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优选蜜糠炙黄芪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炼蜜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蜜糠炙黄芪炮制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利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炮制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蜜糠炙黄芪最佳炮制工艺为黄芪样品40 g加炼蜜9.6 g,炒制时间4 min,炒制温度210℃。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质量分数及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为0.058%,0.035%,3.28%,48.2%,OD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1.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蜜糠炙黄芪炮制工艺简便可行、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炙黄芪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来优选黄芪、炙黄芪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 黄芪的最佳炮制条件为:浸泡0 h,润软4 h,干燥温度80℃;炙黄芪最佳炮制条件为:加蜜量30%,炒制温度300℃,炒制时间2 min.结论 优选出的炮制方法 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黄芪切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切片多生用或蜜炙后应用,目前开展的研究中,对蜜炙工艺研究报道较多,而对黄芪切制工艺则缺少相关的研究报道,黄芪切制目前多凭药工经验操作,没有具体的切制工艺参数,很容易出现有效成分流失、发生霉变等多种问题,导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黄芪饮片质量良莠不齐,饮片和制剂的质量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针对上述问题,该实验以优选黄芪的最佳切制工艺为研究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含量和外观性状为考察指标,选择软化润制时间、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3个因素对黄芪切制工艺进行优选,得到了实验室最佳切制工艺参数:润制时间3 h,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4 h。验证试验表明,确定的黄芪切制工艺稳定可行,对于规范黄芪切制工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盐菟丝子炮制工艺。方法 测定盐菟丝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山柰酚、总黄酮、水/醇溶性浸出物、脂肪油的含量对其赋以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响应面法考察盐水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盐菟丝子质量的影响,优选菟丝子最佳盐炙工艺。结果 优化盐炙工艺为每100 g菟丝子加盐水40 mL闷润,在120~130℃炒制温度下炒制5 min,且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相近。结论 优选的菟丝子盐炙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盐菟丝子规范化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炮制方法对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优化蜜炙黄芪微波炮制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ELSD法检测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并按L9(3^4)正交实验对蜜炙黄芪的微波火力、加热时间、含蜜量3个因素进行微波炮制蜜炙黄芪的工艺考察。结果可用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最佳工艺为微波火力100%,加热时间4min,含蜜量25%,即A3B2C1。结论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高于炒法蜜炙黄芪,正交实验中的微波火力和加热时间对蜜炙黄芪的效果具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蜜量对蜜炙黄芪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金樱子蜜炙工艺,建立蜜炙金樱子乙酸乙酯部位的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的炮制工艺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糖、总黄酮和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U7(76)均匀设计考察加蜜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稀释用水量对金樱子蜜炙工艺的影响。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B版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0 min,5%~9%A;20~30 min,9%~15%A;30~35 min,15%~17%A;35~60 min,17%~27%A;60~75 min,27%~30%A;75~90 min,30%~40%A),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最佳蜜炙工艺为加药材量20%炼蜜,用水稀释炼蜜使稀释用水/炼蜜量0.4,炒制温度180℃,炒制时间6 min。10批次蜜炙金樱子乙酸乙酯部位指纹图谱共标定出7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80。结论: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的金樱子蜜炙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蜜炙金樱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蜜党参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党参炔苷含量、多糖含量及饮片性状为评价指标;以炼蜜用量、稀释炼蜜水量、闷润时间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出蜜党参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党参最佳蜜炙工艺为:每100g党参用炼蜜25g;炼蜜加水量为1∶1;闷润时间为8 h;将闷润好的党参置锅内,用文火炒制10 min出锅。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所生产蜜党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鹿茸(酥油炙)炮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炒制时间,炒制温度以及翻炒频率为考察因素,《中国药典》鹿茸项下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为综合评分指标,优化出最佳的鹿茸(酥油炙)炮制工艺。结果 响应面法优化后鹿茸酥油炙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145℃,炒制时间14 min,翻炒频率50次/min,综合评分预测值为95.41。结论 优化的炮制工艺科学简便,为鹿茸(酥油炙)的炮制工艺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酒炙仙茅的炮制工艺。方法以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黄酒比例、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酒炙仙茅的炮制工艺。结果酒炙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kg仙茅加10kg黄酒,于100~110℃炒制10min。结论优化的酒炙仙茅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以外观性状、标准汤剂出膏率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比较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计算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姜汁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姜厚朴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厚朴姜炙的最佳工艺参数,再以水代替姜汁,比较分析厚朴、姜厚朴、水厚朴三者差异,初步探讨厚朴姜炙的炮制机制。结果显示采用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确定外观性状、标准汤剂出膏率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34、0.287、0.579。厚朴姜炙的最佳工艺为姜汁用量8%、闷润时间120 min、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7 min。厚朴经姜炙后紫丁香酚苷和木兰花碱含量均降低,厚朴、姜厚朴及水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姜厚朴>厚朴>水厚朴,推测厚朴姜炙后临床疗效发生变化与内在成分变化相关。优化所得的厚朴姜炙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其现代化生产加工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柚寄生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初步评价总黄酮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3B的作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柚寄生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柚寄生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采用MTT法测定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3B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60%乙醇于80℃提取2次,每次2 h;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质量浓度500 mg·L-1时对人肝癌细胞Hep3B的生长抑制率51.40%。结论:优选出的柚寄生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柚寄生总黄酮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3B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喜马拉雅紫茉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喜马拉雅紫茉莉总皂苷的含量,以总皂苷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喜马拉雅紫茉莉总皂苷收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总皂苷收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60%乙醇于70℃提取2次,每次2h,总皂苷收率0.704%.结论:采用回流法提取喜马拉雅紫茉莉总皂苷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优化板蓝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超声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蒙古黄芪提取物中总皂苷的精制工艺。方法:以蒙古黄芪总皂苷为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单因素试验考察吸附容量、洗脱溶剂及其用量;选取上样量、吸附时间和洗脱流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其洗脱条件。结果:优选的精制工艺为上柱溶液5 mL加10 mL水混匀,上柱,吸附时间1.0 h,加10倍量水洗脱,5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流速2 mL.min-1。洗脱液减压回收至干,于105℃干燥后总固体物中总皂苷纯度达到87.63%。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可行,能较好地纯化蒙古黄芪总皂苷。  相似文献   

15.
闪式与回流提取美洲大蠊总氨基酸的工艺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闪式与回流提取美洲大蠊总氨基酸的工艺。方法:以总氨基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考察闪式与回流提取对美洲大蠊总氨基酸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采用闪式提取总氨基酸的含量与回流提取基本一致。结论:美洲大蠊总氨基酸采用闪式提取效率高、省时、节能,可推广用于动物类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复方黑骨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得率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复方黑骨藤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复方黑骨藤新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东风桔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东风桔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东风桔总生物碱含量,选择Buxifoliadine-B为指标成分,检测波长410 nm。以总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Buxifoliadine-B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0.034~0.34 g·L-1,加样回收率(99.16±1.81)%。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总生物碱提取量4.88 mg·g-1结论:建立的东风桔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积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缬草三酯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利用三维曲面图直观分析总缬草三酯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10:1,浸泡时间3h,室温超声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精度更高、重复性好、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9.
苦参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苦参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苦参总生物碱和干膏率为考察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媒、溶媒pH;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苦参总碱总量和固含物总量的总权重为考察指标,优选苦参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0.2%盐酸溶液提取3次,每次加6倍量溶媒,每次提取2 h。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苦参的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山茱萸的提取工艺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莫诺苷含量为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选取上样量、洗脱速度、洗脱剂浓度及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结果:山茱萸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3 h。纯化工艺为3 BV 30%乙醇以1.5 BV·h-1洗脱,洗脱率达94.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可较好地纯化山茱萸总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