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从胃动素(MTL)水平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肝郁脾虚证的病理生理基础,为PHG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辨病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对象120例,分为:PHG组(P组)、慢性乙型肝炎组(H组)、慢性胃炎组(G组)、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详细询问每例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进行肝郁脾虚证的评分;在早晨空腹状态下采肘前静脉血,检测血浆MTL水平。[结果]①P组MTL水平最高,并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组McCormick分度重度患者MTL水平比轻度者为高(P0.01);③P组肝郁脾虚证积分与血浆MTL水平呈正相关(P0.01);④P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MTL水平均明显高于B级和A级,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MTL参与PHG的形成,促进其发展,在PHG的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症状越重,积分越高,MTL水平升高越明显,PHG胃黏膜改变越重;③肝功能损害越明显,MTL水平越高,PHG胃黏膜改变越重;④MTL可作为PHG肝郁脾虚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微量向蛋白尿(MAU)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对照组(A组)、MS(B组)及其合并MAU(C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和UAER、CGRP、NO、ET水平。结果UAER、CGRP、ET及NO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组被缬沙坦干预后CGRP、NO水平升高(P〈0.01),UAER、ET水平下降(P〈0.01)。CGRP、ET、NO分别与UAER相关(P均〈0.01);CGRP与ET负相关,与NO正相关(P均〈0.01)。结论缬沙坦对MS合并MAU患者的UAER、CGRP、NO及ET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择40例DR患者,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正常人做对照组,测定的血小板5-HT、血浆NO、血浆ET水平。结果:血小板5-HTDR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及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水平DR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低于健康对照(P〈0.05)而ET水平DR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R血小板释放5-HT异常增多,血浆NO水平的降低,ET水平的升高,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52例为合并高血压病组,其中老年组(A组)35例及非老年组(B组)17例;38例为非高血压组,其中老年组(C组)25例及非老年组(D组)13例。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测肱动脉血压SBP、DBP,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FMD、ET、NO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组D0、NID无显著性差异(P〉0.05)。FMD与NO呈正相关(P〈0.01);FMD与ET、SBP、DBP、TC、LDL呈负相关(P〈0.01);SBP、DBP与ET呈正相关(P〈0.01);SBP、DBP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FMD与NO、ET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EH,观察Ⅰ组)、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20例EH伴LVH(观察Ⅱ组)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血清ET、NO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Ⅰ组血清ET明显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Ⅱ组血清ET明显高于观察Ⅰ组、NO明显低于观察Ⅰ组(P均〈0.01),且ET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586,P〈0.01);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ET呈正相关(r=0.427,P〈0.05)、与NO呈负相关(r=0.653,P〈0.01)。观察Ⅱ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 ET和NO两者失衡可能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肠肽的变化,探讨IBS的中医虚实证型与血浆脑肠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90例IBS患者分为肝气郁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各30例,正常对照(正常)组1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批测定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结果]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VI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1);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证组患者VIP水平显著高于肝气郁滞证组(P〈0.05),但脾胃虚弱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0.01),肝郁脾虚证组和肝气郁滞证组NPY水平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P〈0.01,〈0.05),肝郁脾虚证组NPY水平低于肝气郁滞证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N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3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中医证型IBS脑肠肽存在不同的变化。IBS的中医病机观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脑-肠轴学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导致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加重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肝硬化患者施行EVL前后PHG的加重程度。结果43例有门奇静脉断流术史伴H.pylori阳性者,EVL前后患者重度PHG的总构成比分别为51.16%和74.42%(P〈0.05);按肝功能Child—Pugh(A+B)级、C级分组,各组患者EVL前后的重度PHG构成比分别为30.77%、38.46%(P〉0.05)和60.00%、90.00%(P〈0.05)。33例有门奇静脉断流术史H.pylori阴性者,EVL前后的重度PHG总构成比分别为21.21%和36.36%(P〈0.05)。按肝功能Child—Pugh(A+B)级、C级分组,各组患者EVL前后的重度PHG总构成比为14.29%、21.43%(P〉0.05)和26.32%、47.37%(P〈0.05)。15例无门奇脉断流术史H.pylori阳性者,EVL前后的重度PHG的总构成比分别为20.00%和40.00%(P〈0.05);按肝功能Child—Pugh(A+B)级、c级分组,各组患者EVL前后的重度PHG构成比分别为16.67%、16.67%(P〈0.01)和22.22%(1/6)、55.56%(P〈0.01)。46例无门奇脉断流术史鼠pylori阴性者,EVL前后重度PHG的总构成比分别为17.39%和23.91%(P〉0.05);按肝功能Child—Pugh(A+B)级和c级分组,各组患者EVL前后的重度PHG构成比分别为14.29%、19.05%(P〉0.05)和20.00%、28.00%(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EVL前后的重度PHG构成比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明显正相关;门奇静脉断流术、H.pylori感染均为肝硬化患者EVL后引起PHG程度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检测SF值。结果:SF值依据中医证型依次为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其中瘀血阻络型与湿热中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25,P=0.053),而此两型分别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及肝郁脾虚型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56,P=0.062),此两型分别与肝郁脾虚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34,P〈0.01)。结论:瘀血阻络型中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占89.7%,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重,故其SF表达为各型最高。肝郁脾虚型以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及中度为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轻,故其sF表达也是所有证型中最低的。湿热中阻型中因有相当比例的sF高表达的重型肝炎患者使其总体sF表达仅次于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中肝硬化比例较高,且大多处于肝功能失代偿阶段,sF表达偏低,拉低了其总体sF表达。  相似文献   

9.
成巧梅 《山东医药》2006,46(35):59-60
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连用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按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测定神经功能,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NO及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S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两者水平,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常见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的肾动脉主干(MRA)、段动脉(SRA)和弓形动脉(ARA)的血流参数,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RI)由肾门至肾皮质依次降低的规律消失,肝郁脾虚型(I组)患者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内蕴型(Ⅱ组)患者各级肾动脉的博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Ⅲ组)患者各级肾动脉的PI以及Ⅱ、Ⅲ组患者肾动脉的RI、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TAM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Ⅲ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I、Ⅱ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肾脏的血流动力学,给临床提供了解肝硬化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及意义,并探讨其对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54例AECOPD患者血浆tHcy、NO、NOS、hs-CRP水平,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tHcy和hs-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0.01),NO和NO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1).tHcy与NO、NOS呈负相关(r分别是-0.57、-0.49),与hs-CRP呈正相关(r是0.48),(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浆存在低NO和高Hcy,二者参与COPD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加重了COPD 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检测49例新诊断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NAFLD组),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T2DM组),健康对照组35名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浆内脂素(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T2DM患者血浆Visfatin、FF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NAFLD组血浆Visfatin、FF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而T2DM+NAFLD组、T2DM组、正常对照组中Visfatin水平依次升高,组间统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是影响血浆Visfatin及FFA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它在T:DM并NAFLD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勋  杨刚  陈贝贝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68-176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HRCT影像学表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了入住我院的12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OLD方案分级,其中Ⅰ级46例(A组)、Ⅱ级34例(B组)、Ⅲ级23例(C组)以及Ⅳ级17例(D组).对本组全部入选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以及HRCT等方面进行检查,对比上述四组之间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 与A组相比,B、C、D三组患者HRCT异常定量评分呈现出显著性升高的发展趋势,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且,上述四组之间HRCT定量评价与肺功能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HRCT能够作为定量评价不同级别COPD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联合参附注射液(SFI)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为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AP提供依据。[方法]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SAP大鼠模型,根据实验分为假手术对照(对照)组、SAP组、SFI组、善宁组、SFI加善宁(联合)组。观察各组血中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淀粉酶的变化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N0、ET、血清淀粉酶均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胰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SFI组、善宁组上述各检测指标均较SAP组明显改善(P〈0.05),但联合组改善最明显(P〈0.01),与SFI组、善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善宁和SFI治疗SAP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一的西药或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化镧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过氧化和内皮素1(ET-1)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被均分成5组,即对照组、高脂组、低剂量氯化镧组、中剂量氯化镧组、高剂量氯化镧组。对照组大鼠喂普通饲料。高脂组大鼠喂高脂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喂高脂饲料并给予不同剂量氯化镧(0.1mg/kg、2mg/kg、40mg/kg)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降低,血浆MDA和ET-1水平明显增高,而SOD、T—AOC活性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低剂量氯化镧组SOD、T—AOC、NO水平较高脂组显著升高,MDA、ET--1水平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高脂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低剂量氯化镧能明显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槟榔对大鼠胃排空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槟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浓度(25%)槟榔(A)组、高浓度(100%)槟榔(B)组、对照(c)组。分别给大鼠灌服低、高浓度槟榔液、蒸馏水1、6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肠动力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胃窦、空肠组织匀浆及血浆胃动素(MOT)、SP、VIP水平。[结果]灌服低、高浓度槟榔液1、6h后大鼠胃排空运动明显增强,胃窦肌间神经丛SP明显增加,VIP明显减少(均P〈0.01或〈0.05);胃窦及空肠组织匀浆MOT、SP明显增加,VIP明显减少(均P〈0.01或〈0.05);血浆MOT、SP明显增加,VIP明显减少(均P〈0.01或〈0.05)。[结论]槟榔对大鼠胃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胃窦肌间神经丛、胃窦及空肠组织、血浆SP;胃窦及空肠组织、血浆MOT增加及胃窦肌间神经丛、胃窦及空肠组织、血浆VIP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测量右室室壁运动时间间期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方法:PH患者150例,根据PH的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50例,应用PW-TDI测量心尖四腔心切面三尖瓣前瓣瓣环心肌运动的时间间期指标包括:电一机械时间(EMD)、射血前期(PEP)、等容收缩时间(ICT)、心室射血时间(ET)、等容舒张时间(IRT)、充盈时间(FT),计算Tei指数。将PH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心肌运动时间间期参数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不同程度PH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组IRT延长(P〈0.01);中度组IRT延长、fvr缩短(均P〈0.01);重度组IRT、ICT和PEP延长、ET和丌缩短(均P〈0.01)。Tei指数在PH组均增大(均P〈0.01)。中度组较轻度组、重度组较轻度组、重度组较中度组IRT延长、FT缩短(均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ICT和PEP延长、ET缩短、Tei指数增大(均P〈0.05)。EMD在不同水平P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H导致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舒张功能降低早于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8PWV)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高血压并IGT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T,20例)和常规治疗+EECP组(CT+EECP,18例)。CT+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h,共36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和反搏后检测baPWV,同时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CT组和CT+EECP组治疗后baPWV明显下降,分别为1703±213(P〈0.05)和1601±208(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T均明显下降(74.8±21.3和62.6±20.8,P〈0.05,P〈0.01),NO均明显上升(67.7:1:17.4和78.2±18.2,P〈0.05,P〈0.01).CT+EECP组baPWV和ET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血压并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僵硬度,从而改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9.
内皮细胞损伤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流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经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冠脉恢复正常血流患者和冠脉无复流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PCI患者,根据术后血流分级(TIMI分级)分为两组,冠状动脉血流≤TIMI2级40例,为无复流组,TIMI3级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冠脉血中内源性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CD63)水平,以此判断内皮细胞受损情况。结果:PCI术后无复流组较对照组冠脉中NO明显减少[(41.52±6.1):(61.94±10.7)μmol/L],而ET[(117.42±11.1):(59.08±9.8)mg/L]、CD63[(7.43±8.2)%:(2.05±2.8)%]显著增加(P均0.05)。提示在PCI后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者较血流恢复正常者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更严重。结论:内皮细胞损伤是冠状动脉PCI术后无复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