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3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3/82),其中2例均为胃肠道反应,1例为静脉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2/82),其中2例均为胃肠道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为32.50%(P<0.05)。结论:对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多卡因,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6,(6):1411-1413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内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治疗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为47.50%(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为显著,优于利多卡因,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接受药物治疗的116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抽签法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7.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8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利多卡因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0.95%(34/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再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药物治疗后,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的效果。方法任选84例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6.19%,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相对优于利多卡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9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治疗后7 d 24 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PR间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82.05%(P〈0.05);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胺碘酮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33.33%(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利多卡因,观察组为胺碘酮,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统计学有意义(χ~2=5.3247、5.2457,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低于实验组(2.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自愿接受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开展临床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两组,60例/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多卡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及不良反应状况等因素,分析其临床差异,继而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缓解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70-170
目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相对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在常规改善供血、抗凝等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予以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明显低于对照组(2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且不良反应少,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胺碘酮在发作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118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胺碘酮组在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多卡因,研究组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为64.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过缓、低血压、便秘、呼吸抑制、静脉炎等,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与对照组(28.8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首选电复律,对于电复律后复发者,应用胺碘酮可起到良好的转复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99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胺碘酮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不良反应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应用胺碘酮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4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0.59%,组间差异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