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骨骼进行比较以确定“Bo人”,僚人与古越族人的关系,测量7例成年“Bo人”髋骨,股骨与小腿骨54项指标;计算相应指数21项;以下肢骨长推算身高,发现4例男性中2例属矮,1例为亚中等,1例为中等,3例女性中2例为中等,1例为超中等;观察性差发现绝大部分线距测量两组间差异显著,但各指数表明两性骨骼特征基本一致,仅男性的更为粗壮,肌嵴更为发达;与汉族人骨比较,“Bo人”股骨的扭转角明显较小,7例中5例为负值,且左右侧间差异显著,似与常年骑马或与其侧身骑马有关。  相似文献   

2.
“僰人”上肢骨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骨骼比较以确定“人”、僚人与古代越族人的关系 ,测量了 7例成年“人”锁骨、肩胛骨、肱骨及前臂骨共 51项指标 ;计算相应指数 17项 ;并以上肢骨长推算身高。发现 4例男性中 2例属矮 ,2例为亚中等 ,3例女性中 2例属中等 ,1例为超中等 ;观察性差发现绝大部分线距测量两性间差异显著 ,但各指数显示两性骨骼特征基本一致 ,仅男性的更为粗壮 ,肌嵴更为发达 ;与汉族人骨比较 ,“人”的肩胛骨喙突明显增长 ,推测为“人”常年攀缘动作所造成。  相似文献   

3.
“僰人”下肢骨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骨骼进行比较以确定“人”、僚人与古越族人的关系 ,测量 7例成年“人”髋骨、股骨与小腿骨 54项指标 ;计算相应指数 2 1项 ;以下肢骨长推算身高 :发现 4例男性中 2例属矮 ,1例为亚中等 ,1例为中等 ,3例女性中 2例为中等 ,1例为超中等 ;观察性差发现绝大部分线距测量两性间差异显著 ,但各指数表明两性骨骼特征基本一致 ,仅男性的更为粗壮、肌嵴更为发达 ;与汉族人骨比较 ,“人”股骨的扭转角明显较小 ,7例中5例为负值 ,且左右侧间差异显著 ,似与常年骑马或与其侧身骑马有关  相似文献   

4.
Bo人颅骨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Bo人”头颅10个(男6,女4);每例测量线距82项,弦,弧,周长16项;角度26项;计算指数45种;观察各颅颅型,颌型,眶型,鼻型及腭型并观察“Bo人”与汉族,壮族人颅的差异,发现“Bo人”与汉族人颅差异显著,表明它们各属不同民族;“Bo人”与壮族人颅差异较小,似可说明他们具有共同族源。  相似文献   

5.
按《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珙县境内悬棺葬10具“人”尸骨(男6女4,l例5-6岁,2例17岁一20岁,余均在20岁以上)进行观测:测量干、髓已完全融合的7例尸骨的肢骨,计测量锁骨9项、肩胛骨23项、肱骨21项和前臂骨35项以及髓骨26项、股骨31项和小腿骨34项共179项指标并计算相应指数59种,手、足骨多有缺失,未予测量;躯干骨缺失较多且骨质破坏较重,亦未测量;观察头颅30项非测量性状;测量头颅线距82项,弦、弧、周长16项、角度26项,计算相应指数45种;观察各颅颅型、面型、颌型、眶型鼻型及腭型并观察“人”与汉族人及壮族人颅的差异,发现“人”与汉族人颅差异显著,表明他们各属不同民族,“人”与壮族人颅差异较小,似可说明他们具有共同族源。“人”颅顶有冠状方向浅凹,推测与某种头项负重的方式有关;6例成年“人”头颅均缺上颌侧切牙,其牙槽窝消失,牙槽缘骨质充分吸收,表明“人”有与僚人相同的打牙习俗,这对其族属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僰人颅骨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量“僰人”头颅10个(男6,女4);每例测量线距82项;弦、弧、周长16项;角度26项;计算指数45种;观察各颅颅型、颌型、眶型、鼻型及腭型并观察“僰人”与汉族、壮族人颅的差异,发现“僰人”与汉族人颅差异显著,表明它们各属不同民族;“僰人”与壮族人颅差异较小,似可说明他们具有共同族源。  相似文献   

7.
Bo人颅骨的非测量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Bo人”10个头颅(男6,女4)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观察并与汉族及壮族人颅进行比较,发现在额中缝等7项指标“Bo人”与汉族人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与壮族人颅之间在冀区等6项指标亦存显著差异。此外发现“Bo人”6例成年颅均缺上颌侧切牙,其牙槽窝消失,牙槽缘骨质吸收,表明“Bo人”有与僚人相同的打牙习俗;“Bo人”颅顶有冠状方向浅凹,推测与其某种以头顶负重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404人(男232人、女172人)、哈萨克族 359人(男197人、女162人)、蒙古族209人(男117人、女92人)×32项活体测量项目及22项体质指标指数的性别和民族间比较.结果表明,三民族共同特征:身材超中等,头短而宽,头长高指数属高头型,头宽高指数属阔头型,面高而宽,中等鼻高,窄型鼻宽,鼻指数属狭鼻型,口裂宽中等,女性头较男性圆、高、阔.主要不同之处:哈萨克族身材较高、面宽、唇厚、头型阔而圆;蒙古族额部、面部较宽、骨盆值最大;维吾尔族面较窄、唇薄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屯堡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应用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了贵州省安顺市507例(男251例,女256例)屯堡成人的87项体质指标,对23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统计指数分型情况,并与我国一些族群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屯堡人多数具有上眼睑皱褶,近1/5的人具有蒙古褶,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水平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型,鼻孔最大径斜位率与横位率接近,耳垂圆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多为中等型;发色多为黑色,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褐色较多。屯堡人男、女性身高均属于亚中等型身材。屯堡人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宽骨盆型率最高,男性阔面型、中腿型、中胸型、中肩型、矮型率最高,女性则宽胸型率最高;阔面型与中面型、亚短腿型与中腿型、窄肩型与中肩型、矮型与亚中等型率接近。 结论 屯堡人体质特征与其他地区汉族、中国北亚类型族群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蒙古族体部形态学特征。方法:参照《人体测量方法》有关规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测量了鄂尔多斯蒙古族336例(男142例,女194例)的体部50项指标值,计算了10项指数,与中国蒙古族其他族群体质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鄂尔多斯蒙古族男性、女性均为长躯干型、宽胸型、中肩型、窄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腿型,女性还为亚短腿型。男性、女性均属于超中等身材。在蒙古族族群中鄂尔多斯蒙古族较健壮,身材较高,体大,胸围较大,肩宽中等,男性上肢较短,女性下肢较长。结论:在蒙古族诸族群中,鄂尔多斯蒙古族体部特征与巴尔虎人、布里亚特人接近。  相似文献   

11.
僰人颅骨的非测量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僰人”10个头颅 (男 6,女 4 ) 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观察并与汉族及壮族人颅进行比较 ,发现在额中缝等 7项指标“人”与汉族人颅之间存有显著差异 ( P<0 .0 5或 P<0 .0 1) ,与壮族人颅之间在翼区等 6项指标亦存显著差异。此外发现“人”6例成年颅均缺上颌侧切牙 ,其牙槽窝消失 ,牙槽缘骨质吸收 ,表明“僰人”有与僚人相同的打牙习俗 ;“人”颅顶有冠状方向浅凹 ,推测与其某种以头顶负重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少数民族青年体型及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新疆锡伯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及塔塔尔族青年的体质特征。方法 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与体型有关的身高、胸围等14项指标进行测量,并用相关指数描述6个民族青年体态概貌和身体的丰满程度。结果 新疆6个民族身高较高,锡伯族最高,依次为塔塔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腿型大部分为中腿型;体型属中等型,塔塔尔族青年体型相对较粗壮;依骨盆宽指数,6个民族女性骨盆均宽于男性;依胸围指数,6个民族体质较粗壮。结论 新疆6个民族青年的体质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体育选材、运动锻炼、营养学、人类学、法医学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江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江苏省淮安市、郊调查了370例男性(城市男性157例,乡村男性213例)和362例女性(城市女性154例,乡村女性208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中等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上翘;颧骨多不突出;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耳垂三角形率与圆形率接近;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以薄型率为主;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以黄色为主。鼻翼宽度男性多为宽阔型,女性多为中等型。2.按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胸型。此外男性为阔面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女性为中面型、中肩型、中骨盆型。3.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与乡村男女均为超中等身材。结论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围度和皮褶厚度大于农村,而女性则结果相反。2.头面部、体部主要指标、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也具有一些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崔静  赵美容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9(4):338-340,342
目的 确定锡伯族青年体质特征变化及差异,营养及发育状况改变,为体育选材、临床、机器制造、国防工业、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青年进行了十五年追踪调查,采用吴汝康等人体测量方法对锡伯族青年躯干、四肢30余项测量数据及主要体征的指数作15年对比、比较分析,追踪分析。结果 得出了两个时期新疆锡伯族青年的身高、体型、腿型及指距身高指数、腿长指数等。结论 两个时期锡伯族青年平均身高变化不大,仅男性15年后增长0.41%,男女性以高型为主,依指距身高指数变化不大,腿长指数,15年前锡伯族男性腿长均长于女性,按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属中腿型,15年前后锡铂族体型均属中等偏宽短型,15年前锡伯族男性属长躯干型,15年后男女性均属中躯干型,按胸围指数较粗壮。  相似文献   

15.
<正> 测量33例成年男性颅骨,测十个项目,计算八项指数,经t测验结果:与汉族比较,除鼻骨最小高及上面指数外,其余各项差异无显著意义。从数值分析,壮族颅骨长高指数属高颅型,全面指数与中上面指数属中面型,比汉族颅稍高,面较阔;鼻指数属阔鼻型,鼻根指数比汉族小,故鼻梁硬部比汉族明显下凹。本文结果与张振标等指出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塔尔族青年体型,躯干,四肢主要体质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作者对新疆奇县塔塔尔乡塔塔尔族成人进行了体质人类学调查,从中抽出18~25岁青年108人(男54人,女54人),确定其体质特征及发育状况,为体育选才、临床、机器制造、服装设计、国防工业、卫生保健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Martin及吴汝康等人体测量方法,对其躯干、四肢部30佘项测量数据及主要体征的数据作比较分析。结果 得出了新疆塔塔尔族青年的身高、体型、腿型及指距身高指数、腿长指数等。结论 新疆塔尔族青年身高中等偏高型,腿长以中腿型为主,指距身高指数值较大,体型属中等型,男性属长躯干型,依胸围指数较粗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成人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重塑面部骨骼整体形态提供解剖学参数。 方法 招募志愿者49例(男21例,女28例),收集71例下颌骨干骨标本进行CT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建立内蒙古地区人120例下颌骨三维模型,测量120例内蒙古地区人下颌骨指标,并将下颌骨数据作两侧比较、男性与女性比较以及与现代华北地区下颌骨数据比较。 结果 男、女志愿者双侧所有测量数据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各项测量数据除下颌角外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下颌角女性大于男性。 结论 内蒙古地区人群较华北其他地区人群下颌骨更宽、下巴更为突出,下颌角小,咀嚼肌力量大;为内蒙古地区人群设计下颌骨假体时,设计为下颌体厚,矢状面横截面积较大,体高与下颌支高较小的形态更为合适。 【关键词】 下颌骨; 三维测量; 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18.
浙江汉族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浙江汉族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其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方法 采用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浙江绍兴地区调查了330例男性(城市男性为144例,乡村男性为186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为153例,乡村女性为20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浙江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浙江汉族人上眼睑有皱褶率较低,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狭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颧部突出度男性多为微弱型,女性多为中等型;鼻基部多呈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较宽;耳垂多为圆形;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低,红唇男性中等型较高,女性中等型率最高、薄型率次之。发黑,肤黄、眼褐。总体说来,浙江汉族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浙江汉族头面部指数值介于南亚、北亚类型族群之间。浙江汉族的体部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体部指数值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亦有南亚类型族群特点。从指数均值来看,浙江汉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按体部指数均值,浙江汉族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男性为中胸型,女性为窄胸型;城乡男性和城市女性为中腿型,乡村女性为亚短腿型。结论 浙江汉族体质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汉族族群未能聚在一起。汉族族源的多元性,导致不同地区汉族体质的较大差异。将整个汉族笼统地归入一个体质类型,可能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新疆地区蒙古族青年进行体质发育状况的研究,为营养学、医学、人类学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手册》方法,对其身高、体重、胸围三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资料,分别统计 三项体质发育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六项体质发育指数的均值及标准差。结论 新疆蒙古族青年身长较高,发育程度中等,体型属中间型,胸廓类型属中胸型。  相似文献   

20.
周亚威  周贝  顾万发 《解剖学报》2020,51(1):114-123
目的 探讨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发育情况。方法 参照《人体测量方法》,对汪沟遗址出土的108例人骨标本的肱骨、胫骨和股骨主要测量项分别进行测量,用Excel 2019软件对肢骨指数、性别二态性和身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肱骨、股骨整体发育水平较同时期对比组强壮,较内蒙古地区对比组弱,股骨中部肌肉附着偏少;两性肱骨粗壮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1 ,P>0.05),股骨粗壮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男性股骨最大长变异范围在40.6~49.4 cm,在对比组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男性平均身高为166.22 cm,变异范围在164.47~167.68 cm。女性平均身高为158.06 cm,变异范围在154.02~160.34 cm;两性身高差异性显著(t=4.96,P<0.01);汪沟组两性差异性指数为5.7%。结论 汪沟组男性肱骨、胫骨、股骨整体比女性强壮,男性上肢发育比女性强壮,下肢强壮程度的差异不大。我们推测汪沟组男性与女性生长过程中获得的营养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