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s)对胎儿组织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16至 2 4周胎龄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等组织 IGF— I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 胎儿期内 ,以上器官中均有IGF— I阳性细胞存在 ,不同个体和器官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强弱和表达情况有差异。结论 在人胎发育过程中 ,这些器官组织均能表达 IGF— I,对其增殖分化起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胎儿肝,肾等组织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对胎儿组织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6至24周胎龄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等ICF-I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 胎儿期内,以上器官中均有IGF-I阳性细胞存在,不同个体和器官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强弱和表达情况有差异。结论 在人胎发育过程中,这些器官组织均能表达IGF-I,对其增殖分化起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TGF-β)在胚胎的肝、脑室、和脊髓等组织器官中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51天的人胚胎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染色。结果:在胚胎第51天,肝、脑室、和脊髓等组织器官中均有TGF-β阳性细胞存在,不同器官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强弱和表达情况有差异。结论:TGF-B在人胚胎发育过程,肝、脑室和脊髓等组织器官的增殖分化起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侠  黄中新 《解剖学研究》2007,29(6):425-428,F0004
目的观察胎儿器官和组织发育过程中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特征,初步探讨AQPs对胎儿发育进程的生物意义。方法14~38周胎儿共12例,取用肾脏、肺脏、唾液腺、甲状腺和胃等器官,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和切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QPs(AQP1、AQP2和AQP4)在胎儿不同胎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胎儿肾脏中AQPs定位于近端小管和集合管系统;胎肺中AQPs的表达随肺泡发育分化而迁移,始终定位于肺泡上皮;晚期胎肺中AQPs于肺泡及呼吸道上皮均有表达;胎16周起检出AQPs反应于唾液腺、胃腺和胰腺等消化腺,同时甲状腺中AQPs在滤泡上皮也有活跃表达。结论胎肾中AQPs的表达与肾的重吸收功能直接相关;胎肺内AQPs的表达反映肺泡上皮分化的轨迹,其调节水分的作用为肺泡发育提供空间;AQPs介导细胞内外水分的转运不但调节消化腺的分泌还参与调节甲状腺滤泡的激素合成和分泌过程。表明AQPs在胎儿发育过程,对各器官中水转运功能的成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其对种植于羊膜上BMSCs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EGF、IGF-1体外诱导第3代BMSCs培养7 d后,检测各组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膜抗原(EMA)的阳性细胞率.检测去上皮羊膜有无EGF或IGF-1表达情况;观察生长因子对种植于羊膜七BMSCs的分化影响.结果:EGF 30 ng/ml或IGF-1 50 ng/ml组的CK及EMA阳性细胞率高于其余剂量组;两因子联合诱导组的CK及EMA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各单因子组;30 ng/ml EGF和50 ng/ml IGF-1联合组的阳性细胞率最高;去上皮羊膜表达EGF,不表达IGF-1;BMSCs在羊膜上生长不受外源性生长因子影响.结论:EGF和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以30 ng/ml EGF和50 ng/ml IGF-1联合组的协同作用最强;种植于羊膜上的BMSCs可生长为复层上皮结构,羊膜中的EGF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三种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作用的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制备去上皮的3种结缔组织块,检测其中有无EGF和IGF-1表达.将4,6-联脒-2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SCs滴加于3种结缔组织上培养,设结缔组织诱导组、结缔组织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组、EGF、IGF-1诱导对照组.于培养第8、10和12 d收集组织块,比较各组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差异.结果 经3种结缔组织和生长因子诱导后的BMSCs均表达CK和EMA;联合诱导组作用强于单用结缔组织组(P<0.05);3种结缔组织中以羊膜的作用最强(P<0.05).3种组织均表达EGF,肠黏膜下层及肠系膜还表达IGF-1.结论 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以及EGF、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分化为上皮的作用;EGF和IGF-1可协同增强3种结缔组织的诱导作用;结缔组织中的EGF或IGF-1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睿  李英 《解剖学杂志》2006,29(1):118-121
从精、卵结合,受精卵分裂、分化、增殖、迁移,胚层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直至胎儿的发育、成熟这一过程中, 细胞粘附分子起着重要作用。人胚的桑椹胚期、牛胚8细胞期、鼠胚在脱透明带前即有整合素的表达,使得胚胎能够通过整合素α_5β_1、α_vβ_3与配体纤黏连蛋白(FN)、整合素  相似文献   

8.
IRMA测定血清IGF-1的方法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是一个氨基酸序列与胰岛素相似的多肽。是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作用于肝脏等外周组织和器官合成并分泌的。循环中的IGF-1与其结合蛋白结合(IGFBP-3)结合,呈结合状态。IGF-1是许多细胞系重要的有丝分裂原,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目前实验室测定血清IGF-1的方法有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后产物的表达及对BMSC特征的影响.方法:构建hIGF-1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BMSC,嘌呤霉素筛选,RT-PCR和ELISA法检测hIGF-1表达,MTT及美蓝、碱性磷酸酶钙钴、苏丹Ⅲ染色观察转染后BMSC增殖、集落形成及分化,并分析药物筛选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BMSC经筛选后,IGF-1表达的增幅高于未经筛选者(10.7倍:6.7倍).与空质粒转染组比较,未经筛选的BMSC增殖加快,而经筛选者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降低,向脂肪及成骨细胞分化增强.结论:基因修饰可成功构建高表达IGF-1的BMSC,并促进其增殖和自然分化,但嘌呤霉素筛选对其自我更新能力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表达,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癌标本50例。采用嗜铬素A(CgA)作为内分泌分化的标记,进行CgA/PCNA及CgA/TUNEL双重染色,观察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并进行CgA与生存素(Survivin)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探讨生存素与内分泌分化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CgA/ER及CgA/PR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分泌分化细胞的ER、PR表达。结果显示CgA阳性细胞呈PCNA及TUNEL染色阴性。CgA阳性细胞多表达Survivin。CgA阳性细胞密集的区域ER或PR减少明显。大多数CgA阳性细胞不表达ER或PR。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细胞属暂不增殖细胞群,亦极少发生凋亡,是较稳定的细胞群。内分泌分化细胞高表达Survivin可能是其逃避凋亡的分子学基础。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与ER和PR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安靓  陈远泉  田雪梅 《解剖学报》2005,36(5):546-548
目的观察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在发育早、中期胎儿肝中的形态及分布,探讨其在肝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10~20周胎儿肝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地高辛标记nestin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显示netin阳性细胞.结果nes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肝界板处或发育中的胆管周围,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呈圆或卵圆形,核大,常见双核.结论肝内存在一定数量的nestin阳性细胞,该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可能是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隐藏在机体各种组织中的一类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在日后的肝细胞修复及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63蛋白在胎儿及育龄期子宫内膜上皮的表达。方法12~39周龄的胎儿和育龄期子宫内膜标本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P6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胎儿子宫内膜自12周起可检测到P63蛋白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表面上皮,随孕龄增加表达逐渐减弱;育龄期子宫内膜仅在1例增生期子宫内膜检测到P63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腺上皮散在的零星细胞,表达强度低于胎儿子宫内膜组织。结论P63蛋白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成熟程度、分化潜能与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不同胎龄胎儿胸腺组织内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表达及发育规律.方法:18~40周胎儿胸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CRαβ和TCRγδ的表达. 结果:胚胎21周,胸腺组织开始出现TCRαβ和TCRγδ阳性细胞.TCRα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被膜下及小叶间隔中,围绕血管成群分布.TCRγδ阳性细胞的分布与TCRαβ阳性细胞相似, 但细胞数量较TCRαβ阳性细胞少.38周以后胎儿胸腺内TCR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处,被膜下及小叶间隔中的TCR阳性细胞较早期少.结论:TCR阳性细胞在胚胎早期开始出现,其分布部位提示局部微环境有利于这些细胞的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孤儿核受体神经生长诱导基因B-β(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gene B-β,NGFIB-β)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相关关系,探讨NGFIB-β在神经细胞迁移分化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结果:NGFIB-β阳性表达在脊髓的发育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NGFIB-β阳性细胞显示已经分化的形态。NGFIB-β首先在胚胎13天(E13)脊髓组织的背侧出现阳性细胞,E15可清楚观察到阳性细胞呈"扶梯"样迁移方式从背侧向腹侧迁移,随着发育和细胞的成熟,阳性表达明显减少,成熟脊髓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与PCNA的对比观察表明,两种蛋白分别表达在不同的细胞中,NGFIB-β表达在迁移分化的幼稚神经细胞中,而在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中不表达。结论:NGFIB-β可能在大鼠脊髓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迁移分化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胎儿脑室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有效的人胎儿神经前体细胞分离及纯化系统。方法取人自然流产胎儿脑室区(VZ)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133阳性及CD133阴性细胞群,体外培养并比较两者增殖能力。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D133阳性细胞群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及诱导分化后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纯化后CD133阳性细胞群体外扩增能力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能形成神经球并可连续传代,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表明其nestin抗原阳性,诱导分化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而CD133阴性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多呈单个分散状态,神经球形成数目与CD133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可有效分离人胎儿脑内CD133阳性细胞,且该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 方法:用RT-PCR法从人肝细胞克隆IGF-1基因,并将其连入Psec Tag/FRT/V5-His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将转染细胞上清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MTT法测定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成功扩增210 bp的IGF-1基因,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具有7.7 kD特异性条带。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随转染细胞上清的浓度、转染细胞上清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成功构建分泌型IGF-1真核表达载体,其表达产物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抑癌基因p1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人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上皮细胞增殖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10月份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在26例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白总阳性率61.5%(16/26),p16蛋白阳性率在低月龄组中明显低于高月龄组(P<0.05),PCNA单位面积平均阳性细胞数为(450±156)/mm2,PCNA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在低月龄组中明显高于高月龄组(P<0.05)。结论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表达和PCNA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与胎龄密切相关,可以客观反映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的组织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IG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系统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转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IGF-Ⅰ是一类多功能细胞生长调控因子,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可能与其他因素一起协同发挥作用。本文通过检测IGF—Ⅰ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Ki-67、bcl-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 (EGF)与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在人胎儿睾丸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探讨两者在睾丸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用SP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了人胎儿 12~ 32周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生殖细胞EGF、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 结果 EGF在胎儿 12周龄睾丸组织未见表达 ,16~ 32周龄睾丸间质细胞呈阳性表达 ,16~ 2 0周为表达高峰 ,随着胎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 0 1) ;PCNA在胎儿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16~ 2 0周为表达高峰 ,随着胎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 0 1)。 结论 EGF与PCNA在人胎儿睾丸发育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表明EGF与PCNA在睾丸发育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Nurr1)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关关系,探讨 Nurr1表达在神经细胞分化迁移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 结果 Nurr1从胚胎12d开始在侧脑室周围出现少量表达,随着发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而且呈现向脑室远侧分化、迁移的趋势;生后侧脑室周围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高量表达出现在生后1~5d的大脑皮层,随着细胞的分化成熟阳性表达又明显减少,成熟的大脑皮层仅见少量阳性表达,与PCNA的对比观察表明,两者表达在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细胞中,Nurr1 主要表达在分化、迁移的幼稚神经细胞中,在增殖细胞中不表达. 结论 Nurr1 可能在大鼠脑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迁移过程中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