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广州市东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东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对东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 2003年1月17日东山区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最后一例发病时间为4月30日。共发生病例122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6.56%。2月份为发病高峰,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51.64%,3、4月份发病人数逐步下降;21~30岁年龄组和31~40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分别占总数的25.41%和20.49%;医务人员发病在职业人群中发病最高,占总数的28.68%。结论 在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在东山区内已受到遏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佛山市SARS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各区报告的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佛山市共发现SAPS病例25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0.74/10万,病死率为4.0%;经回顾调查,在2002年11月16日发现首例SARS病例,此后陆续出现续发感染病例;发病高峰出现在2003年1月份;病例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56.0%;职业以医务人员为主,占24.0%,其次为食品从业人员,占20.0%。结论 佛山市SARS疫情表现为家庭聚集和医务人员聚集现象。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SAPS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及时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广州市白云区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白云区辖内医院收治的SARS病例的报告资料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03年5月20日,白云区共报告SARS病例138例,死亡2例。其中以医务人员(16例)和学生(17例)多见,占23.9l%。在16例医务人员中8例通过院内感染。发病高峰在2~3月,占发病总数的73.9l%;病例集中在21~40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53.62%。全区大部分病例为散发,出现3起共8例家庭聚集性病例。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出现以社区散发为主的SARS暴发流行,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3月 2 8日至 4月 5日 ,惠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惠阳一院”)先后收治了 7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 ,证实为一起以家庭聚集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SARS暴发流行。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对SARS疫情报告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包括患病日期、接触史、病例的聚集性、感染地点、社交活动、追查首发病例等。2 结果2 1 发病概况 2 0 0 3年 3月 2日 ,香港居民罗某A(84岁 )因右上腹不适、胸闷、气促在香港玛丽医院治疗 ,医院考虑“胸积水”给予… 相似文献
8.
9.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3年3月开始在北京市流行,大兴区4月19日开始有疑似病例报告至5月23日止共报告非典病例35例.为了解大兴区非典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区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防治SARS的措施中,流行病学调查(流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各地流调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流调中有关询问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 6月 2 4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取消对北京的旅行限制建议 ,并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地区名单中删除[1] ,标志着我国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的战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次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 ,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缺陷 ,也给健康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启示。“非典”是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 ,在流行初期 ,缺乏相应的诊断、治疗知识和方法 ,又由于近距离传染性极强 ,一度在群众中产生恐惧、紧张和焦虑。在“非典”流行高峰期 ,全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宣传有关预防“非典”的知识 ,帮助城乡居民掌握预防非典的知识 ,…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局部地区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SARS,临床确诊病例进行调查。分析SARS病例在广东省的流行过程、地区、时间、人群分布及聚集性等特征。结果 截止2003年6月6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有15个市报告SARS病例1511例,发病率为1.98/10万,病死率为3.77%。发病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到2月下旬(2月上旬达到高峰),占病例总数的54.00%,。首例发病时间为2002年11月16日,末例发病时间为2003年2003年5月9日。病例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江门、中山、佛山5个市,占96.03%,其中广州占86.04%。20~49岁发病占病例总数的65.45%;医务人员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22.90%;聚集性病例占31.97%(483/1511)。潜伏期1~12d,中位数4d。结论 广东省SARS疫情波及面广,发病相对集中,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传播途径主要为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3.
14.
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今春波及南通市。由于其以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加之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致使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难以奏效。在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本市及早制定了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主导措施的控制策略,并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 相似文献
16.
17.
18.
深圳市福田区自2003年1月15日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以来,至今共报告SARS病例22例,除1例为医院感染病例外,其余21例均为社区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33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省太原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太原市2003年3月23日到5月15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期间太原市常住人口中临床诊断病例336例,疑似病例484例.疑似病例中转为确诊病例253例,其余排除.临床诊断病例中18例死亡.SARS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9.55/10万、0.51/10万和5.34%.流行期间可划分为输入扩散期、上升期、高峰期、低谷期、下降期和终止期6个阶段.SARS病例的年龄构成男性以20~49岁为主,女性为20~59岁为主;各类职业中医务人员74(22.02%)、学生(13.9%)、干部职员(12.2%)、离退人员(10.42%)和工人(9.52%)占前5位;SARS病例以迎泽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离越远,疫情越轻.在SARS流行期间各阶段,新发病例有明确接触史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整个过程共有62.69%的病例无明确接触史.提示SARS病例有在潜伏期传染的可能,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太原市SARS病例的传播和流行符合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其病死率与全国其他流行区相似,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影响因素。方法 访谈了解医院收治患者、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等情况 ,现场调查病区环境和消毒情况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防护行为。结果 医院共收治 10 4例SARS患者 (其中 4 0例重症患者 ) ,2 5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 ,其中ICU罹患率最高 ,为 9 6 % (12 /12 5 )。感染发病和未感染发病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上 ,戴口罩、穿隔离衣、用鞋套、戴手套、消毒洗手和及时洗澡换衣等措施的采用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可能受病区环境 (条件 )、消毒措施、患者的传染性、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个人防护等多方面的影响 ;个人防护是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