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通络活血止痛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通过自拟通络活血止痛汤联合西医治疗,具有解毒消痛、活血通络的效果,有效缓解足部溃疡,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通络活血止痛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通过自拟通络活血止痛汤联合西医治疗,具有解毒消痛、活血通络的效果,有效缓解足部溃疡,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网膜血流动力、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阻力指数(RI)、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速度(CR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促血管因子生成素-2(Ang-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视网膜血流动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
  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实验研究中,建立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创面溃疡的愈合情况,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临床应用研究中,对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创面溃疡的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实验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溃疡的愈合快于常规治疗,但是与正常足溃疡愈合相比仍较慢,且移植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升高,但是低于正常足溃疡对照的水平。临床应用研究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创面溃疡基本均可完全愈合,且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伤以及出凝血时间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在临床多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少见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基础研究.目的:观察局部移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全身及局部表达情况.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足部溃疡)、干细胞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干细胞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建立2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造模后分别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培养基DMEM.造模后第1,4,8天观察各组大鼠溃疡面积、细胞核染色示踪及病理学检查,ELISA法测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Western-blotting法测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结论: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干细胞治疗组溃疡愈合速度迅速,但仍较对照组愈合缓慢,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高,也未达到正常水平.异体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期(1~4 d)能明显提高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但在后期(8 d)局部浓度提高不足.干细胞治疗组愈合缓慢,表皮覆盖不完全,但较糖尿病对照组愈合明显提前,表皮覆盖较明显;细胞核染色示移植后干细胞均聚集于溃疡区周围.提示异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其促进愈合的可能机制为其上调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全身尤其局部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黄冰湿敷治疗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控制感染、足部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三黄冰湿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7d、14d,观察组换药时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VEGF表达水平情况较对照组有所提升(P0.05)。结论采用三黄冰湿敷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很大程度上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朱钰  朱银  张敏 《大医生》2023,(6):120-123
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VSD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经皮氧分压、创面血流灌注量、细菌定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伤口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经皮氧分压、创面血流灌注量、VEGF水平均升高,细菌定量、IL-6、IL-1β、CRP均降低,且观察组经皮氧分压、创面血流灌注量、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细菌定量、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肢溃疡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VSD治疗,有助于提升创面康复效果,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加速创口愈合速度,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效果,以及对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个月,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在足部造矩形切口建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选择正常大鼠10只为对照组,糖尿病足模型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2、4、8 g/kg当归补血汤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持续1周。观察5组足部创面愈合情况,比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同时比较新生肉芽组织TNF-α、IL-6、IL-1β和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创面面积大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创面面积均小于模型组,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血清VEGF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并具有剂量效应(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能降低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分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模式(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足部变化情况(溃疡创面愈合面积、伤口疼痛下降程度),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足部功能(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自护行为(采用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评估量表)及生存质量[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面积、伤口疼痛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足部功能、自护行为、DSQ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加快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病情和足部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自护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病机制和溃疡修复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和炎症反应延迟有关,而炎症和淋巴管形成关系密切。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非缺血性溃疡淋巴管内皮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于2007-06/2008-05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完成。材料:标本来自2007-05/2008-03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急诊科、创骨科患者自愿捐献皮肤组织。分为正常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1.2±4.1)岁;非糖尿病足溃疡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5.2±4.7)岁,溃疡出现时间为(67.3±10.1)d;糖尿病足溃疡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2.3±4.7)岁,溃疡出现时间为(64.0±10.4)d。方法: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3组皮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以上3组皮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②免疫组织化学各组阳性细胞定位,表皮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真皮组织中积分吸光度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糖尿病足溃疡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mRNA表达增加(P<0.001),糖尿病足溃疡组表达减少(P<0.001)。正常组皮肤表皮层基底层细胞中可见明显的阳性细胞,非糖尿病足溃疡组和糖尿病足溃疡组表皮层基底层细胞阳性信号消失。正常对照组、非糖尿病足溃疡组和糖尿病足溃疡组真皮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积分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82.800±1.643,179.400±2.608,71.800±3.347,P<0.01)。结论:糖尿病足非缺血性溃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减少,提示淋巴管形成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常规局部治疗基础上采用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125例Wagner分级为2~3级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2例)局部清创+创面外喷生理盐水;B组(40例)在A组基础上+高压氧治疗;C组(43例)在B组基础上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外喷创面。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疗程均4周。【结果】A组、B组及C组局部溃疡感染治愈率分别为69.05%、77.50%、93.62%.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足部溃疡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优于A组、B组(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组织再生与修复,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足行膝下微球囊扩张术且中医辨证均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60例患者;术后给予补阳还五汤设为处理组;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再狭窄率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其受体Flt-1变化.结果:患者随访时间6 ~ 11个月,平均(9.07 ± 1.82)个月.处理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处理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处理组术后血清VEGF、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处理组手术后血清VEGF、Flt-1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而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清VEGF、Flt-1水平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糖尿病足患者膝下微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表达,降低再狭窄率,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溃疡长径和短径水平、创面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长径和短径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淋巴细胞瘤基因-2水平较对照组高,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足部病变程度,调节创面凋亡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涤痰汤联合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范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涤痰汤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较对照组(70.59%)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O、BDNF、NGF水平及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对照组高,ET-1、TXB2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相当(P>0.05)。结论:自拟涤痰汤联合氯吡格雷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因末稍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表现。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利用患者经动员后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在缺血的下肢组织内分化成内皮细胞,促进局部血管新生。另外,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可从先前存在的血管发芽生成新的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NSTE-ACS患者作为研究目标,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增加自拟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1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95.23%(60/6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3%(52/63)(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6/63)与对照组6.34%(4/6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更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能力,预防血栓形成,清除氧自由基;同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低血脂水平,加速体内胆固醇排泻等,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血小板活化,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保肾汤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iaketic nephropathy, DN)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DN 12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在对症基础治疗上给予解毒通络保肾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在对症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HOMA-IR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肾功能指标、HOMA-IR、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及血清血管新生指标、炎性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浆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HOMA-IR、血浆FGF-21及血清血管新生指标、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毒通络保肾汤联合治疗DN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浆FGF-21水平,并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背皮肤瘙痒等症状,经处理后,均自行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愈障生血汤辅助环孢素软胶囊、十一酸睾酮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依赖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十一酸睾酮+环孢素软胶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愈障生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障生血汤辅助环孢素软胶囊、十一酸睾酮、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依赖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增强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调节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