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经腹部X线检查,82例患者造影剂进入大肠,其中60例于12~24 h内症状缓解,22例患者于24~36 h症状缓解,余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口服泛影葡胺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可作为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常规措施并可重复使用,在对粘连性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1998~2002年口服泛影葡胺(A组)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梗阻与传统保守治疗(B组)疗效比较。结果口服泛影葡胺组患者无死亡;平均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保守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保守治疗组(P<0.01),没有与泛影葡胺相关的低容量循环、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肠梗阻加重及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梗阻操作简单、完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肠梗阻,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76%泛影葡胺6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结果53例患者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2.5 h,9例患者症状体征加重、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梗阻部位以及对选择手术时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粘连性肠梗阻是因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所致,多见于腹部手术或外伤后,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肠梗阻的60%~80%[1],一般发生在小肠。因此,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如何把握手术时机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住院费用给临床医生提出了考验。我院2009年至2011年共收治48例,应用口服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粘连性肠梗阻是因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所致,多见于腹部手术或外伤后,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肠梗阻的60%~80%[1],一般发生在小肠。因此,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如何把握手术时机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住院费用给临床医师提出了考验。我院2009~2011年共收治48例,应用口服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应用胃肠外营养,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及肥皂水灌肠。治疗组胃管内注入76%的泛影葡胺80~100 ml。结果 2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有效的,腹痛缓解快,首次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泛影葡胺治疗。在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中随机分为两组,继续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和营养学指标及生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在腹泻发生例数及比例,住院天数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EEN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 EEN组患者在分组治疗第7d后或出院时的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在分组治疗后的第2d,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经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成功病例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泛影葡胺80mL加0.9%氯化钠溶液40mL。观察两组的治愈情况,治疗前后胃管引流量及肛门第一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管引流量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应用76%泛影葡胺40~100ml,通过口服或鼻饲,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7例。通过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和X线摄影,观察造影剂到达的部位和通过情况。结果 54例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3例患者症状加重,及时进行手术干预。结论应用泛影葡胺造影可以起到诊断肠梗阻的作用,明确梗阻的部位、原因、性质,同时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病变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常为炎症,往往累及一侧或双侧输卵管。近3年来我院选用76%复方泛影葡胺作输卵管造影28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999年~2002年,用76%复方泛影葡胺作造影剂共造影287例,年龄21~44岁。1.2 方法:选择月经后3~7天,需作子宫输卵管造影者,先进行碘过敏试验(可选择结膜试验法)。提示阴性后,予阿托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保守治疗组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21d,无一例肠坏死;手术治疗组痊愈1例,死亡1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怀疑有肠绞窄或继发腹腔脓肿应采用手术治疗。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9例.结果 17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结合中药等保守治疗治愈;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无效后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d,无1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部手术后2周以内,主要是因为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黏连所引起;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体征虽典型,但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治疗上最好先予以生长押素为主的保守治疗,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现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收治的40例EPISBO患者采用“减压、抗压、支持”三位一体的综合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1周内治愈12例,1~2周治愈18例,2~3周治愈6例,3~4周治愈4例,平均治愈时间17 d。结论 EPISBO患者尽量避免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 对9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7例和西医对照治疗组46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93例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等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症状和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应该遵循保守治疗的原则,中药及生长抑素的使用非常重要,中医立法以行气通腑、活血通络、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为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粘连性肠梗阻预防再粘连的探讨。方法:通过本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术中修复肠管浆膜及腹膜创面,腹腔内常规留置低分子右旋糖酐,术后早期勤翻身活动,中西医结合早期促进肠功能恢复。结果:本组60例,仅2例各复发一次轻度不全性粘连肠梗阻,复发率占3.33%,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根本措施是修复肠管浆膜及腹膜创面,加强术中及术后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颐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85例患者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9.8d。12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非手术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40d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7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38例,根据家属及患者意愿分为两组:76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为腹腔镜组,62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为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1%、1.32%,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3.23%、12.90% (P<0.05);术后7d,腹腔镜组的PCT及CRP显著低于开腹组,而PA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EORTC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观察组52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且胃肠减压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及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全面改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