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24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房学军  常华 《眼科新进展》2003,23(4):276-277
目的 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位回退现象。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BTA)注射与眼外肌移位术治疗不同时期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西京医院眼科的AACE患者33例(66眼),发病6个月以内者(9例)予以BTA注射(注射组),发病6个月及以上者(24例)予以眼外肌移位术(手术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斜视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术后6个月治愈率。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间性别比例、年龄、日近用眼时长、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射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斜视度分别为(36.89±13.79)、(5.00±7.09)、(1.00±3.73)、(1.61±2.51)、(3.00±4.56);手术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斜视度分别为(37.9...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常眼位及斜视儿童眼外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差异,以期进一步认识斜视发病机制与IGF-1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儿的眼位情况及斜视类型分组:共同性内斜视组67例86眼,共同性外斜视组129例183眼,正常眼位组23例23眼,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及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儿童眼外肌及血清中IGF-1的含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IGF-1在眼外肌细胞中主要表达在胞浆,细胞外基质中有少量的表达。正常眼位组眼外肌中IGF-1含量明显多于共同性内斜视组及共同性外斜视组(P<0.05)。(2)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眼位组与共同性内斜视组、共同性外斜视组相比较,眼外肌中IGF-1含量明显增多(P<0.05)。(3)正常眼位组、共同性内斜视组、共同性外斜视组儿童血清中IGF-1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同性内斜及共同性外斜等儿童常见单纯眼位异常的发生,可能与眼球血供中IGF-1含量的多少相关性不大,其影响在于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局部IGF-1含量的多少,提示应用IGF-1在眼外肌局部注射对于治疗斜视等眼外肌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例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漏诊的临床分析,加深对此类斜视的认识。方法对3例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行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并行单(双)眼外直肌后徙。结果3例患者经12个月的随诊,眼位矫正满意,视疲劳症状消失。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有两类斜视的双重特点,配戴合适的眼镜,选择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6岁。因"自幼发现右眼斜视26年"于2016年8月17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外斜V征",视力:右眼0.12,左眼1.0,矫正视力:右眼0.2,左眼1.2,于8月18日行"双眼下斜肌切断+双眼外直肌后徙+右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前双眼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2h 1一次,手术开始前III型爱尔碘冲眼两遍,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取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矫治交替性外斜视,取得了良好的眼位矫正,大多数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现将我院3年来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91年至1993年有详细病例记载共85例,年龄6一12岁54例。男性56例,女性29例。有屈光不正者58例。其中远视散光42例,近视散光16例,大多数为远视散光,屈光度十3·00D~+6.00D之间为多,小儿中以中度远视为多见。多数交替性外斜视单眼视力在卫.O~1.2之间。交替性外斜视按运动方面为主的分型,分开过强型61例,辐按不全型14例,基本型10例。手术方法和手术量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术后继发性外斜视与斜肌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2008年至2013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共同性内斜视术后继发性外斜视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斜肌功能异常在发病因素中的作用。结果 26例中14例发生了新发的斜肌功能异常,包括上斜肌功能亢进8例次、下斜肌功能不足2例次、下斜肌功能亢进6例次、上斜肌功能不足3例次。继发性外斜合并A-V征的8例,其中合并A征5例,V征3例。结论 共同性内斜视术后发生的继发性外斜视可能与未矫正或新出现的斜肌功能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眼位的变化。方法手术治疗43例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病人,探讨其手术方式并观察术后1周、6周、6个月和1年的眼位变化情况。结果单眼内直肌前徙7例,单眼内直肌缩短4例,单眼内直肌前徙+单眼外直肌后徙20例,双眼外直肌后徙5例,单眼外直肌后徙3例;4例外斜视度数≥50△行3条肌肉的手术。术后1年35例眼位正位(81.3%),其中单眼内直肌前徙或缩短11例术后8例(72.7%)正位,外直肌后徙8例(5例为双眼,3例为单眼)术后6例(75%)正位,单眼内直肌前徙+单眼外直肌后徙20例术后18例(90%)正位;1周~6周斜视度数变化-5.2△±0.4△,6周~6个月变化-1.2△±0.4△,1周~1年变化-6.4△±2.1△。1周~6周有25例患者(58.1%)有外斜视漂移,变化-8.0△±1.4△,其中术中过矫组的10例继发外斜视患者,术后6周内均出现了外斜视漂移,平均为-8.3±2.0△。结论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术中5△~10△小度数过矫可提高远期的术后正位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3岁,7岁时发现偶尔有斜视,双眼交替13岁时变成左眼恒定性外斜视。视力,右眼1.0,左眼+1.00DS=0.6。眼位:角膜映光左眼-25°;可交替注视,眼球运动正常,同视机检查:他觉斜视角-25°;无同时视。四点试验示,左眼抑制,线状镜,左眼抑制,立体图检查无。门诊以“共同性外斜视”收住院手术。  相似文献   

10.
曾俊  刘陇黔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8):1448-145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7-01/2018-08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术前有无近立体视和斜视度及术后第1d斜视度等资料,探讨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47例(60%),其中术前集合不足型患者43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18例(42%); 基本型患者31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26例(84%); 分开过强型患者4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3例(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与无效者斜视类型、术前视近斜视度具有差异(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斜视类型(基本型)是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危险因素(OR=5.769,95%CI:1.790~18.595,P<0.05)。

结论:斜视类型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徒后外直肌(8~14mm)。结果术后 1周眼位基本正位(正位或≤5°)者32例(76%),术后随访8~16月中,眼球运动正常者34例(81%)。结论外直肌超常量 后徒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A型外斜视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A型外斜视的病因、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自 1995- 01/2003- 12 收治的 1 825 例斜视中62 例 A 型外斜视病例的病历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依据是否伴有上斜肌功能过强、原位水平斜视及双眼视觉功能情况行上斜肌部分肌腱切除术或断腱术和 / 或水平直肌手术, 术后随访时间 6 ̄18( 平均 9) mo。结果: A型外斜视占同期斜视患者 3.4%。在同期所有的A- V征中, A- 外斜占 21.2%; 术后眼位恢复正位 52 例( 83.9%) , A征消失 56 例( 90.4%) , 术后 54 例获得立体视功能( 包括术前 3 例存在立体视功能患者) 。结论: A型外斜视是一种较常见的斜视类型, 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 常合并水平斜视, 应依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异常及双眼视情况,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可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部分调节性内斜是儿童斜视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原因不仅有调节集合的不平衡,还伴有眼外肌的不平衡,患儿多为中度远视性屈光不正,靠单纯配镜不能完全矫正斜视还须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以解决剩余部分的斜视。现将我院及总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治疗的63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LR)与外直肌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CIX(T)]患者的 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 组4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 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 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 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 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 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 高于BLR组的53%(χ2 =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 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 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斜视矫正术符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知觉性外斜视患者12例(12眼),男7例,女5例,手术年龄17~45岁,平均29.3岁;术前平均偏斜度-87.5Δ(-75Δ ~-110Δ)。行主斜眼或视力差眼外直肌后退9~10mm,剩余偏斜度行同眼内直肌截短5~8mm,三棱镜检查患者的斜视度,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眼位和单眼眼球运动情况,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9例眼位正位,正位率为75.0%;3例外斜视术前偏斜度为-90Δ、-90Δ、-110Δ,末次随访时残余外斜度为-25Δ、-35Δ、-35Δ,术后眼位外观改善明显,无过矫现象。12例患者术前内转均正常,外转均亢进,为+1~+3。术后末次随访内转均到位,9例外转不足-1,1例外转不足-2,2例患者的眼球运动在术后6周恢复正常。12例患者单眼眼球运动末次随访与术后6周时情况一致,说明术后6周眼球运动已稳定。结论 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可有效地矫正75Δ及以上知觉性外斜视;但可引起部分患者外转轻度受限。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崔燕辉  白大勇  刘丽丽  于刚 《眼科》2015,24(4):258-262
目的 观察颈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儿童斜视术后残余性斜颈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1例10岁以下因上斜肌不全麻痹行斜视矫正术后3个月以上仍存在代偿头位的患儿。方法 对残余性斜颈患儿采用体表标记定位、徒手注射法进行颈部BTX-A注射2~8个位点,总量控制在4~8 U/kg。使用头位测量仪测量患儿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的头位变化,并记录家长对患儿头位改变的主观观察结果。随诊3~6个月。主要指标 头位侧屈度数及家长主观评价。结果 颈部注射BTX-A后3个月,38.1%患儿头位侧屈度数轻微改善,9.5%显著改善;家长对注射BTX-A后患儿斜颈改善情况主观评价,57.1%轻微改善,9.5%显著改善。结论 短期随访研究显示,颈部注射BTX-A治疗儿童残余性斜颈效果有限。(眼科,2015,24:258-2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术中调整眼位至轻度过矫10△~15△的方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及术后眼位漂移的研究。方法对40例≤60△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局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术中调整眼位至用三棱镜交替遮盖33cm保留斜视度为10△~15△后结束手术。第二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全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观察两组术后24h、1周、1月、3月及6月眼位。结果测量两组的平均眼位漂移在术后24h~半年的眼位漂移量视近分别是-9.10△±5.95△和-7.75△±4.46△;视远分别是-7.85△±5.99△和-8.75△±5.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术后半年的正位率为90.00%高于全麻组的75.00%。两组术后24h~6月视远外斜漂移量相似。结论在局麻下手术的共同性外斜视采用常量手术且术中调整眼位至手术结束时视近眼位过矫10△~15△目标眼位以抵消外斜漂移而获得早期0~+10△目标眼位,从而获得远期稳定的正位眼位。  相似文献   

18.
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0例年龄于4~12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双外直肌后退或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和BTXA双外直肌注射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眼位矫正情况及双眼视觉功能改善情况.两组之间年龄分布及治疗前斜视度数分布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合检验.两组之间正位率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 注射组患儿治疗前平均斜视度数(-41.33±12.17)△,注射6个月后平均斜视度数(-6.23±9.80)△,7例低矫,正位率为76.67%.手术组患儿治疗前平均斜视度数(-42.83±11.72)△,手术6个月后平均斜视度数为(2.67±5.21)△,1例低矫,2例过矫,正位率为90.00%.两组患儿的治疗后眼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两组患儿正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166).治疗后两组均有患儿重建了融合功能,获得了远立体视觉,近立体视觉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BTXA注射作为一种简便、创伤性小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可能接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和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的远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已行斜视手术的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患者并分为3组。组1:74例间歇性外斜视; 组2:38例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 组3:25例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残余斜视度及立体视恢复情况。平均随访2.2a。

结果:组1、组2、组3的眼位矫正成功率分别为78%、68%、64%(组1 vs 组2,P=0.249; 组1 vs 组3,P=0.153; 组2 vs 组3,P=0.716)。组1、组2、组3术后获得双眼视者分别有57例(77%)、5例(13%)、1例(4%)(组1 vs 组2,P<0.001;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440)。组1、组2、组3分别有66(89%)、27(71%)、8(32%)例获得粗糙立体视(组1 vs 组2,P=0.015;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002)。获得远立体视者组1、组2、组3分别有29例(56%)、5例(24%)、1例(7%)(组1 vs 组2,P=0.013;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366)。

结论: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粗糙立体视的恢复优于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与间歇性外斜视相比,双眼视、粗糙立体视和远立体视的恢复均较差。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可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早期手术可优化术后感觉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内直肌超常量后徙与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方法 对2003~2009年住院的43例内斜术后继发外斜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常规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和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与眼球运动和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结果 13例眼球内转受限,其中发现内直肌常规量后徙33例中只有3例眼球内转受限,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的10例患者均有眼球运动受限,经x2检验,P<0.05;对10例内直肌超常量后徙的患者6例行内直肌前徙,术后眼球运动无受限,眼位正位;而经同等手术量内直肌缩短的4例患者中只有1例术后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但术后眼位正位.另外3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仍明显受限,残留外斜视.39例术中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35例(89.7%)术后正位,4例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术后只有1例(25%)正位.结论 (1)内直肌超常量后徙可造成术后眼球运动受限,从而导致继发性外斜视.(2)单纯内直肌缩短术后斜视度不稳定,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