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繁多,文献[1]报道超过200多种。大致可概括为四大类: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其中,感染性疾病又是引起发热的第一大病因,可高达30%~60%[2]。而因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又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已经证实仅对人体有致病性的病毒就多达500余种0]。因其病因复杂,表现迥异,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又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而仅以发热为主诉,只靠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很难确定发热病例的真正原因,因此发热患者的病因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诸多疾病共有的临床症状 ,轻微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但高热、发热持续时间太长 ,可能导致脱水、心脏负荷过重、负氮平衡 ,严重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 [1 ]。为了保护脑组织等重要器官免受损伤 ,对高热或持续发热病人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应采用适当的退热措施 ,使体温尽快恢复正常。吲哚美辛是一线非甾体(NSAIDs)抗炎、镇痛、解热药物 ,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和非风湿性疾病 [2 ] 。但吲哚美辛普通片或胶囊在用于解热治疗时 ,文献报道有 40 %~ 5 0 %的副反应发生。久保新系采用先进的控释技术生产的 2 4h吲哚美辛控…  相似文献   

3.
长期发热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不明原因发热113例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明确诊断的96例,确诊率85.0%。病因分析:感染性疾病43例(38.1%),其中结核病20例,占46.5%(20/43),而其他细菌性疾病仅占27.9%(12/43);结缔组织病25例(22.1%);肿瘤24例(21.2%);其他4例(2.7%);未明确诊断者17例(15.9%)。结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是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结核病又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患儿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儿152例,并随访。结果 152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明确病因的105例,出院3个月后随访明确病因的19例,共确诊124例,不能明确病因的28例。感染性疾病是占儿科FOU病因中占第1位。本组病例感染性疾病占68.5%。感染性疾病中最多的是EB病毒和结核感染。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占FUO的18.5%,其中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多见。结论感染性疾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是本组FUO的主要病因。对诊断不明患儿必须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5.
原因不明发热97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且符合不明原因长期发热诊断标准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确诊情况及病因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97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试验性治疗最后明确诊断者有82例,确诊率为84.5%。82例确诊的患者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45例,占46.4%,细菌性感染42例占感染性疾病的93.3%,其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和伤寒/副伤寒各占细菌性感染的21.4%(9/42)、14.3%(6/42)和14.3%(6/42);结缔组织病16例,占16.5%;肿瘤性疾病13例,占13.4%;其他疾病8例,占8.2%;原因仍未明者15例,占15.5%。结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主要病因,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和伤寒/副伤寒也是感染性疾病中的主要病种;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性疾病也占有相当比例;大多数发热通过仔细检查和分析最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从呱呱坠地那天起。人就不可避免地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热,伤风感冒、胃肠炎和尿路感染最常见,但这些发热都不足为虑。需要提醒大家重视的是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不明原因发热是全球的疑难病症。病因不外乎三类:感染、肿瘤和风湿病。其中感染性疾病占半数,肿瘤和风湿差不多各占20%。另有约5%很长时间仍不能明确病因。需要明白一点。这里所说的“三类”实际上隐含了数百种疾病。这些疾病中,有些危急,有些重笃,有些不治。  相似文献   

7.
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冠脉),形成冠脉瘤(CAA),导致冠脉狭窄、血栓,甚至心肌梗死[1]。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K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2]。针对本病病程长,  相似文献   

8.
无明显诱因发热36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研讨会将无明显诱因发热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1].有超过200种疾病可以引起无明显诱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2,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无明显诱因发热患者402例,对其诊断方法和病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麟  李家斌 《安徽医药》2016,37(7):822-825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C)、血沉(ESR)、铁蛋白(SF)早期检测对成人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达到FUO诊断标准的成年病例(年龄≥16岁)303例,依照出院诊断分为感染性疾病组217例,风湿性疾病组51例,肿瘤性疾病组35例,对3组病例的PCT、hs-CRP、NC、ESR、S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风湿组hs-CRP水平最高,同时肿瘤组高于感染组;感染组的NC水平较高,且肿瘤组高于风湿组;hs-CRP、NC分别通过LSD法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曲线显示PCT、NC仅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且感染组NC的AUC为最大;hs-CRP在感染组和风湿组的AUC相近;ESR仅在风湿组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合理的准确性;SF对风湿性和肿瘤性疾病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风湿组AUC为最高。结论 PCT、hs-CRP、NC、ESR、SF的早期检测对成人FUO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指向性,5项指标全面完善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54-155
目的探讨近5年来镇长期原因不明发热待查患者的病因谱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符合发热待查诊断标准的350例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350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后确诊者325例,确诊率92.9%。病因:感染性疾病178例(50.9%),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100例(28.6%),肿瘤性疾病26例(7.4%),药物热18例(5.1%),伪装热3(0.9%),原因仍未明确者25例(7.1%)。结论感染性疾病是我镇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结核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比例相对下降,而立克次体病,HIV感染明显上升,伤寒,付伤寒,真菌感染,寄生虫病及药物热也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1.
周世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21-3121
发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发热都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但也有部分患者长期发热原因难以确定,治疗无效,直至患者死亡时才明确诊断。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下面将我院近2年5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治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40岁,间断发热7月余  相似文献   

12.
黄天佑 《北方药学》2012,9(4):45-46
目的:探讨近5年来云南大理地区长期原因不明发热待查患者的病因谱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当地最大两所医院收治的符合发热待查诊断标准的350例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350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后确诊者325例,确诊率92.9%。病因:感染性疾病178例(50.9%),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100例(28.6%),肿瘤性疾病26例(7.4%),药物热18例(5.1%),伪装热3例(0.9%),原因仍未明确者25例(7.1%)。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大理地区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结核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比例相对下降,而立克次体病、HIV感染明显上升,伤寒,付伤寒,真菌感染,寄生虫病及药物热也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3.
查登峰  张华锋  朱超 《江西医药》2013,(12):1274-1276
抗菌药物的选用应考虑感染部位、可能致病因、感染程度、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抗菌药物的特性及其抗菌谱等因素[1]。癌症并发感染具有以下的特点:(1)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反应不完全,发热常为感染的唯一表现;(2)诊断困难,多次血液、体液等标本培养致病菌的阳性率低;(3)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呼吸道、口腔;(4)感染的病原菌以细菌为主,以G-杆菌常见,真菌和病毒感染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混合感染多见;恶性癌症感染病情严重,感染易扩散,败血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高[2]。  相似文献   

14.
李海永  许天一  魏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81-1081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为探讨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我们对近10多年收治的101例FUO病例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于1988年8月-2001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儿101例。男60例,女51例;年龄15天-13岁;平均年龄7.1岁,发热时间15天-4年,平均52.2天。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布氏杆菌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国内的牧区,该病患在长期发热待查性疾病中较常见.然而,沿海城市的医务人员对于长期发热的病人的鉴别诊断,常易遗漏这一疾患.故遇到与牛羊密切接触等具有流行病学资料和职业的发热病人,不能忽视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丁松 《中国实用医药》2014,(24):116-117
目的研究近4年来原因不明发热待查(FUO)患者的诊断及病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符合FUO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的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98例患者经各种诊断检查确诊者93例,确诊率94.90%;确诊的93例患者中病因:感染性疾病48例,肿瘤25例,结缔组织一血管性疾病15例,药物热5例;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一血管性疾病所致发热中女性多于男性,而肿瘤则男性多于女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平均热程显著高于其它病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是最主要原因,而性别、年龄对患者病症具有重要的影响,热程可作为诊断区分肿瘤与其它病因的指标,另外多种诊断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缪靓靓  赫军  刘莉  赵媛  孟庆连 《淮海医药》2008,26(5):458-459
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疾病,其确切含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cC,经过至少1周深人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认的一组疾病;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据,其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管一结缔组织性疾病、其他疾病囊括了80%-90%的病倒,仍有10%的病例始终原因不明。由于长期发热及诊断未明,除疾病本身所致的相应并发症外,患者可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李鑫  张婷  李娟  赵明波  田新 《现代临床医学》2021,47(5):342-343,35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临床儿科中较为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发热、杨梅舌、结膜充血等.在发达国家,KD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1].然而一些KD病例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被其他表现掩盖,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患儿诊治.本文探讨以发热、腹痛为突出症状的KD患儿4例病例,旨在为临床诊治K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晓琳 《河北医药》2013,35(11):1689-1690
发热症状是儿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之一,它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儿的正常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较大的危害[1]。因此,引起普遍关注,对其及时进行科学、合理地治疗,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以及尽快使患儿恢复至健康的状况。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症状[2],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儿发热症状。本文将我院200例具有发热症状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总结诊断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院风湿免疫科共诊断FUO患者181例,调取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常见疾病类型指标、伴随表现差异。结果非感染性疾病64.64%(117/181)、感染性疾病13.26%、不明原因22.10%;风湿免疫病60.77%;风湿免疫病热程、SF水平高于感染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免疫病组关节痛、皮疹、肌痛发生率高于感染性疾病组,咳嗽、危害率低于感染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UFO多由风湿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引起,病史问询、严格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性治疗基本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