厚人文文化色彩的自然科学技术,既需要现代科技提升学科水平,又不能割裂人文传统.其学科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综合与结晶,同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从微观着手、研究生命现象的现代医学有着很大区别.中医药学的这种学科特色决定了中医教育有自身的内在要求,但目前,在中医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遏了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通科型人才”是农村最实用的卫生人才,农村中草药资源丰富,又散在很多有价值的民间验方和疗法,为锻炼和造就中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临床基地。尽快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中医通科型”实用人才,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84-84
香港特区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组宣布,从2005年2月28日起正式实施注册中医进修中医药学制度。注册中医需通过规定的进修项目,才会获得进修分数;现有注册中医师须在执业证明书两年有效期内取得最少60分,才可为其执业证书续期。进修中医学的范围除可参考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外 相似文献
11.
12.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给西方医学带来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医领域。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教学实践的讨论层出不穷,他们各自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是考虑到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与古代社会的差异,中医学循证已成大趋势。回顾这些年来中医循证之路,群策群力,却收效甚微。中医学本身就存在着“循证基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基因的作用发挥出来。中医循证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循证理念,而临床实践则应该侧重于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干燥综合征是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风湿免疫科的发展,该病的治疗也逐渐规范化,不管是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概述了近年来对于该病的治疗进展,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权衡利弊,并加以简单归纳,以供风湿免疫科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调查澳大利亚中医政策、中医从业人员现状和中医教育情况,对联邦医管局和教育机构发布的中医药服务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梳理中医药体系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情况,为中医药国际化传播提供参考和建议。澳大利亚作为最早进行中医立法的国家,其发展历程对于欧美国家,特别是对于后来的加拿大中医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体系,其接受度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数量稳步增加,中医药教育有序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需要加强官方交流与合作,将中医药文化传播上升至国家文化战略高度,积极探索建立中医药国际人才认证体系,拓宽中医药服务国际人才培养渠道,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化产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南非是种族多样、文化多元的总统共和制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由公立和私立两部分组成,导致该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艾滋病、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疾病、人际暴力和道路伤害。南非草药资源丰富,其传统医学以非洲传统医学为主。自1998年中南两国建交后,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并于2000年确立了合法地位,但尚未形成规范化、产业化的中药发展模式,中医药应用规模仍显不足,且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并不完善。建议通过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加强药业实体对中医药的推广、开展高水平中医药学位教育,为南非中医药发展提供持续的储备人才,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的发展模式,让中医中药更好地为南非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学相互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医学与巫祝分离的必然性论述,指出不能把医学心理学思想萌芽时期巫祝中的合理成分抛弃,对《内经》祝由疗法应当合理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论述心脑头神等对中医心理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杏林道士、儒医不分、佛能修心、气功养性、音乐调神、个性气质等多层面的论述,阐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心身关系论述的渗透性及其部分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多层面的、双向性的,两者的影响应是“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8-9日,本刊第四届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大化所)隆重召开。会议秉承“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宗旨,共同研讨了杂志使命、发展目标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前沿交叉、中药中医研究、国际化等重大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中科院大化所组分中药组、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和药物化学组等实验室,重点了解了该所主持承担的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所获得的重要进展,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彼此都感到很有收获。本文系中科院高技术局秦伟副局长的会议演讲。演讲阐述了作者自2003年布署中科院中药现代化科研工作以来的思考。全文简明扼要,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和了解中科院全面、系统地开展传统中医药研究所持有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得到有益的启示。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此刊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APP对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医类APP日益得到关注.文章基于内容分析法对目前中医类APP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中医类APP的设计和开发提出建议.以每一个APP为分析单元,从一般情况、主要功能、用户评价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7个维度22个细目的编码体系,进行频数统计和分析.发现目前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