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成负压引流组(简称引流组)和开放换药组(简称换药组),引流组切口全封闭负压引流;换药组清洁切口后,每日用高渗盐水纱布换药1~2次,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2组在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开放换药。  相似文献   

2.
真空试管负压引流与开放引流对感染切口的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真空试管负压引流和开放引流对感染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2月切口感染患者37例(真空组),术后采用真空试管负压引流治疗;同时随机抽取切口感染患者42例(开放组),采用开放引流治疗.对比两种引流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37例因切口感染行真空负压引流治疗者的换药次数平均为(2.5±0.5)次,切口愈合时间为(7.5±1.4) d,32例切口甲级愈合;42例因切口感染行开放引流治疗者的换药次数为(16.8±1.5)次,切口愈合时间为(18.0±2.5) d,10例切口甲级愈合.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和甲级愈合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2,t=-8.07,χ2=31.03,P<0.01).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和引流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真空试管负压引流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愈合时间加快,较开放引流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杨杰  章跃民  朱新生 《当代医学》2012,18(24):41-42
目的 探讨和评价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分为观察组(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组)和对照组(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组),每组70例,观察比较两组在浅部感染伤口、深部感染伤口中的愈合情况.结果 对于浅部感染伤口,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对于深部感染伤口,在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6.6±2.1)d比(9.2±3.4)d,(14.3±4.3)d比(18.8±5.3)d,(1.8±0.3)次比(3.2±0.8)次,均P<0.05].结论 应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尤其是深部感染伤口,其效果优于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6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实施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观察。结果全组60例腹部手术高危切口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2±2.3)d,平均换药次数为(3.5±1.8)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5±1.6)d。结论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效预防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使用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了我院2010年3月~2016年7月共计30例出现腹部深层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采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各15例.回顾性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换药费用等方面差异.结果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组在换药费用项目上明显优于商业化负压封闭引流套装治疗组(P<0.05),在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 简单易行,应用于腹部切口感染疗效满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孙桂富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298-299
腹部手术后,常易发生切口部位化脓感染,以往常采用开放换药的方式治疗,但此类方式治疗时间长,换药频繁,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年来各家报道采用持续负压吸引防治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取得满意效果[1].我们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采用持续负压吸引+间断冲洗治疗45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加热辐射疗法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并与常规换药方法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负压引流加热辐射疗法;对照组30例用常规的传统换药方法治疗。观察2组切口7d愈合率、Ⅱ期缝合率、继发感染等情况。结果 2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治疗组7d愈合率达70.0%,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期缝合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36.7%,P〈0.05);治疗组无继发感染,对照组5例发生继发感染。结论负压引流加热辐射疗法较传统换药方法能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郑轲  何山  刘兵  刘美宏  冯佳 《四川医学》2012,33(10):1731-1732
目的探讨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 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和20例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油纱填塞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瘢痕大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引流组。结论持续负压引流组可以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痛苦,减少瘢痕形成。是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术后切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和对照组(传统方法),对比2组的切口感染率、换药总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换药总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应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切口感染是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常见的并发症,开放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较长,住院时间长,频繁换药,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全方位、高效能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防止感染[1],我们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次性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2008年以来应用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无1例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切口皮下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对预防肥胖患者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肥胖患者腹部手术4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1例及引流组213例.负压引流组采用在腹直肌前鞘与皮下脂肪间置负压引流管1根,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并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对照组不置负压引流,单独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结果 负压引流组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切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后切口行皮下置管负压引流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能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有利于切口愈合和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6,(2):194-195
目的:探讨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清创换药后二期全层缝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方法: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36例,切口液化202例,切口感染1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采用拆除缝线敞开创口二期缝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186例采用不拆除缝线仅放置引流条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有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瘢痕小、窦道形成例数少等优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渗液、感染一经诊断应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清创换药,二期缝合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陈锦锋  张兰 《四川医学》2014,(2):173-17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感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116例腹部Ⅲ类切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SD组(切口持续负压封闭引流)60例,常规组(常规处理)56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平均时间.结果 VSD组与常规组相比,切口感染率低(= 4.8023,P〈0.05)、换药次数少(t=7.3539,P〈0.05)、抗生素使用费用低(t=2.8471,P〈0.05)、住院平均时间短(t=2.5637,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率,并能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式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47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2组。对照组(24例)行普通换药治疗,实验组(23例)行持续负压密封引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清洁时间均长于实验组,且对照组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普通换药治疗,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来说,持续负压密封引流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上应用有着突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脱管散治疗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脱管散对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5例术后切口感染病人分为脱管散治疗组及常规清洁换药组,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脱管散治疗组切口平均愈合天数为(13.75±2.53)d,常规清洁换药组切口平均愈合天数为(15.26±2.41)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脱管散外用能明显促进切口愈合,且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妇产科腹式手术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本文分析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液化18例,采取持续负压吸引治疗10例,常规伤口清洗换药抗炎二期缝合治疗8例。结果: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患者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缩短达13.5d(P〈O.05)。结论:使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治疗切口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化脓感染是腹部外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感染切口采用开放的方式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长,住院时间久,换药频繁,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年来有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报道,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理想。作者自2000-07月开始,采用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同富 《吉林医学》2013,34(24):4894-4894
目的: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后硅球负压引流使用心得及常规引流的疗效对比。方法:将54例普外科患者术后引流情况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硅球负压引流恢复,对照组采用常规正压引流恢复,治疗7 d,对引流量、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硅球负压引流)中换药次数为(1.4±0.7)次,愈合时间为(13.2±5.3)d;对照组(常规正压引流)中换药次数为(1.7±1.1)次,愈合时间为(15.2±6.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硅球负压引流较常规正压引流有较好的恢复效果,是临床上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负压引流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55例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手术结束前,将多孔引流管或蜂窝式引流管置于切口深处,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切口,引流管接50-60kPa持续负压吸引。同时采用传统方法引流80例同类患者手术切口,比较负压组与传统组的感染情况。【结果】负压组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在切121拆线时间、换药次数等方面,负压组与传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有效引流创面渗出、消除感染、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8年间所行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方法.A组13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B组11例,采用贝复济(重组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切口治疗;C组15例,采用切口内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结果 B组和C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干A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贝复济切口内喷洒及切口内负压引流对治疗切口脂肪液化较传统方法为优,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