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即Duke评分(DTS)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79例先后接受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分析,揭示Duke评分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厦的相关性。结果低危Duke评分组38例无〉75%狭窄,5例1支血管〉75%狭窄,7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中危Duke评分组18例无〉75%狭窄,11例1支血管〉75%狭窄,41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7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高危13uke评分组2例无〉75%狭窄,2例1支血管〉75%狭窄,19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7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Duke评分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TS)在冠心病危险程度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经过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在造影前14天内完成平板运动试验(TET)的159例患者,依照DTS结果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结合其心电图和影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揭示Duke评分和冠心病危险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AG检查有阳性意义的冠脉血管病变例数与DTS危险度分级成正相关,随着DTS分级危险度的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亦逐步加重,高危Duke评分组中的中重度冠脉病变例数的比例(69.4%)显著高于中危Duke评分组(52.9%)和低危Duke评分组(11.4%),三组间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uke评分对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即Duke评分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33例先后接受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分析,评价Duke评分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低危Duke评分组57例无≥70%狭窄,7例1支血管≥70%狭窄,6例2支血管≥70%狭窄前降支病变,3例3支血管≥70%狭窄或左主干病变;中危Duke评分组18例无≥70%狭窄,54例1支血管≥70%狭窄,74例2支血管≥70%狭窄前降支病变,12例3支血管≥70%狭窄或左主干病变;高危Duke评分组10例无≥70%狭窄,48例1支血管≥70%狭窄,76例2支血管≥70%狭窄或前降支病变,68例3支血管≥70%狭窄或左主干病变.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uke评分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TS)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01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按DTS不同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Duke评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uke评分中、高危组病人与Duke评分低危组病人对比,前者以多支、复杂病变为主,而后者则多为单支、简单病变为主。结论:准备行PCI的冠心病人可先行运动平板检查,并计算Duke评分,根据评分可有效预测病变类型,以便更充分术前准备,保证中、高危病人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预后的指标--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 count,CTFC)之间的相关性,为无创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在造影前2周内完成平板运动试验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计算Duke评分和CTFC,并根据Duke评分进行分组﹙≥5分为低危组、<5分为中高危组);分析Duke评分与CTFC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危险分层各组之间CTFC的差异.结果: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C均呈负相关(r=-0.821、-0.730、-0.598,P<0.001).Duke评分低危组三支冠状动脉的CTFC值明显小于中高危组[前降支:分别为(22.27±3.71)帧、(24.12±4.19)帧;回旋支:分别为(27.96±5.65)帧、(31.28±6.79)帧;右冠状动脉:分别为(21.96±5.85)帧、(24.64±7.33)帧],组间CTFC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C值呈负相关.根据Duke评分得出的危险分层与CTFC有良好的相关性,此结果可能为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这种无创手段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云  渠乐  蒋华 《重庆医学》2013,42(19):2217-2219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及Duke评分对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疾病辅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绝经后女性患者102例,均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TET阳性77例,阴性25例。以CAG为对照比较TET结合Duke评分对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ET与CAG结果的符合率为77.4%。TET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53.3%。二者诊断冠心病的一致性达到中度(Kappa=0.43,P=0.000);Duke评分风险程度分级与CAG病变程度相关(rs=0.784,P=0.000);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冠脉分支病变加重,二者相关(rs=0.615,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Duke评分风险程度加重,二者呈正相关(rs=0.472,P=0.000);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Duke评分风险程度加重,二者相关(rs=0.511,P=0.000)。结论 Duke评分风险程度分级与CAG病变程度相关,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Duke评分风险程度加重,二者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峰  刘帮助 《医学综述》2013,19(12):2233-2235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表达在冠心病危险程度预测中的价值,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观察组76例、同期26例阴性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FABP表达水平、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揭示A-FABP表达与冠心病危险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FABP在冠心病观察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多支病变、双支病变中A-FABP表达水平高于单支病变(P<0.05);A-FABP表达水平与Duke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A-FABP表达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对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对7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0%,特异性75.0%,有效率79.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关;平板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340例,2周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者,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开始后的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增加量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逐渐增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与ST段压低值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运动最大代谢当量与ST段压低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运动15秒心率及第1分钟心率增大可反映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明确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造影前3个月内做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65例,冠状动脉造影用通用直径法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出现越早,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病变或者病变程度较轻;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80.5%,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63.7%,特异性为78.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疑似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Tp-Te/QTc及其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5月既往无冠心病病史因胸痛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运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阴性(A组,20例),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B组,69例),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阳性(C组,88例),记录3组患者一般资料、运动平板试验前与运动峰值时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及Duke评分。结果 C组男性比例、吸烟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运动峰值时QT间期、Tp-Te间期、Tp-Te/QTc较运动平板试验前降低(P<0.05)。B组患者运动峰值时QT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Tp-Te/QTc较运动平板试验前降低,QTc间期较运动平板试验前升高(P<0.05)。C组患者运动峰值时QT间期、Tp-Te间期、Tp-Te/QTc较运动平板试验前降低,QTc间期、Tp-Te/QT、Tp-Te/RR较运动平板试验前升高(P<0.05)。B组患者Tp-Te间期差值较A组升高(P<0.05);C组患者QT间期差值较A组升高(P<0.05);C组患者Tp-Te间期差值、Tp-Te/QT差值、Tp-Te/RR差值、Tp-Te/QTc差值较A组和B组升高(P<0.05)。B组和C组患者Duke评分较A组降低(P<0.05);C组患者Duke评分较B组降低(P<0.05)。Tp-Te间期差值(r=-0.26,P<0.01)、Tp-Te/QT差值(r=-0.35,P<0.01)、Tp-Te/RR差值(r=-0.32,P<0.01)、Tp-Te/QTc差值(r=-0.17,P=0.03)均与Duke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QT间期、QTc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和Tp-Te/QTc变化不同,其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馗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24-825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 ,统计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 ,并分析不同性别、病变程度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运动试验敏感性 87.1% ,特别性 85 .4 % ,女性患者同男性患者相比特异性较低 ,2支以上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患者。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的原因及提高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66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其中36例在行平板试验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这36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36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中有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其中男6例,女3例,2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其中女20例,男7例.9例阳性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1例.结论 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中男性占66%以上,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女性占74%以上,若能进一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还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及评价冠心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本文对89例运动试验阳试患者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260例,先后分别行平板负荷诊断和冠状动脉造影,平均间隔时间为10 d。统计分析运动平板负荷试验敏感性、特异性,比较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运动试验参数的关系。结果:平板试验检出冠心病敏感性76.1%,特异性61.9%,准确率70.6%,其敏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冠脉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P〈0.05)。相比胸导联,下壁导联ST段改变有较高假阳性(P〈0.05)。结论:平板负荷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根据多参数可初步估测其病变范围,全面综合分析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268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CHD)患者268例,2周内行平板运动试验与CAG检查.将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CAG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268例患者中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15例,其中CAG阳性86例,CAG阴性29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153例, 其中CAG阴性129例,CAG阳性24例.平板运动试验检出CHD的敏感性为78.2%(86/110) ,特异性为81.6%(129/158),预测准确性80.2%(215/268),假阳性率为18.4%(29/159),假阴性率为21.8%(24/110).(2)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关;平板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3)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可疑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18例有胸闷、胸痛症状,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1周内先行运动平板试验,之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1.29%,特异性为51.89%,准确度为70.24%。患者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病变范围、年龄及性别对TET的结果有影响。结论: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的冠心病诊断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能够进行较准确地评估,并能够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作为辅助指标对提高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高血压的有无和冠脉造影结果分组。以运动后恢复期8 min内收缩压后期比前期升高≥10 mmHg作为收缩压异常升高的阳性判定标准。研究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平板运动试验中的各个参数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影响力,最终分析其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45,P<0.01),其在平板运动试验各个参数中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影响力最高(β=0.25,P=0.003,R2=0.059),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方面,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优于ST段下移标准;其敏感性和升高值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在非高血压组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两指标联用的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利用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值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可行性,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可辅助提高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造影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223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负荷心电图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0.2%,阳性预测值82.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试验,与冠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及病变程度的评估.方法:选择10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择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其中31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15例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59例呈阴性.结果:31例平板阳性结果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7例,阴性4例;其中三支病变16例,二支病变7例,单支病变4例.15例可疑阳性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1例,阴性2例,管壁不规则1例,心肌桥1例;其中二支病变2例,单支病变9例.59例平板阴性患者在冠脉造影结果7例阳性;其中1例二支病变,6例单支病变,52例阴性.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及可疑阳性结果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都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