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C-反应蛋白水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在血清学水平上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系,评价CRP、MMP2水平作为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散射比浊法对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非冠心病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血清CRP、MMP2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CS组、SAP组血清CRP、MMP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血清CRP、MMP2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性检验血清CRP和MMP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CRP、MMP2水平可反映斑块稳定性,可作为检测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d,n=69)和他汀对照组(n=68);于发病12~48小时和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MP-9/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n=60)与之对照.结果: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他汀对照组的血清MMP-1、MMP-9、MMP-9/TIMP-1、TIMP-1、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0.001),与血脂水平不相关.②他汀治疗组经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MMP-1、MMP-9、MMP-9/TIMP-1、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他汀对照组除血清hs-CRP水平降低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变化.结论:早期应用他汀治疗,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类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类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分析MMp-9及CRP与ACS的关系.方法6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ACS二组,分别测定MMp-9及CRP的血清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ACS患者MMp-9及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增高,分别为(329.90±200.10)ng/L、(644.50±251.69)ng/L及(12.83±8.06)mg/L、(37.49±34.60)mg/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9及CRP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其中ACS患者(ACS组)58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7 例;另设对照组 24 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病例造影前及行PTCA者术后血清MMP 9浓度。结果:在造影前,ACS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清 MMP 9 浓度分别为(26.85±6.25)、(17.35±7.12)、(16.83±5.92)μg/L;此外,ACS组内 AMI和 UAP患者血清 MMP 9 浓度分别为(32.56±6.55)、(24.78±5.76)μg/L。AMI及UAP患者与SAP组之间MMP 9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内,AMI与UAP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 MMP 9 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WBC、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PLT间无明显相关性。PTCA术后 l d MMP 9 浓度均较术前要明显升高。结论:ACS患者血清MMP 9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对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来源.方法:用ELISA法测定75例ACS、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外周静脉、冠状动脉罪犯病变近远端血MMP-9水平,14例对照者(CG)则于外周静脉、主动脉根部和冠状静脉窦口采血.结果:①CG组和SAP组各部位血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CS组静脉、罪犯病变近端和罪犯病变远端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水平病变远端>罪犯病变近端>静脉;③静脉和罪犯病变近端MMP-9水平ACS组显著高于CG和SAP组,而CG与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罪犯病变远端MMP-9水平ACS组显著高于SAP组;⑤SAP和ACS组静脉MMP-9均与各自病变远端MMP-9水平正相关.结论:ACS患者MMP-9水平的升高主要来源于不稳定斑块的释放;静脉MMP-9可作为检测斑块不稳定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 MMP) -9水平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及其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组 3 4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 18例、急性心肌梗死 ( AMI) 16例。稳定型心绞痛 ( SAP)组 3 0例。正常对照组 3 0例。比较 3组之间血清 MMP-9水平的差异。结果 ACS组血清 MMP-9水平高于 SAP组及正常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SAP组血清 MMP-9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 MMP-9水平增高与粥样斑块破裂相关 ,可作为判断粥样斑块不稳定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测定,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白细胞内MMP-9含量对ACS斑块易损性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例为研究组(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SA组)、无冠心病的成年人2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抽取肘静脉血5ml,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内MMP-9含量及细胞阳性率,同时检测血清hs-CRP的浓度,比较各组患者的测量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CS组MMP-9的含量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125.71±49.92)μg/L比(51.60±18.99)μg/L、(11.26±13.00)μg/L,均P<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ACS组含MMP-9的细胞阳性率也明显增加.②ACS组血清hs-CRP浓度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2.90±1.98)mg/L比(4.33±1.98)mg/L、(3.73±1.68)mg/L,P均<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③ACS组hs-CRP浓度与白细胞内MMP-9含量呈正相关(r=0.51,P=0.02).结论 ①ACS患者白细胞内MMP-9含量明显升高,测量白细胞内MMP-9浓度可作为预测冠脉斑块易损性的有效方法.②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白细胞内MMP-9含量呈正相关,在炎症反应时两者的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长期强化降脂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的抗炎、稳定斑块作用.方法 选择2008-2010年住院治疗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辛伐他汀40 mg/d口服)和非强化降脂组(辛伐他汀20 mg/d口服).随访6个月后各筛选40例,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P-9、TGF-β1和hs-CRP含量.结果 6个月治疗后,两组血清LDL-C、MMP-9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2,P=0.045);强化降脂组血清LDL-C、MMP-9和hs-CRP水平分别下降40.0%、31.0%和51.5%,非强化降脂组分别下降22.30%、14.86%和39.70%;TGF-β1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结论 辛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也降低了血清不稳定炎性因子水平,间接反映了他汀类药物的稳定斑块作用,且强化降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hs-CRP和MMP-9的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S患者血浆hs-CRP和MMP-9的测定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s-CRP和MMP-9的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氟伐他汀通过抗炎等机制对防治ACS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25例ACS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n=63)非辛伐他汀治疗组(n=62),另选健康对照组(n=60),测定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ACS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增高,经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其血浆hs-CRP水平明显下降,非他汀治疗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他汀调脂可阻滞ACS患者冠脉病变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调脂作用与安全性。方法7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优化药物治疗,B组为优化药物治疗加辛伐他汀20mg/d,C组为优化药物治疗加辛伐他汀40mg/d,均治疗4周,健康对照组不予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查hs-CRP及血脂水平,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1)ACS患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辛伐他汀20mg与40mg治疗4周后,均能显著降低hs-CRP、TC、LDL-C及TG水平(P均<0.01),其中40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20mg剂量组。结论ACS患者hs-CRP显著升高,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早期大剂量辛伐他汀调脂干预,能安全更有效地抑制此类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翔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4):270-27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PCI)后患者调脂疗效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57例入选的ACS患者行PCI术后按辛伐他汀不同的剂量分为10mg(A组)、20mg(B组)、40mg(C组)3组,每组各19例。分别于服药后12、24周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同时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均按时随访。不良反应C组明显高于B组,A组无不良反应。血脂下降程度24周时A、B、C组分别为总胆固醇(TC)10.1%、16.8%、19.1%,A、B两组比较,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8.9%、19.4%、28.7%,各组比较,P<0.05;hs-CRP在服药后24周分别下降19.8%、38.4%、51.2%,三组比较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偏高,但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辛伐他汀减少ACS患者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但40mg/d与20mg/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收益与风险不成比例。②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可达到ACS患者PCI术后调脂目标。③调脂程度与hs-CRP下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a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tatin treats ACS is explored.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interleukin-6 (IL-6)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50 patients with ACS [including 30 cases with unstable angina (UA) and 2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34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SA), and 30 controls. Patients in the ACS group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simvastatin group (including a simvastatin AMI subgroup, n = 11 and a simvastatin UA subgroup, n = 14) and a routine group (including a routine AMI subgroup, n = 9 and a routine UA subgroup, n = 16). The simvastatin group was given simvastatin 20mg/day and the routine group a placebo. After a 3-week follow-up, serum hs-CRP, IL-6 levels, and serum lipid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gain. Both serum IL-6 and hs-CRP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CS group (including the UA and AMI subgroups) than in the SA and control groups (P < 0.001).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simvastatin, the serum IL-6, hs-CRP,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imvastatin group (P < 0.001), 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routine group. No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ate of decrease of serum IL-6 or hs-CRP and serum lipids levels. The hs-CRP level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IL-6 by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P < 0.01). Inflam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itiation of ACS. Simvastatin possesses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dependent of its lipid-lowering action, 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treatment of A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影响及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住院已行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97例,分为辛伐他汀40mg组、辛伐他汀20mg组和对照组,正常组为20名健康成人;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用药4周后,辛伐他汀40mg组及辛伐他汀20mg组的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1).而辛伐他汀40mg组较辛伐他汀20mg组更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高剂量辛伐他汀抗炎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①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ACS患者、20例OMI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hsCRP和cTnI含量.②以hsCRP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cTnI、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R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①ACS组的hsCRP、cTnI均高于OMI组和对照组(P<0.05);OMI组的hsCRP、cTn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hsCRP作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式为:hsCRP=-3.362 0.02446X7 1.097X9(X7为cTnI,X9为CHO,X7、X9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sCRP水平和cTnI、CHO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妊娠相关蛋白酶-A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中妊娠相关蛋白酶 - A(PAPP- A)和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的变化及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6 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其中 ACS4 3例 ,稳定型心绞痛(SAP) 2 5例 ,2 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其血浆中 PAPP- A,采用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 hs- CRP水平。结果 1ACS患者血浆中 PAPP- A和 hs- 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APP- A :(17.9± 8.7) m IU / L vs (7.1± 4 .2 ) m IU / L ,P<0 .0 1;hs- CRP:(4.31± 0 .38) mg/ L vs (2 .0 1± 0 .14 ) mg/ L ,P<0 .0 1]。 2 ACS患者血浆中 PAPP- A和 hs- CRP均较 SAP组显著增高 [PAPP- A:(17.9± 8.7) m IU / L vs (8.5±5 .6 ) m IU/ L,P<0 .0 1;hs- CRP:(4.31± 0 .38) m g/ L vs(2 .13± 0 .2 8) mg/ L,P<0 .0 5 ]。 3S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 PAPP- A与 hs- CRP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4直线相关分析发现 hs- CRP与 PAPP- A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r=0 .6 8,P<0 .0 1)。结论 PAPP- A与 hs- CRP在 ACS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增高 ,可作为 ACS患者的诊断敏感性指标之一 ,且 hs- CRP与 PAPP- 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ACS患者68例,另选32名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入选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EuSA)法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浆BNP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亚组中血浆BNP水平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亚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对照组(992pg/ml〉581pg/ml〉305pg/ml〉48pg/ml,P均〈0.05)。血浆CRP水平为STEMI亚组〉NSTEMI亚组〉UAP亚组〉对照组[(41.2+7.1)mg/L〉(29.1+5.0)rag/L〉(14.6+3.4)mg/L〉(5.5+2.1)mg/L,P均〈0.05]。血浆BNP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150例冠心病(CHD)患者为试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名.分别测定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清MMP-9、PAPP-A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在CHD组中的相互关系.结果 UAP组和AMI组的MMP-9、PAP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亦显著高于SAP组(P<0.05~<0.01).CHD组MMP-9与PAPP-A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MMP-9、PAPP-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密切相关,测定其水平有助于ACS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患者(n=54)的血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n=18)的hsCRP浓度相比较,分析二组间及ACS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hsCRP浓度在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分别为(1.474±1.063)mg/L,(5.753±4.168)mg/L,(12.140±6.679)mg/L。在ACS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其hsCRP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5.513±2.458)mg/L,(8.321±4.785)mg/L,(12.423±4.104)mg/L。结论hsCRP可作为ACS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早期强化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两组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近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15 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 3组。A组常规治疗 ;B组 :辛伐他汀 2 0mg/d ;C组 :辛伐他汀 4 0mg/d ,随访观察 3组患者首次入院后 1个月和 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死亡、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再入院率 )以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C组初始 1个月及 1年内的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 (均P <0 .0 5 )。B组 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 3.92 %、7.84 % ,C组 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 3.76 %、7.6 0 % ;C组与B组比较 ,初始 1个月内心绞痛、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但对 1年内病死率及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2、6、12个月血脂监测显示B组、C组均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B组 2例、C组 3例出现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B组 1例、C组 2例出现转氨酶增高 1~ 3倍。结论 :辛伐他汀 2 0、4 0mg用于ACS早期治疗均安全有效 ,均能有效降低近期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且提示疗效与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