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危重手术患者和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取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盲穿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观察两组的穿刺时间、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最后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最后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和次数以及并发症等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穿刺时间和次数,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的适时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上十分重要而又常用的诊疗技术,多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但由于其本身的解剖特点,对定位准确性的要求较高,而且易受患者体型和颈部活动度的影响,有时定位较困难,反复穿刺或穿刺不当可导致颈动脉血肿、气胸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通过比较超声显像定位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常规盲探穿刺在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超声显像定位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高频彩超)引导下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的患者共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8例,观察组18例。两组患者分别根据解剖标志下以及高频彩超引导下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并分析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以及置管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为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准确率及安全性相比传统解剖标志下置管术更高,有利于规避置管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感受,因此该种置管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中心静脉置管方法中的一种特殊定位穿刺术,目前,颈内静脉穿刺术大多采用盲穿法,由于一些患者颈内静脉血管走行变异,按照传统的定位方法盲穿,一次成功率低,并且容易造成并发症或副损伤发生。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超声实时显像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传统的盲穿方法在并发症、副损伤、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穿刺用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超声组于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180±150)s vs(540±210) s](P<0.05),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3.3% vs.88.5%)(P<0.05).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误插动脉造成皮下血肿4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下穿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尿毒症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监测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体表标志定位穿刺,观察组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定位后穿刺,观察两组穿刺效果,观察组在成功穿刺置管后展开定期监测。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经彩超对观察组患者穿刺置管情况展开监测,发现3例患者术后1d有早期血栓,及时拔管后穿刺处均良好愈合。结论在尿毒症治疗中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定位准确、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及操作便利等优点,同时便于术后定期监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董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F0003-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均一针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局部血肿、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手术病例6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组和传统盲探式穿刺置管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和总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一次性完成穿刺置管的总时间及误穿动脉、形成血肿和引起气胸的发生率.结果 ①超声组一次性和总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6%、100%,而盲探组为86.70、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组一次性完成穿刺置管的总时间为(11.25±1.06)rain,盲探组为(13.80±1.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组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盲探组有4例误穿人动脉,3例形成血肿.结论 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的盲探式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坐卧体位下彩超实时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强迫性半坐卧位危重症患者21例,采用彩超实时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路。记录穿刺成功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90.5%,二次穿刺成功率100%。并发局部血肿1例,无血气胸、神经损伤、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对于半坐卧位体位患者,彩超实时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定位准确,成功机率高、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乳腺癌患者术后大多需要辅助化疗6~8个疗程,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很大,建议经中心静脉给药。而乳腺癌术后其患侧肢体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置管的禁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则成为双侧乳腺癌患者化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成都铁路分局医院肾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共165例尿毒症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1第一针穿刺成功率89.70%,第二针穿刺成功率5.45%,未穿刺患者占4.85%。2渗血发生率7.88%,均压迫后止血。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极大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6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到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表定位穿刺,实验组进行超声诊断定位穿刺,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9%,穿刺时间为(3.2±1.4)min,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降低风险,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与解剖定位穿刺不同方法及其配合。方法择期肿瘤切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解剖组各24例。麻醉诱导前由同一麻醉师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与解剖定位进行颈内静脉穿刺,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和操作时间。结果超声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7%)明显低于解剖组(62%)(P〈0.05);并发症超声组无,解剖组有3例。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高频超声定位对于锁骨之下行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2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高频超声定位锁骨静脉穿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86例患者的静脉穿刺点选取于锁骨中点以内1~2cm处,41例患者选取于锁骨中点处。227例患者一次性进针成功率达100%。3例患者存在锁骨之下静脉解剖异常。结论:在高频超声定位之下行锁骨下静脉的穿刺,可以对局部的解剖结构以及相关形态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有着引导精确、图像较为清晰、对患者不存在放射性损害的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改良超声引导法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血液净化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可重复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根据体表标志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彩超组40例经我院B超室具有彩超操作资质专科医师超声术前引导划线,明确颈内静脉位置、走向、颈内动静脉血管关系、距皮深度,并通过剑突下两腔心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在右心房观察导引钢丝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2组患者分别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出血情况、置管并发症、接管透析血流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组40例患者穿刺置管均获成功,无1例出现误穿动脉,穿刺置管出血量极少,无1例出现气胸等相关并发症。行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流效果满意,穿刺置管安全性、时效性、可重复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良超声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重复性强,可以提高血液净化治疗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简便性、安全性、可靠性,减少患者痛苦,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流充足可靠。  相似文献   

17.
黄杨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85-186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上十分重要而又常用的诊疗技术,通常多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传统的穿刺方法是参照正常人的解剖特点进行盲探式穿入,有时定位较困难,反复穿刺或穿刺不当可导致颈动脉血肿、气胸或置管失败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利甚至非常严重的后果。笔者应用便携式彩超来定位、引导右颈内静脉的穿刺置管,提高了右颈内静脉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可视化教学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超声技术给临床的动静脉穿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幼儿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麻醉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幼儿解剖结构特殊,体表解剖标志不清,操作空间小,学习医生面对幼儿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结合实际临床工作,我们介绍平面外超声引导幼儿颈内静脉穿刺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此方法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了学习医生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29-329
目的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24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穿刺效果、一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为87.50%;实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39,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54.1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达到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样的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患者满意度更高,考虑是穿刺位置更舒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局麻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保留麻醉细针组(A组)和未保留麻醉细针组(B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深度、静脉对穿率和误穿动脉率、局部血肿率。结果:1次成功率(81.3%)A组比B组(58.1%)高(P<0.01),穿刺深度A组(平均值2.1cm)比B组(平均值2.8cm)浅(P<0.01),静脉对穿率A组(22.7%)比B组(48.6%)低(P<0.01),误穿动脉率A组(1.3%)比B组(10.8%)低(P<0.05),局部血肿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留麻醉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提高了1次穿刺成功率,并可减少穿刺深度、穿透静脉和误穿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