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74例患者中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组)33例,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LCBDE组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7.0%,EST组有2例患者插管失败,转LCBDE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未取净结石,结石残留率为6.1%;EST组中有10例患者术中未取净结石,结石残留率为24.4%,组间比较LCBDE组的结石残留率显著低于EST组(P<0.05)。LCBDE组术后2例患者于24 h内出现血淀粉酶轻度升高(>100 U/L,<500 U/L),48 h后恢复至正常;EST组中有15例患者于术后1~3 d内出现血淀粉酶升高,其中7例达胰腺炎诊断标准(>500 U/L),发生率为17.1%,组间比较EST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LCBDE组未见结石复发;EST组有8例(19.5%)结石复发,其中5例再次行十二指肠镜治疗,5例转行LCBDE治疗。组间比较LCBDE组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EST组(P<0.05)。结论与EST相比,LCBDE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上具有较低的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闽南地区泌尿系结石(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和不同性别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 983例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应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确定结石成分,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患者的结石分布特点。结果 2 983例结石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5∶1,其中混合型结石2 238例,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多见(40.0%),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21.4%)次之;单纯型结石745例,以一水草酸钙为主(71.3%),尿酸结石(16.6%)次之。混合型结石中,男、女性患者结石成分前三位均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女性患者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和感染性结石多于男性患者(P<0.05)。单纯型结石中,男性患者以草酸钙(70.6%)、尿酸结石(19.2%)和感染性结石(3.2%)为主,女性患者主要为草酸钙(72.9%)、尿酸结石(无水尿酸和尿酸铵,12.5%)和感染性结石(碳酸磷灰石和六水磷酸镁铵,8.6%),男性患者的尿酸类结石占比高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感染性结石占比高于男性患者,差别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百分比及性别、年龄与地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结石治疗的住院患者结石标本557例,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7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1;40~6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占58.7%;398例混合型结石(71.45%)高于159例单一成分结石(28.55%);单一成分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最多,占61.94%,草酸钙结石第二,占19.21%,无水尿酸结石占12.2%,碳酸磷灰石占1.97%,仅发现2例胱氨酸结石。含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泌尿结石患者组年龄[(41.0±9.3)岁]与草酸钙组[(51.0±12.3)岁]、无水尿酸组[(57.9±9.8)岁]、草酸钙和尿酸混合结石组[(54.3±11.0)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结石组[(49.1±11.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发病以混合型为主,胱氨酸结石较为少见;含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成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而无水尿酸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URL治疗42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行FURL 42例,其中直径≤2 cm结石患者27例,手术时间(73.9±21.2)min,一期结石清除率100.0%;直径>2 cm~3 cm结石患者11例,手术时间(94.5±29.1)min,一期结石清除率81.8%;直径>3 cm结石患者4例,手术时间(120±36.7)min,一期结石清除率25.0%。比较结石直径≤2 cm组和>2 cm~3 cm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均高于直径>3 cm组(P<0.01和P<0.05)。尿白细胞阳性组患者出现发热者高于尿白细胞阴性组(P<0.05)。术后有8例出现发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FURL治疗≤3 cm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被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161例,通过跟踪随访对比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组(71例)及未治疗组(90例)并发泌尿系结石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尿酸患者未治疗组并发泌尿系结石10例,结石发生率为11.11%,其中肾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1例;治疗组并发泌尿系结石2例,均为肾结石,结石发生率为2.82%。两组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有关,高尿酸血症患者较血尿酸正常者易罹患泌尿系结石。  相似文献   

6.
昌亮亮  王杰  胡代星  蒋立  唐伟  罗生军 《重庆医学》2023,(19):2977-2982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伴或不伴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99例PHPT患者,比较62例结石患者与37例非结石患者,以及结石患者中11例结石复发患者与36例结石未复发患者的病理结果、年龄、BMI、术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24 h尿钙等指标,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复查血清PTH及血清钙。结果 PHPT结石组患者血清钙、PTH、24 h尿钙水平及高尿钙构成比明显高于PHPT无结石组(P<0.05),而血清磷水平明显低于PHPT无结石组(P<0.05)。两组病理类型、性别组成、年龄、BMI、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磷、术后血清PTH、术后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血清PTH与血清钙水平均恢复正常。PHPT结石组患者随访时间(58.8±29.9)个月,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仍有23.4%(11/47)的患者有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结石未复发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 100例实施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取石的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性结石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异常尿常规患者例数、阳性中段尿患者例数、阳性消毒棉拭子患者例数和尿路感染患者例数,并对两组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发现感染性结石36例(36.0%),感染细菌的分布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9例(39.0%),表皮葡萄球菌27例(27.0%),奇异变形杆菌12例(12.0%)。感染性结石组患者的异常尿常规患者例数、阳性中段尿患者例数、阳性消毒棉拭子患者例数和尿路感染患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结石组的结石成分主要为六水磷酸镁铵,占61.1%;对照组的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结石(48.4%)和尿酸结石(35.9%)。经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结石成分均差异存在,感染性结石组的六水磷酸镁铵、羟基磷灰石与碳酸磷灰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的出现率感染性结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能够导致尿路结石;而尿路结石又可以促进尿路感染,六水磷酸镁铵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结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方法收集本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2例,均实行腹部超声诊断。观察诊断结果 ,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52例患者中,出现41例(78.85%)轻度肾积水,6例(11.54%)中度肾积水,2例(3.85%)重度肾积水,3例(5.77%)未出现肾积水;经超声检查,上段结石28例(53.85%),中段结石11例(21.15%),下段结石12例(23.08%);51例患者确诊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8.08%。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较高,能够快捷、方便、可靠地诊断结石情况。  相似文献   

9.
邓逢见 《吉林医学》2011,32(15):2974-2974
目的:探讨草酸钙结石与尿液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40例确诊为草尿酸结石患者,其中有一水草酸钙(COM)与二水草酸钙(COD)尿结石的患者各20例进行24 h尿液生化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4 h尿量减少的COM结石患者占85.0%,24 h尿量减少的COD结石患者占90.0%;COM结石患者与COD结石患者24 h尿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M结石患者与COD结石患者24 h尿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M结石患者尿枸橼酸低于正常水平的占87.5%。结论:COD结石的形成与高钙尿和高磷尿有关;COM结石的形成可能与低尿枸橼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临床治疗特点和结石复发情况,评价2种术式的优势与不足。 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4例临床资料完整,按术式分为2组:A组为ERCP组,94例;B组为LCBDE组,90例,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胆总管最大直径、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结石复发(研究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复发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结石最大直径、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胆总管最大直径、结石数目、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复发人数为9例,复发率为9.57%,B组患者首次复发人数为10例,复发率为11.11%,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种术式均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高龄患者(>75岁)倾向于选择ERCP,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1.5 cm)倾向于选择行LCBDE;ERCP组住院时间更短,结石复发率低于LCBD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术式结石复发率高峰期集中在术后1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精准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精准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管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行病变相应的肝叶(段)切除联和术中胆道镜检取石;16例(29.6%)术后结石残留。结石残留的16例患者均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其中14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为87.5%。54例患者总治愈率为96.3%(52/54),总残余结石率为3.7%(2/54)。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中联合纤维胆道镜有助于术者选择正确的肝切除范围;同时胆道镜术后取石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能明显减少结石的残留率;从而有助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妮  张健康 《广西医学》2020,(19):2530-2532+2538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术后患者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ERCP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UDCA服用情况,将140例患者分为未服用组23例,短期服用组(<1个月)75例和长期服用组(>9个月)42例。术后随访2年,比较3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并观察服用UDCA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未服用组、短期服用组、长期服用组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1.74%(5/23)、18.67%(14/75)、2.38%(1/42),其中长期服用组结石复发率均低于未服用组及短期服用组(均P<0.05),而未服用组及短期服用组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UDCA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术后长期服用UDCA可降低结石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93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7例,男57例,女30例;年龄22~65岁,平均(43.07±8.26)岁;输尿管结石18例,肾结石38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31例;其中复杂性肾结石20例,鹿角状结石7例;结石直径(1.29±0.20)cm.观察组93例,男61例,女32例;年龄22~64岁,平均(43.17±8.32)岁;输尿管结石19例,肾结石41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33例;其中复杂性肾结石21例,鹿角状结石8例;结石直径(1.32±0.24)cm.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治疗,且排除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结石直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泌尿系结石防治策略。方法:收集中南 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849例来自湖南省14个州市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 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结石种类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结石分为6类,男性中草酸钙结石和 尿酸结石分别占84.1%和7.7%;女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78.4%和4.2%,男性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所占比 例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尿酸结石所占比例越高(<18岁为0.0%;18~<41岁为1.6%;41~<66岁为6.6%;≥66岁为 12.4%)。不同BMI结石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有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石种类构 成无明显影响(P>0.05)。尿液pH值呈正常、酸性、碱性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分别为 0.3%,13.8%和10.3%,尿液呈酸性 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肌酐升高患者中含尿酸结石的比例高于肌酐正常患者(12.1% vs 4.5%,P<0.05)。结论:老 年患者、尿液呈酸性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尿酸结石,而改变尿液pH可能是防治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5例肾结石患者分别行MPCNL(69例)和标准通道PCNL(56例)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16F和22F经皮肾通道并一期行碎石术。MPCNL组手术时间长于标准通道PCNL组;单纯肾盂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标准通道PCNL组,而肾盏多发性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则高于标准通道PCNL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鹿角型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或术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治疗者分别为1例和3例,术后发热分别为10例和5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术后肾功能改善、稳定和恶化人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标准通道PCNL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结石患者术后近期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点,标准通道PCNL联合应用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效率高,适合处理较大的肾盂结石;MPCNL碎石效率较低,但治疗肾盏多发性结石较标准通道PCNL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15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患者与同期122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残余结石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腹腔镜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分钟)、术中失血量(毫升)、肛门排气时间(小时)、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天)少于或者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一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恢复快及结石复发少等特点,值得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管塑料支架结合鼻胆管引流对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ERCP治疗的113例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7例)仅在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支架组(56例)行胰管插管留置导丝后常规胆管插管、胆管取石术后置入胰管支架、鼻胆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在ERCP术后结石清除率、胰腺炎及严重程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结果。 结果 对照组57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7例(82.46%),PEP 10例(17.54%),重症PEP2例(3.51%),高淀粉酶血症15例(26.32%),术后患者腹痛评分(4.33±1.09)分;支架组56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5例(80.36%),PEP 3例(5.36%),无重症PEP,高淀粉酶血症6例(10.71%),术后患者腹痛评分为(3.56±1.37)分。支架组ERCP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腹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术后可通过放置胰管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减少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腹痛程度,但对结石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多层CT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中平均结石密度(mean stone density,MSD)及皮肤结石距离(skin-to-stone distance,SSD)改变与肾输尿管结石体外超声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 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拟行ESWL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42例,结石长径 5~20 mm,所有患者均先行非增强MSCT检查,测量结石的MSD及SSD,并行碎石术;2周后影像复查,结石消失或者残留部分小结石且最大径<4 mm,判定ESWL有效?结果:66例肾输尿管结石行ESWL,有效成功率60.6%?碎石有效组与无效组的MSD分别为(599 ± 124)HU和(946 ± 25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碎石有效组与无效组的SSD分别为(95.6 ± 11.9) mm和(109.0 ± 15.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42例肾脏结石患者ESWL有效组和无效组的SSD分别为(91.9 ± 8.2)mm和(100.4 ± 13.4)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ESWL术前行MSCT检查测定结石的MSD?SSD可以显著提高ESWL的成功率?肾输尿管结石的MSD<550 HU,行ESWL成功率高;MSD>850 HU,行ESWL成功率低?肾结石患者SSD越小,碎石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引进彩超定位惠康(ESWL-190)型碎石机治疗的4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于临床诊断明确,药物治疗疼痛缓解或不能有效缓解的患者行ESWL。患者年龄为19~45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为1~7 d,结石大小为0.5~1.0 cm。彩超示输尿管上段结石240例,下段110例,其中末端结石107例。结果 450例患者中治疗后血尿380例;疼痛有效缓解47例,碎石后小结石排出320例,二次体外碎石40例;改行手术治疗65例。结论 ESWL治疗输尿管上及下段结石效果肯定,对于基层或条件受限医院仍将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晓莉 《吉林医学》2014,(12):2603-2603
目的:探讨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经B超诊断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B超诊断符合者132例(88%);输尿管结石部位:输尿管上段结石111例(74%);中段结石9例(6%);壁内段结石30例(20%);140例(93.33%)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结石大小(4 mm×3 mm)~(38 mm×10 mm);9例患者临床误诊,后经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结论:正确及熟练地掌握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