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兰英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26-827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D)组、托烷司琼(T)组及生理盐水(S)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D、T组分别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S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和记录术后0~12 h,12~24 h,24~48 h内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数。结果:三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T组恶心伴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D组恶心伴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防治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托烷司琼。  相似文献   

2.
邱宇飞  王建刚  岳隆基  朱健 《安徽医药》2021,25(11):2277-2281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日间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日间手术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8 mg,手术结束20 min前给予托烷司琼2 mg,对照组病人在双侧合谷穴和内关穴处黏贴电极片,不予刺激.观察组病人在双侧合谷和内关穴处黏贴电极片,诱导前30 min进行电刺激直至手术结束.记录两组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率,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布鲁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舒适度评分,记录病人48 h内出院率和其他不良反应,测量术前及术后24 h外周静脉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术前及术后12 h血浆胃动素(MTL)的浓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5%比27.5%,P=0.019),观察组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69)分比(2.60±0.82)分,P<0.001],BCS评分高于对照组[(2.85±0.99)分比(2.10±1.07)分,P=0.002],观察组48 h内出院率高于对照组(95.0%比77.5%,P=0.023),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5-HT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23±72)ng/L比(311±76)ng/L,P<0.001],观察组术后12 h血浆MT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90.87±18.66)pg/mL比(350.47±19.78)pg/mL,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比12.5%,P=0.74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能显著降低日间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术后血清5-HT浓度,抑制MTL过多分泌,减缓病人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恩丹西酮分别复合地塞米松、氟哌利多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160例,随机均分为4组,于开始缝皮时,A组静注恩丹西酮4mg,B组静注恩丹西酮4mg+地塞米松5mg,C组静注恩丹西酮4mg+氟哌利多1.25mg,D组静注0.9%氯化钠溶液5ml。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A、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B、C组也明显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分别复合地塞米松或氟哌利多更能有效地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托烷司琼及复合地塞米松后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托烷司琼组、小剂量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小剂量托烷司琼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监测其围术期血压(BP)、心率(HR),记录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程度。结果小剂量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及托烷司琼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6h和24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托烷司琼组及小剂量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与小剂量托烷司琼组相比,PONV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而四组平均动脉压(MA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小剂量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NV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托烷司琼预防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勤  姚飞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16-117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tropisetron)用于预防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饱胃非禁食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20例,按照进食时间和用药情况随机分成4组,A组术前3~6h内进食32例,B组术前3h内进食28例,C组术前3~6h内进食31例,D组术前3h内进食29例,A、B组术前常规使用托烷司琼5mg静脉滴注,而C、D组术前未使用托烷司琼,分别观察并记录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25%;B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7%;C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8.7%,D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8.2%,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而A、C组间与B、D组间呈显著差异。结论托烷司琼用于预防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左明霞 《医药世界》2010,(7):626-626,639
目的比较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A组术毕静注托烷司琼5mg后连接镇痛泵;B组术毕静注托烷司琼2mg后镇痛泵内加入3mg;C组托烷司琼5mg加入镇痛泵内。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2、4和8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静脉注射2mg的基础上于镇痛泵内加入托烷司琼3mg,可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为最佳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双盲将16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分为4组:对照(C)组于手术切皮前(T1)和手术结束时(T2)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托烷司琼(T)组于T1、T2时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mL和托烷司琼4mg;地塞米松(D)组于T1、T2时点分别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生理盐水2mL;托烷司琼 地塞米松(T D)组于T1、T2时点分别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托烷司琼4mg。术毕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术后24h内患者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组间镇痛效果、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1.3%,明显高于D组(30.0%)和T组(27.5%)(P<0.05);T 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3.2%,与C组比较,P<0.01,与D组和T组比较,P<0.05;各处理组恶心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T D组呕吐程度低于C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单独应用均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后PCIA相关的恶心呕吐,减轻恶心程度;两药联用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呕吐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缚组30例.麻醉诱导前 10 min 静注托烷司琼4 mg(T组)、托烷司琼4 mg 加地塞米松5 mg(TD组)或生理盐水5 ml(C 组).观察术后6 h内、6 h~24 h PONV情况以及拔管时、拔管后1 h、4 h醒觉程度评分(OAAS).结果 与C组相比,T组及TD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T组相比,TD 组术后24 h内恶心程度下降,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科腹腔镜术患者可减少PONV的发生,比单独应用托烷司琼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多拉司琼与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发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产妇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足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2例(存在宫缩乏力的危险因素),随机分为多拉司琼组(D组)32例和托烷司琼组(T组)30例,ASA分级Ⅱ级,年龄25~35岁,体重65~75 kg,两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盘娩出后,在决定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时,D组静脉注射12.5mg多拉司琼,T组静脉注射5mg托烷司琼。记录用药前(T1)、用药后10min(T2)、用药后30min(T3)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用药后术中及术后48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产妇是否有头痛、头昏、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也进行记录。结果:两组产妇在三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内D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明显少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无头痛、头昏、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多拉司琼与托烷司琼均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的恶心呕吐,但对于预防术后48h内发生的恶心呕吐,多拉司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上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托烷司琼地塞米松(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所有的病例均选择连硬外阻滞麻醉。术毕自硬膜外注入镇痛负荷量2ml(含吗啡1mg),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接PCEA泵,泵内镇痛液配方0.125%罗哌卡因100ml,内含吗啡3—4mg,A组,B组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ONV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通过不同作用途径降低上腹部手术后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呕吐及预防用药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调查了我科过去6年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按照应用药物的与否分为两组:未用药组(n=3 332),托烷司琼组(n=3519)。分别统计入室后6、12、24 h的如下指标:(1)呕吐发生率,(2)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应用呕吐药物组相比,托烷司琼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后,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患者自控镇痛条件下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抗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ASA~级,年龄18~65岁。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给予托烷司琼5 mg;对照组B给予昂丹司琼4 mg;观察组C给予托烷司琼5 mg加地塞米松5 mg;观察组D给予昂丹司琼4 mg加地塞米松5 mg。观察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伤口愈合等级、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与D组恶心呕吐差异无显著性;C、D组较A、B组恶心呕吐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自控镇痛条件下地塞米松5 mg具有明显强化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抗恶心呕吐的作用,该剂量地塞米松对伤口愈合时间及等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甲氧氯普胺对剖宫产术中寒颤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拟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ASA1-2级,随机分为二组:曲马多组(T组),曲马多联合甲氧氯普胺组(MT组)。胎儿取出后T组给予曲马多1mg/kg静注,MT组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静注之后再给予曲马多1mg/kg静注。观察寒颤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及锥体外系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曲马多组寒颤缓解率为97%,治愈率为82%,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0%,曲马多联合甲氧氯普胺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86%。结论曲马多1mg/kg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的寒颤,甲氧氯普胺能有效减少曲马多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甲强龙和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M组:术毕静注甲强龙40 mg(2 mL);D组:术毕静注地塞米松8 mg(2 mL);N组:术毕静注生理盐水(2 mL)。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及救援止吐的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M组、D组、N组的PONV发生率分别为30.2%、34.9%、61.4%,M组、D组明显低于N组(P<0.05),但M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D组、N组术后救援止吐率分别为9.3%、11.6%、34.1%,M组、D组明显低于N组(P<0.05),但M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地塞米松单独使用均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救援止吐率。  相似文献   

15.
吴小龙  唐利庆 《海峡药学》2010,22(11):134-134
目的观察枢星与地塞米松合用对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选用静吸复合麻醉下腹腔镜胆囊手术150例,随机分3组即S组(枢星组)、F组(复合组)、D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S组枢星(格拉斯琼)3mg F组枢星3mg+地塞米松5mg D组生理盐水3mL。观察并记录病人苏醒后4h、12h、24h、48h的恶心呕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F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与D组相比,P〈0.01。结论 S组和F组均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F组在防止恶心呕吐和降低止吐药用量上要优于S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ASAⅠ-ASAⅡ成年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S组)100例,对照组(D组)100例,实验组于麻醉前约10~15 min给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和地塞米松10 mg,对照不给.术后于苏醒期在麻醉恢复室及回病房后6 h内对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恶心呕吐分级按照WHO规定标准,Ⅰ级:无恶心呕吐;Ⅱ级: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Ⅲ级:恶心呕吐感明显,但无内容物吐出;Ⅳ级:严重的呕吐,有胃液等内容物呕出且需要药物控制.结果 实验组(S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比对照组(D组)明显减少,程度也明显减轻(P<0.05).结论 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复合用于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帕洛诺司琼组,n=60)和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托烷司琼组,n=60)。对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麻醉初始、10 min,30 min,1 h,2 h的MAP、HR、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帕洛诺司琼组患者麻醉0~6 h,6~12 h,12~24 h,24~48 h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8.3%(5/60)(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较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好,前者更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会扰乱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加患者的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18.
姚刚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159-160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三组,于术毕静脉注入A组托烷司琼5mg、B组胃复安10mg、C组0.9%生理盐水2ml,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35%、55%,其中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B组较高,C组最高。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应用托烷司琼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50例ASAI-Ⅲ级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B组术毕镇痛泵加托烷司琼5mg。术后观察并记录0、8、16、24、48h视觉模拟评分WAs),恶心、呕吐发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达到满意效果,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防止老年患者术后PCEA导致的恶心、呕吐,麻醉前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搜索PubMed,CNKI等数据库,收集1990-2010年发表的关于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其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表明,诱导前静注托烷司琼较术毕静注托烷司琼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OR(95%CI)为0.34(0.13,0.89)],但都低于空白对照组PONV的发生率[OR(95%CI)分别为0.09(0.05,0.17),0.31(0.19,0.49)]。托烷司琼5 mg昂丹司琼4或8 mg预防PONV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OR(95%CI)分别为0.88(0.54,1.45)和0.47(0.20,1.06)]。结论:诱导前或术毕静注托烷司琼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诱导前静注效果更佳。而托烷司琼与同类药物昂丹司琼在降低PONV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