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至2010年青少年近视患者246例(482只眼).根据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A组)、普通框架眼镜组(B组).两组患者戴镜后1d、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2年随访,观察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 A组病例戴镜1个月后裸眼视力达到最佳并稳定,B组病例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A组病例戴镜1年及2年后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增长,分别为0.18±0.19mm及0.21±0.21m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例戴镜1年及2年后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增长分别为0.98±0.29mm及1.12±0.27m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经戴镜满2年者停戴2周后查近视屈光度,平均每年增加0.26±0.31D,B组病例戴镜满2年后查屈光度,平均每年近视增加1.22±0.24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戴镜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与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1/2016-07我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240眼,采取自愿原则分为3组:角膜塑形镜组40例80眼、低浓度阿托品组40例80眼、框架眼镜组40例80眼。随访18mo,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18mo后,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的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 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治疗前后屈光度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但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mo后,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眼轴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 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治疗前后眼轴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但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角膜塑形镜与低浓度阿托品均可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进展,其疗效均优于框架眼镜,但角膜塑形镜与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为青少年近视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06/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在验光后给予常规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53例则给予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LogMAR)、验光指标(等效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眼生物学参数(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结果:治疗1a后观察组裸眼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0.51±0.12 vs 0.73±0.15),等效球镜度数(-0.23±0.05 vs-5.32±1.35D)及柱镜度数均小于对照组(-1.53±0.22 vs-1.97±0.35DC)(P<0.001)。治疗1a后两组眼轴长度较治疗前增长且治疗后对照组眼轴更长(25.53±0.84 vs 25.95±0.83mm);治疗后观察组晶状体厚度较治疗前增加(3.39±0.19 vs 3.31±0.15mm)(P<0.05)。治疗1a后观察组调节幅度(14.29±1.37 vs 12.90±1.07D)、...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眼调节参数的影响。 方法:连续性分析2015-09/2018-03在我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8~15岁患者临床资料。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组为研究组,并以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及眼轴长度为匹配因素进行1:1的频数匹配同时期配戴单焦点眼镜(SVL)的近视患儿做为对照组。通过测量配镜前及配镜后1、3、6、12mo的调节幅度(AA),调节灵敏度(AS),调节滞后(LAG),负相对调节(NRA)和正相对调节量(PRA)并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评估两组患儿配镜前与配镜后调节参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近视儿童54例完成随访:研究组27例,对照组27例。各调节参数组间均无差异(P>0.05); 矫正时间对两组的各调节参数均有显著影响(FAA=4.7,FAS=5.6,FLAG=10.2,FNRA=7.06,FPRA=8.8,均P<0.05); 矫正时间和矫正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两组的调节参数均有显著影响(FAA=5.3,FAS=4.6,FLAG=11.4,FNRA=3.4,FPRA=11.1,均P<0.05)。 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改善近视儿童的调节功能,这可能是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等效球镜度范围为-0.75~-6.00 D。患者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每组32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0.46±0.24 mm)
下降到戴镜2年后(0.33±0.2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者予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矫正后的近立体视功能。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3/2018-12于我院眼科确诊的年龄在10~20岁的近视患者220例,其中双眼屈光参差度数的差值<1.00D为无屈光参差组76例;1.00~<1.75D为轻度屈光参差组60例;2.00~<2.75D为中度屈光参差组51例;≥3.00D为重度屈光参差组33例。根据近视矫正方式分为角膜塑形镜组88例与框架镜组13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近视矫正3mo后近立体视功能。结果:框架镜组中,不同程度屈光参差组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有差异(P<0.001)。角膜塑形镜组中,不同程度屈光参差组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765)。在无屈光参差组与轻度屈光参差组中,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镜组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109、0.052);在中度与高度屈光参差组中,角膜塑形镜组的近立体视功能好于框架镜组(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在近立体视功能方面优于框架眼镜,特别在中度与重度屈光参差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轻中度近视青少年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的早期变化。方法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轻中度近视青少年21例42眼,使用眼前节分析仪(Orbsean—Ⅱ)评价戴镜后1天、1周、1月、3-6个月的角膜变化。结果配戴者角膜地形图3mm区域角膜曲率平均值下降,戴镜1周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前表面diff值下降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表面diff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最薄厚度减少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te—to—white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轻中度近视使用角膜塑形镜后角膜中央区曲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45例(90只眼)中低度近视青少年并配戴角膜塑形镜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时期45例(90只眼)中低度近视使用框架眼镜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塑形镜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屈光力增长的情况,检测并分析研究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计量质量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戴镜前视力、屈光度的基线水平比较上,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戴镜后3个月时屈光度增长的比较上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使用框架眼镜及角膜塑形镜后6个月、12个月的屈光度增长上,两组结果比较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配戴3个月、6个月、12个月角膜内皮及中央角膜厚度检测上,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中央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中轻度近视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01/2015-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2~18岁轻中度近视的患者85例165眼,按照我院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规范验配,采用夜间戴镜8~10 h。配镜后随访6lo,观察患者的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变化。 结果:随访6 lo后,与戴镜前相比,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与配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配戴后主观感觉基本良好,少数患者出现点状角膜上皮脱落,结膜炎等,经治疗后均可恢复,不影响继续配戴。 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长期配戴须严密观察和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应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调节反应的改变。方法 110例青少年近视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55例和框架眼镜组55例。应用分光检影设备对两组患者初次戴镜,及戴镜12月后双眼调节反应进行测定,同时计算调节滞后量,并统计分析。结果初次戴镜,角膜塑形镜组调节反应改变及调节滞后,同框架眼镜组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戴镜12月后,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眼镜组比较,调节反应改变和调节滞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戴镜12月后同初次戴镜相较,角膜塑形镜组调节反应改变及调节滞后无显著差异,框架眼镜组则差异明显,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应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调节反应的改变明显大于应用框架眼镜矫治,而调节滞后低于框架眼镜矫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需求和配戴后心理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并作初步分析。方法调查研究。对2011年1—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青少年进行间卷调查,分别在配戴镜片前、配戴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对角膜塑形镜的认识和需求;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的心理、视觉等的影响。共分发和调查100例青少年配戴者,并对完整完成的84份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群体中,有78%愿意主动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83%的青少年配戴者认为夜间配戴镜片对入睡没有影响;青少年对于角膜塑形镜的需求主要是控制近视度数加深(占60%);约50%的青少年配戴者自觉在美观、自信心、方便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配戴1个月后,这种心理优势更加明显,其中戴镜后1个月自信心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1,P〈O.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需求、视觉需求以及心理感觉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配戴周边离焦软镜后眼客观视觉质量变化情况,并与角膜塑形镜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28眼)配戴周边离焦软镜(A组)及11例(21眼)配戴角膜塑形镜(B组)治疗近视的儿童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戴镜前和戴镜1月后均进行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分析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参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A组MTF Cutoff39.35±10.09vs.28.67±12.86、OSI 0.51±0.40 vs.1.31±1.00、100%对比度视力5.10±0.12 vs.4.93±0.23、20%对比度视力4.98±0.14 vs.4.79±0.27、9%对比度视力4.77±0.18 vs.4.62±0.24;B组MTF Cutoff 41.76±7.58 vs.30.84±8.25、OSI0.47±0.36vs.1.30±1.06、100%对比度视力5.10±0.08vs. 4.99±0.13、20%对比度视力4.99±0.11 vs.4.83±0.14、9%对比度视力4.80±0.11 vs.4.60±0.1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周边离焦软镜和角膜塑形镜均可造成眼客观视觉质量下降,且下降的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异常现象。方法:观察的OK镜治疗者189例365眼(随访期3个月内)。记录主诉与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观察与分析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症状与体征)。结果: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叠影10.9%、眩光7.1%、角膜上皮脱落27.9%。角膜内皮羊脂状KP0.2%等异常现象,通过及时发现与处理,均分别妥善解决,结论:OK镜虽可有效减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角膜塑型镜(orthokeratology,Ortho—K,OK镜)及框架眼镜后调节滞后的差异。方法70名(70眼)9~14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眼患儿,行医学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患儿及家长依从性等综合评估,对其中25名患儿选择配戴RGPCL,25名患儿配戴Ortho—K,其余20名患儿配戴框架眼镜。配戴期间每3个月复查1次,1年以后测定RGPCL组戴镜屈光度、Ortho—K组脱镜后的残余屈光度及框架眼镜组的屈光度.并使用开放视野型红外验光仪测量其在2~5D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计算相对应的调节滞后和调节反应/刺激(AR/AS)斜率。对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检验。结果总共有57人完成测量。在2D调节刺激水平下,RGPCL、Ortho—K和框架眼镜组的调节滞后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D、4D、5D调节刺激水平下,3组问的调节滞后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373,P〈0.05;F=5.833,P〈0.01;F=6.157,P〈0.01),Ortho—K组的调节滞后值最小,RGPCL组次之,而框架眼镜组的调节滞后值最大。调节反应/刺激(AR/AS)斜率也呈现同样趋势,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RGPCL和Ortho—K1年后,患儿在高调节需求时的调节滞后值明显低于框架眼镜组,其在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规角膜塑形术矫治较高度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近视度为-0.50~-6.25 D,顺规角膜散光为-1.76~-3.02 D,年龄为6~18岁的患者33例(60眼),观察戴角膜塑形镜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的视力改变情况,并结合角膜地形图改变情况对矫治效果进行分级。用logistic回归分析较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影响因素。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为4.15±0.23,配戴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的视力分别为4.59±0.23、4.90±0.11、4.96±0.07、4.86±0.25、4.93±0.10、4.93±0.11,配戴后UCVA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08,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矫治效果Ⅰ级35眼(58%),Ⅱ级15眼(25%),Ⅲ级8眼(13%),Ⅳ级2眼(3%)。患者屈光度、角膜散光度、角膜下方与上方平均屈光度差值(I-S值)、角膜陡K(SK)值和角膜e值对矫治效果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改良的验配方法,常规球面角膜塑形镜也可以选择性用于自身条件较好的1.50 D以上角膜散光近视患者,并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后屈光度、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9~15岁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87例(174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13±0.74)D;37例配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裸眼视力、角膜曲率;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50例配戴框架眼镜,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眼轴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4.69±0.57)D;框架眼镜组戴镜1年后为(-4.72±0.80)D,塑形镜组和框架组1年等效球镜度分别增加(0.31±0.21)D、(0.77-0.4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9,P〈0.01);眼轴增加分别为(0.11±0.26)mm、(0.26±0.6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5,P〈0.01)。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与1年后角膜厚度无差异。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效果确切;与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少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微波动幅度和调节滞后的改变.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在视光门诊规范验配、随诊、配戴角膜塑形镜者15例作为观察组,框架眼镜者1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开放视野型红外验光仪(WAM-5500)测量两组在0~4 D的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计算相应的调节微波动幅度、调节滞后值和调节误差指数.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0、1、2、3、4D调节刺激下,角膜塑形镜组的调节微波动幅度均大于框架眼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4、3.277、2.365、2.179、2.591,P均<0.05).角膜塑形镜组的调节滞后值均小于框架眼镜组,在2,3和4D调节刺激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8,-2.244,-2.098,P均<0.05);而在0和1 D调节刺激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4、-1.758,P>0.05).角膜塑形镜组的调节误差指数小于框架眼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P<0.05).结论 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微波动幅度增大;在高调节需求时,调节滞后值减小,这为其延缓近视的进展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 临床实践发现角膜塑形镜具有延缓近视及眼轴长度进展的效果,但对于角膜塑形镜配戴的相关作用机制,特别是角膜塑型术对视网膜中心和周边的离焦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观察低中度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6个月后周边屈光度以及相对周边屈光度(RPR)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招募屈光度为-0.50~-6.00 D的低中度近视儿童100例,平均年龄(11.0±1.9)岁,均纳入右眼进行研究.受试者按入组顺序编号后由SAS统计软件PROC PLAN过程语句随机均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50例50眼,戴镜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开放视野红外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戴镜前后中央0°、颞侧15°和30°、鼻侧15°和30°径线的屈光度,观察并比较各组受试眼戴镜前后周边屈光度和RPR(周边屈光度与中央屈光度差值)变化趋势. 结果 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受试者戴镜前屈光度分别为(-3.35±1.31)D和(-3.01±1.1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角膜塑形镜组受试眼戴镜前鼻侧30°、鼻侧15°、中央0°、颞侧15°和颞侧30°径线周边屈光度分别为(-2.28±1.60)、(-3.28±1.41)、(-3.40±1.23)、(-3.38±1.12)和(-2.09±1.29)D,受试眼除颞侧30°外戴镜后6个月近视度数均下降,戴镜前后鼻侧30°、鼻侧15°、中央0°、颞侧15°屈光度变化值分别为(0.29±1.67)、(0.85±1.66)、(0.92±1.76)和(0.66±1.66)D,其中鼻侧15°、中央0°、颞侧15°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框架眼镜组受试者戴镜前鼻侧30°、鼻侧15°、颞侧15°和颞侧30°径线周边屈光度分别为(-1.88±1.30)、(-2.66±1.18)、(-2.89±1.27)和(-1.94±1.31)D,戴镜后6个月上述各径线近视度数均增加,戴镜前后变化值分别为(-0.25±0.80)、(-0.43±0.67)、(-0.32±0.64)和(-0.22±0.75)D,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戴镜前各径线RPR均为远视性离焦状态,戴镜后6个月颞侧15°和颞侧30°RPR变为近视性离焦状态.框架眼镜组受试者戴镜前各径线RPR均为远视性离焦状态,戴镜后各径线RPR均呈远视性离焦加深状态.结论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使近视儿童的周边屈光度发生远视性漂移,视网膜周边呈现相对近视性离焦,而长期配戴框架眼镜则使周边屈光度发生近视漂移,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加深.角膜塑形镜配戴可能通过改变周边屈光度而达到减缓近视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效果,探讨眼轴长度是否可作为评价近视进展的有效指标.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 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眼轴长度增长(0.24±0.05)mm;框架眼镜组增长(0.65±0.1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1);前者眼前节长度减少(0.02±0.02)mm;后者变化为(0.01±0.0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P>0.05);前者玻璃体腔深度增加(0.19±0.10)mm;后者增加(0.50±0.1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1).结论 角膜塑形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进展,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可作为观察近视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访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1年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探讨戴镜前后及2组间脉络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1.00~-6.00 D的25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患者治疗1年期间的眼轴,黄斑中心凹及鼻侧、颞侧脉络膜厚度(应用EDI-SD OCT)。结果治疗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眼轴增加明显缓于对照组(低度近视组t=19.071,P<0.001;中度近视组t=19.457,P<0.001);试验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脉络膜厚度与戴镜前相比均有增厚(P<0.001),低度近视组在戴镜1个月内脉络膜增厚最为明显(P<0.05),1个月后基本趋于稳定(P>0.05),而中度近视组在戴镜3个月内脉络膜增厚最为明显(P<0.05),3个月后基本趋于稳定(P>0.05)。颞侧脉络膜厚度厚于鼻侧。1年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变慢,早期脉络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增加,1~3个月后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