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2~10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个月~10岁127例门诊静脉输液患儿进行观察,分析他们不同年龄的心理动态和家属的心理反应,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不良心理反应都有显著性改善,合作程度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认真分析患儿静脉输液前的心理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明显提高了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且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患儿对静脉穿刺表现出恐惧心理 ,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还可能给患儿带来心灵创伤、延迟正常生长发育等负面影响[1] 。因此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负性情绪 ,是值得探讨的护理内容。1 一般资料选择 2 0 0 2年 10~ 11月在门诊行四肢静脉穿刺的学龄前患儿 180例 ,男 94例 ,女 86例 ;年龄 3~ 7岁 ,平均 5 2岁。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静脉条件等均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 ,干预组结合多种心理干预行静脉穿刺。2 方 法2 1 评价指标  (1)自订负性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儿科静脉输液患儿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不同性格及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产生恐惧、紧张情绪的原因,探讨静脉输液患儿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样门诊静脉输液患儿1000例,通过心理特征分析,然后采用不同的教育诱导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结果。结果:3岁以下患儿的恐惧、紧张情绪明显高于3岁以上的患儿,经过教育诱导后患儿的恐惧、紧张情绪有显著性的改善。结论:心理干预对静脉输液患儿影响较大,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门诊患儿输液治疗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将862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干预组,在输液前针对性进行分散注意力、诱导、暗示、音乐、激励、沟通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B组为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输液配合情况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输液治疗,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14岁的牙病患儿198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三组,1~5岁组62例,6~11岁组80例,12~14岁组56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前后各组患儿的主动合作率.结果:心理护理前后,1~5岁组和6~11岁组患儿的主动合作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2~14岁组患儿的主动合作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疾病治疗时,对低龄儿童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主动合作率.  相似文献   

7.
陈中坚 《右江医学》2014,(3):395-396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已成为抽血室的护理目标。婴幼儿血管细小且深藏,肉眼不易看到,且患儿不配合,家属要求高,希望一针见血,不理解护士的工作,容易引发医患冲突。我科通过对4352例患儿的观察与总结,在抽血过程中运用一些语言沟通与操作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穿刺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家属满意度,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6月我院门诊抽血室共接待抽血检查婴幼患儿4352例,年龄1天~3岁,其中1~30天婴儿923例,1个月~1岁1309例,1~3岁幼儿2120例,男2917例,女1435例。  相似文献   

8.
龚英皓  闫晶  张杰  陈元  郭荣 《中外医疗》2014,(3):170-171
目的分析与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静脉抽血前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门诊静脉抽血患者546例,按照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80例,对照组患者266例。观察组患者在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抽血前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庞桂芳  邹美芳 《吉林医学》2011,(29):6256-6257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输液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44例1~14岁的门诊输液儿童输液时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各年龄段患儿输液时的合作程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实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变及稳定患儿的心理行为及合作程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门诊小儿静脉穿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穿刺成功率,绵短护理人员工作耗时,减少患儿对静脉穿刺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减轻病儿的痛苦.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1月至12月份,年龄在1~6岁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为常规进行操作,干预组根据小儿个性化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减少小儿对静脉穿刺恐惧的心理状态,争取其主动配合性,以提高静脉穿刺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主动配合性和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相差显著.结论 门诊小儿静脉穿刺实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清创缝合术患儿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11月在本院门诊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患儿7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选择2012年4~12月在门诊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患儿70例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清创缝合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儿在清创缝合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清创缝合术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对清创缝合术的顺利完成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贺万香  李瑜  刘菊芳 《吉林医学》2010,31(19):3152-3153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以1~14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特征,并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合适的护理干预后患儿对静脉输液不合作情绪明显降低,提高了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小儿在静脉输液时可以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本院门诊1~13岁输液患儿8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0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儿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所有患儿输液的合作率达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05-1007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方法分析386例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能配合顺利完成静脉输液。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作用。方法将658例0月~8岁患儿按年龄段随机分组,心理护理组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常规组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患儿静脉输液起到良好改善作用,说明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总结急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3月。2009年5月期间我院急门诊静脉输液患儿95例,输液前后通过加强沟通技巧、给与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巧、输液过程中观察护理等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5%,患者满意率达到96%。结论静脉输液是为患儿实施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要注意加强急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争取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住院的心理、情绪变化及心理辅导方法,从而提高住院患儿对医疗措施的配合及依从性、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住院患儿318例,分析观察依不同年龄段、不同表现而采用不同辅导方式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前后患儿心理情绪反应、表现以及合作程度.结果 经过耐心的心理辅导,恐惧和抗拒明显好转,睡眠安稳,干预前后情绪反应及合作情况:1~3岁、4~6岁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9岁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14岁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儿童因住院所产生情绪反应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针对性心理干预亦是有效的,可帮助患儿克服不良心理反应,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心理干预减少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静脉抽血前3~5分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对体检对象行抽血操作。结果:心理干预组晕针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紧张,在饥饿、空腹、劳累等条件下晕针发生率较高。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可最大程度地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抽血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抽血检查是临床检查和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已普遍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效果评价或健康检查等工作中。在静脉抽血过程中一些患者出现紧张、出冷汗、头晕、心慌、疼痛、恐惧等静脉抽血不良反应。为了解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静脉抽血时静脉抽血反应和焦虑恐惧的影响,我们对196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