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特点及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就儿童自闭症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在中国儿童中的疗效进行综述。结果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发病率较高,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患儿语言、社交、感知觉和行为方面都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中国自闭症儿童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特点,为诊断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分别对75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及77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的评估并进行比较;并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组按月龄分为0-36月组和37-72月组;对75例孤独症谱系障碍进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评定并与GDDS中的适应性得分进行比较。结果:①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GDDS中的得分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儿语言均中度落后,其他条目均轻度落后;②在CARS的得分中孤独症谱系障碍组明显高于精神发育迟滞组;③孤独症谱系障碍0-36月组在视觉反应得分中高于37-72月组;而37-72月组在语言沟通、智力反应水平及一致性中得分高于0-36月组;④通过秩和检验,S-M量表得分与GDDS中适应性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其中语言落后明显;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言语沟通、社会互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异常;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智力反应水平及一致性方面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精神迟滞患儿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精神迟滞患儿纳入观察组,对其采用行为干预,另选取100例同期来医院检查的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感觉统合量表、适应行为能力以及韦氏智力测评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智力水平、感觉统合能力、适应行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智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119,P0.05);观察组的感觉统合能力、适应行为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026,17.9991;P0.05)。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精神迟滞儿童的感觉综合能力、适应行为技能同时可促进其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三亚市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现状及探讨体育游戏在其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的9763名儿童及其中采用体育游戏康复的自闭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三亚市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约1.95‰(19/9763)。②在19例自闭症患儿中,男女患病比例约5.3:1(16:3);2~3岁患儿居多,约占63.16%(12/19)。另外,合并精神发育迟滞儿16例(84.21%),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行为刻板重复等。③经体育游戏康复干预的患儿在人际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行为刻板重复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并较康复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体育游戏康复干预在2~3岁患儿组中的效果均优于小于2岁组或大于3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三亚市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较高,男患儿明显偏多,而精神发育迟滞是其最常见并发症。②体育游戏康复干预自闭症患儿的临床效果较肯定,且2~3岁者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大脑发育障碍的复杂疾病。其特征是在不同程度上的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重复的动作。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DSM-5诊断手册中,所有的自闭症障碍合并为一个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此之前,它们被认为是不同的亚型,包括自闭症、儿童期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雷特氏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的一些表现似乎呈现在非常早期的大脑发育时。然而,自闭症的最明显标志和自闭症的症状往往出现在2~3岁。近年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研究成为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热点。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心理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采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7例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2 w后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并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or Children,WeeFIM)评价患儿的独立性,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儿大脑中动脉(Arteriae cerebri media,MAC)大脑前动脉(Arteriae cerebri anterior,AC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WeeFIM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疗法有利于脑瘫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发育,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在孤独症的治疗干预中,行为干预、语言训练、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及药物治疗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地位。在我国,教育干预、行为训练等已经成为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主流。本文通过参与某特殊学校的教学,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并针对儿童个体情况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特殊教育.治疗前后分别对患儿进行感觉统合量表、社会适应能力及智能测评.结果接受训练的16例儿童治疗前后感觉统合能力、社会适应和智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智力迟缓儿童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训练孤独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由家长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和79例与家长训练组相匹配的由教师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同时应用DTT法训练3个月后,采用Portage行为核查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患儿在经DTT训练3个月后,社会行为、生活自理、语言、认知、动作发育水平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如社会行为,教师训练组:0.6±0.2/0.5±0. 2,P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与运动协调能力的相关性,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方法应用儿童感觉统合检核表对符合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30名患儿进行测试,并检测儿童注意力。结果患儿的注意力异常与感觉统合失调为负相关,积分相关系数(r-0.66),有很强的共患关系。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除用药物、行为干预等治疗外,应配合感觉统合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生命早期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1名高危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儿童采用自行编制的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并评定训练对心理行为发育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儿童智能发育和行为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童生命早期(3个月~2岁)对高危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能促进儿童智能发育,对不良行为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的反刍思维、领悟社会支持和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64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探讨反刍思维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机制,并检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有全职工作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在反刍思维和焦虑(F=4.98,7.27;P0.01)显著低于离职的家长,在领悟社会支持(F=4.78,P0.01)方面相反;反刍思维与焦虑显著正相关(r=0.74,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反刍思维、焦虑负相关显著(r=-0.41,-0.48;P0.05);领悟社会支持在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反刍思维与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反刍思维直接影响焦虑水平,反刍思维还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都进行运动疗法、智力训练、针灸、理疗、静滴护脑药物,每日一次;治疗组加感觉统合训练1次/天,20分/次,3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月,疗效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项发育商。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组大运动DQ分别由60.1±17.7分、59.0±15.0分提高到69.4±18.4分、77.8±17.3分,2组治疗前后大运动DQ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运动DQ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运动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感觉统合疗法在学习障碍儿童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感觉统合疗法可提高和促进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各种适应行为及其视觉、听觉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改善儿童的学习成绩、运动协调和语言功能[1]。本实验对符合感觉统合失调评定标准[2]的30例学习障碍儿童(男22例,女8例,年龄7-12岁),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4例2.5~6.0岁的ASD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分为听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听统组应用AIT加综合干预方法,对照组仅用综合干预方法。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a Psycho Educational Profile,C-PEP)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的ABC量表和CARS量表得分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听统组的ABC量表总得分显著下降(t=-2.044,P0.05),尤其是感觉因子和生活自理能力因子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2.075,P0.05);听统组的CARS量表总得分也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5)。研究结束时,AIT组的C-PEP测评升高,月当量较对照组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5)。结论:AIT对ASD患儿治疗有效,可以改善患儿的感觉异常,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AIT是一项干预ASD患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结构化教学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干预并观察其疗效,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及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干预提供有效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将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于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300人进行分组,接受结构化教学法干预150人作为干预组,未接受及不系统干预15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训练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指定盖泽尔发展诊断量表进行智能评估。结果 干预组儿童在五大能区:大运动、语言、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转归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较明显。结论 结构化教学法运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可有效促进其个体化发育,明显改善其核心症状及智能发育水平,如尽早发现、精确诊断、及时干预可达到理想康复疗效,也为他们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绪行为管理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40名孤独症儿童父母被分配到情绪行为管理训练组(n=21)与控制组(n=19)。干预组被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还接受了以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为指导情绪行为管理训练,为期半个月(共2节);控制组被试仅接受一般干预。两组被试在训练前(T1)后(T2)均采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Scale,PMEPS)进行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前测、后测)×2(干预组、等待组)]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组别情绪摒除(F=4.913,P0.05,η■=0.114)和情绪不干涉(F=9.826,P0.01,η■=0.205)交互作用显著。即干预组被试的情绪摒除和情绪不干涉交互作用显著,且均比控制组有显著的改善。此外父母性别和组别对情绪不干涉变化的交互作用显著(F=4.683,P=0.037,η■=0.115),其中干预组母亲情绪不干涉上升程度显著高于父亲,而控制组中父母性别无显著影响。结论:情绪行为管理训练能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父母元情绪理念,且对母亲的干预效果强于父亲。  相似文献   

18.
舌系带过短矫治术后的语音康复训练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舌系带过短对儿童发音的影响及舌系带矫正术后语言训练的重要性.方法 43例患儿均行舌系带矫正术,术后随机分成2组,语音治疗组和非语音治疗组(对照组)对比,语音治疗组采用术后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一般家庭训练.结果 舌系带过短可使儿童发音障碍,治疗组患儿语言改善良好,对照组疗效较治疗组差.结论 舌系带过短导致舌前部运动障碍,影响儿童的语音发育.舌系带矫正术有利于语音清晰度的改善,再予配合专业、系统的语言训练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石霞 《校园心理》2011,9(6):418-419
<正>在孤独症的治疗干预中,行为干预、语言训练、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及药物治疗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地位[1]。在我国,教育干预、行为训练等已经成为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主流[2]。本文通过参与某特殊学校的教学,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详细记录了该校治疗某孤独症儿童所使用的治疗方法、训练内容及该儿童的表现,并对训练的总体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性治疗提供一些启发,增加社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近年来国内外自闭症患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儿童的占比也逐年递增,临床和应用研究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并不断进行改进。为了向专业干预人员和患儿照料者提供系统的指导和帮助,本文梳理了目前应用最广且干预效果得到实证支持的七种行为干预方法,系统总结了每种方法的干预原理、主要特点、干预程序、干预效果与新的发展,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自闭症患儿行为干预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