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有声  黄诚  潘晓飞  陈本鑫 《安徽医学》2018,39(9):1136-1138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辅助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选择的腹腔镜操作系统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腹腔镜操作系统,对照组采用2D腹腔镜操作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Ⅲ级)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操作系统相比较,3D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能一定程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减少,更有助于淋巴结清扫,在手术近期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神经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184例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由单一术者完成RALP的局部或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手术资料及临床信息,分析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穿刺方式等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神经保留的影响。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手术时间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不同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的患者RALP手术时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RALP术中神经保留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LP术中未保留、保留单侧与保留双侧神经患者年龄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和穿刺方式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是RALP手术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前列腺体积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201,P=0.006);盆腔淋巴结扩大切除患者的RALP手术时间长于闭孔切除者,且盆腔淋巴结闭孔切除者的手术时间长于未切除者(P均<0.01);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穿刺方式等对RALP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和穿刺方式是RALP术中神经保留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49,95% CI:0.906~0.995,P=0.027;OR=0.742,95% CI:0.551~0.999,P=0.049;OR=0.540,95% CI:0.322~0.903,P=0.019;OR=0.457,95% CI:0.230~0.905,P=0.025)。RALP术中未保留、保留单侧和保留双侧神经的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为108、20、56例,3组患者的年龄、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和穿刺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前列腺体积大以及进行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年龄大、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高、进行盆腔淋巴结切除以及经直肠穿刺不利于RALP术中神经保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淋巴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和盆腔部位淋巴结清扫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住院费、住院时间和淋巴节,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5.34±20.16min、术中出血量为196.57±21.48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16±25.35min、311.55±26.75ml (P<0.01)。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为42.14±5.36h、住院时间为9.71±1.89天、住院费为19317.28±2163.52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5±7.83h、12.16±2.15天、24538.78±2461.7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为28.76±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4±5.32(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淋巴囊肿、尿潴留、伤口感染和血管损伤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07%(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4%(17/41,χ2=4.870,P=0.027)。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良好,淋巴清除效果好,安全性好,费用低,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1例早期卵巢上皮性癌(Ⅰ~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49)和开腹组(n=3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肿瘤破裂、术中输血、术中脏器损伤、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首次化疗时间、术后止痛剂的使用、术后感染、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淋巴囊肿情况等,分析腹腔镜中转开腹原因,并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肿瘤破裂、术中输血、术中脏器损伤、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首次化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12例,占24.5%,原因主要为肿瘤大、粘连致密造成操作空间狭小影响术野及镜下操作。腹腔镜组8例复发,开腹组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全面分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日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短等优势。但对于肿物大、与周围脏器组织粘连严重者,建议选择开腹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3D可视化技术辅助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前是否行3D可视化技术重建分为3D可视化组和CT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全腹部增强CT,3D可视化组利用CT图像数据建立3D可视化模型。3D可视化组患者术中运用3D可视化技术通过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精准定位解剖结构,精准分离血管、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3D可视化组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CT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可视化组经后腹腔途径入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CT组(P <0.05);3D可视化组经腹腔途径入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CT组(P <0.05)。结论 3D可视化技术辅助腹腔镜下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经后腹腔途径较经腹腔途径能更好地发挥3D可视化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或者开放手术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3例临床资料,其中微创组手术患者48例,开放组手术患者5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声音嘶哑发生率等指标微创组较开放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死亡、乳糜胸发生、腹部切开裂开、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瘘发生率等,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τ=2.281,P=0.039)。但治疗费用方面,微创组患者较开放组花费更大。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进行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是安全的,但是其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40例实施腹腔镜D2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40例实施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CME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肿瘤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肿瘤复发率、肿瘤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肿瘤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1年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GQOLI-74评分较术前升高(P <0.05)。观察组术后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 <0.05)。两组患者术前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ME联合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有利于彻底清除淋巴结,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并发症更少,较D2根治术可行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夏国志  关家辉  刘星  张鹏飞 《安徽医学》2017,38(9):1200-1202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 年1月至2016年8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OA组,51例)与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SILA组,46例)。比较2种手术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管引流率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结果 SIL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A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满意度优于O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经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治疗复杂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效果,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复杂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7例复杂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组25例,传统腹腔镜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组手术均获成功,传统腹腔镜组有2例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9(149,168)min vs 165(155,194)min,P>0.05];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腹腔镜组[350(250,475)mL vs 550(285,615)mL,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腹腔镜组[3(3,4)d vs 4(3,4)d,P<0.05;6(6,7)d vs 7(7,8)d,P<0.05],而住院费用高于传统腹腔镜组[72 874.30(72 398.60,73 651.60)元vs 48 933.50(43 978.60,50 254.90)元,P<0.05]。结论 对于复杂性的肾上腺肿瘤,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存在一定的优势,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朱学应  王保明  徐宁  何建  陈启斌 《安徽医学》2016,37(12):1488-1491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在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中的学习曲线。方法 选择安徽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早期肺癌患者,均为单操作孔VATS行肺叶切除治疗,回顾分析病例资料。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A、B、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胸引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63.7±51.4)mL,B组为(168.5±47.8)mL、C组为(139.2±35.1)mL,B、C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8.6±96.2)min,B组为(150.4±41.8)min、C组为(142.7±38.4)min,B、C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胸引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熟练掌握三孔VATS早期肺癌的肺叶切除基础上,采取单操作孔VATS的学习曲线约需30例,术中出血量减少和手术时间缩短可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大血管瘤的临床数据和文献复习,探讨肝脏大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18例患者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肝脏大血管瘤并行腹腔镜下血管瘤微波消融术。以血管瘤大小、部位、体重指数为配对条件,选取18例同期行腹腔镜下血管瘤切除患者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近远期并发症,预后等结果。结果:腹腔镜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率(P > 0.05),术后第1天肝功能(ALT、AST、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见中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子宫疾患患者的疗效和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的115例子宫疾患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3)和开腹组(n=72),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的经腹式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阴道残端并发症与术后性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阴道残端肉芽增生发生率为7.9%,低于开腹组的29.7%,且术后性交痛和性交不适较开腹组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较传统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临床效果更好,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黄钰  赵冬夏  李长江 《安徽医学》2020,41(2):178-180
目的 探讨3D及2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以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D组和2D组,每组各32例。3D组采用3D高清腔镜系统完成甲状腺全切术,2D组采用2D高清腔镜系统完成甲状腺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手术时间短于2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2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CTC手术前后差值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相比,3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CTC水平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孙文平  刘洪梅 《安徽医学》2017,38(9):1183-1186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POP治疗的患者12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为A组,51例患者采用改良盆底重建术为B组,2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道残端骶骨固定术为C组,比较分析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他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A组术后6个月PFDI-20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个月PFDI-20、PFIQ-7评分最高,C组评分最低,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愈率为100.00%,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疼痛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痛,C组术后性生活恢复较好,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性生活活跃、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可考虑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对性生活无较高要求的老年患者可采用传统手术或盆底重建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及microRNA-302(miR-30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3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肝癌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3例。开腹组接受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炎症应激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miR-302表达水平。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低,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 <0.05)。两组患者术前IL-2、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后IL-6、CRP较开腹组低,IL-2较开腹组高(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后ALT、AST、TBIL水平较开腹组低(P <0.05)。两组患者术前miR-302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后miR-302相对表达量较开腹组低(P <0.05)。结论 相比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具有微创优势,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水平,保留残余肝功能,一定程度降低miR-302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小牛  吴兴兵 《安徽医学》2020,41(5):566-56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改良式中间上入路途径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的术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入路途径,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中间上入路途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随访2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8.10±3.63) mL、手术时间为(139.79±40.06) min、术后引流时间为(3.19±0.51) 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钙为(1.94±0.10) mmol/L、甲状旁腺激素为(2.54±0.83) p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3天血清钙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旁腺损伤率、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应用改良式中间上入路途径,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腹腔镜髂耻韧带悬吊术与联合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P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研究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腹腔镜髂耻韧带悬吊术。两组均于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盆底功能解剖学参数、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记录两组客观治愈率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阴道长度长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的阴道前壁脱出距离处女膜最远处、阴道后壁脱出距离处女膜最远处、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3 cm处、子宫切除或宫颈最远端切除后阴道残端、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3 cm处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客观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腹腔镜髂耻韧带悬吊术可缩短POP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增加阴道长度,改善性生活质量、盆底功能及解剖学参数,复发风险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周元元  赵卫东  王慧妍 《安徽医学》2016,37(12):1525-1527
目的 评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腹腔镜下完全切除与未完全切除DIE病灶对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DIE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纳入A组(26例),未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纳入B组(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79±0.9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为(9.82±1.59)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E患者经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对比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应用Uncut Roux-en-Y吻合与π形吻合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所有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Uncut RY组(39例,52%)和π形吻合组(36例,48%)。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无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Uncut RY组与π形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5.10±35.71)min和(191.58±36.43)min,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3(2,4)d和4(3,6)d,上述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ncut RY组和π形吻合组Roux滞留综合征分别发生2例和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漏、肺炎或胸腔积液、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吻合口溃疡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应用π形吻合手术时间更短,应用Uncut Roux-en-Y吻合进食更早,Roux滞留综合征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行急诊手术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6例,其中经腹腔镜手术治疗42例(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44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创伤,缩短住院时间,且住院费用并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