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捷华  胡剑平  汪靖 《安徽医药》2012,16(10):1464-146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检出的165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心肌桥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2.0 %,其中有 139例(84.2%)心肌桥发生于前降支中段;10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有临床症状40 例(Noble 1级7例,Noble 2级14例,Noble 3级19例),有心电图ST T异常的5例(Noble 2级 1例,Noble 3级4例);163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2例,其中发生于心肌桥近端54例(87.0%);所有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应用,心肌桥近端严重狭窄(8例)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均较好.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其临床症状与Noble分级相关.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效果较好.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者可予以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对3051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121例128处心肌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心肌桥96%(123/128)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接受介入治疗的8例中,5例术后心前区疼痛消失。1例行心肌桥松解术病人术后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肌桥影像。对74例孤立性心肌桥病人给予内科药物治疗,以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为主的内科治疗,用药后改善症状明显,总有效率82.4%(61/74)。本组孤立性心肌桥83例随访1月-5年,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无猝死发生。结论:心肌桥病人临床表现易同冠心病相混淆,冠状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以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首选,必要时要考虑行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或行外科松解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6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非冠心病的颈动脉B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5.0%(45/60),对照组为26.7%(16/60)。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组11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观察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IMT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心肌桥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选择性冠脉造影术。结果6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共检出心肌桥16例,发生率为19.87%,其中伴有高血压者9例。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程度18%~77%,平均为(40±15)%,冠状动脉肌桥长度9—34mm,平均(16±8)mm。其中13例患者心肌桥位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其中2例患者、3根血管心肌桥位于右侧冠状动脉;有1例患者心肌桥位于冠状动脉回旋支。冠状动脉收缩期管腔压缩程度:NobleI级的患者有13例,Ⅱ级的患者4例,Ⅲ级的患者有1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8例患者同时伴有冠心病。其中有3例患者壁冠状动脉近段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固定性狭窄致血管完全闭塞。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心肌桥现象并非罕见,发生比率为19.8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冠状动脉邻近心肌桥的近段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CTA)显示并评价心肌桥的物理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02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MCA舒张期及收缩期管径大小、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与粥样斑块的关系。结果502例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CTA发现心肌桥存在147例,检出率29.3%,CAG发现13例,检出率2.6%,两者间有差异。心肌桥的平均长度(32.10±9.25)mm,平均厚度(1.32±0.5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壁段及远段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作为显示并评价心肌桥血管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准确、无创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 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正常组(对照组) ,再根据狭窄程度分成三个亚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结论:对中年以上,尤其有多种危险因素者需行颈动脉B超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4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8例。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心肌桥的检出率为1.83%,均为左前降支单发心肌桥,8例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7例EKG、Holter检查有缺血性ST-T改变,但2例肌桥近段有粥样硬化及狭窄,3例心脏彩超有阳性发现。肌桥伴冠脉近段狭窄予药物治疗和PCI治疗,单纯肌桥者仅予药物治疗。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可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肌桥近段血管易发生粥样硬化,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因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所致的心绞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肌桥与临床症状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267例患者中检出心肌桥7例.结果心肌桥部位均在左前降支,收缩期狭窄均在70%以内,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1例患者仅狭窄50%,为一孤立性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梗塞.结论心肌桥与心电图ST-T改变未显示出一致性关系,其狭窄程度与胸痛亦无必然联系,心肌梗塞发病机理并非冠脉闭塞,机理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见影响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疑诊冠心病并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276例,根据冠脉CTA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轻度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三组,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常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X^2=14.394,P=-0.006)、高血压(X^2=6.445,p=0.040)、总胆固醇(X^2=8.464,P=0.015)、甘油三酯(X^2=7.084,P=-0.029)、低密度脂蛋白(X^=2=6.399,P=0.04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Wald=14.433,P=-0.000)、吸烟(waid=7.425,P=-0.007)及总胆固醇(Wald=4.637,P=0.03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较其它因素更大。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吸烟及总胆固醇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可控危险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能更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心肌桥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颖  陆锐  刘肆仁  董蕾 《中国医药》2008,3(11):674-67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影像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接受CAG检查的3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67例行选择性CAG的人群中,共发现13例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率为3.54%,男性多于女性。13例患者均为单桥,其中前降支9例,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1例。临床诊断:孤立性心肌桥8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13例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且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对11例患者随访1—3年,2例失访,无新发心肌梗死、猝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B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0年Postsmann和Wig在对活体进行血管造影时,通过“收缩期狭窄或挤牛奶效应”对心肌桥进行了至今都堪称为经典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重构间的关系,对9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的住院病人,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表明:①冠脉狭窄轻度(<50%)、中度(50%-75%)、重度(>75%)均可见血管重构,狭窄处血管面积分别为13.8&;#177;4.9mm^2、15.9&;#177;14.2mm^2及15.8&;#177;115.5mm^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②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P<0.05),脂质性、纤维性及钙化性斑块狭窄处血管面积分别为16.7&;#177;4.6mm^2、13.1&;#177;3.9mm^2及13.9&;#177;5.3mm^2,而参考血管面积分别为12.0&;#177;4.0mm^2、12.8&;#177;3.6mm^2及12.9&;#177;4.2mm^2。③61条血管为偏心性斑块,34条血管为同心性斑块,其狭窄处血管面积分别为16.1&;#177;3.6mm^2和13.7&;#177;5.1mm^2,参考血管面积为11.87&;#177;3.80mm^2和12.93&;#177;4.67mm^2。偏心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P<0.05),同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P>0.05)。结论:血管重构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有着明显的关系,偏心性斑块和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因此,由于血管重构,血管内超声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冠脉造影可无明显狭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69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其发生率为4.11%.其中13例伴有冠心痛,3例伴有瓣膜病,50例为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0例孤立心肌桥中有25例的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0%,17例处于50%~70%,8例小于50%.在50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25例有胸病症状;18例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18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69例中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室壁肥厚13例.结论 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为冠状动脉造影,其发生率为4,11%.心肌桥可孤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冠状动脉收缩期心肌桥高度狭窄可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ST-T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等现象,狭窄程度越高,则上述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心肌桥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2457例患者,其中检出心肌桥88例。结果从24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心肌桥88例,心肌桥检出率3.58%,孤立性心肌桥(无冠脉狭窄)31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7例,并发高血压20例,并发糖尿病12例,并发心脏瓣膜病2例。82例有发作性胸闷或胸痛症状,5例有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引起心绞痛,对可疑心绞痛的患者应尽早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16例住院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用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数量和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踩臂指数测定及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病变组踝臂指数差异显著(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踝臂指数越小。以踝臂指数〈0.9为二分类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踝臂指数与性别、年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吸烟量、糖尿病等相关。结论踝臂指数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简单可靠的预测因子,低踝臂指数与性别、年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吸烟量、糖尿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冠脉造影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及,而且越来越成熟,对心肌桥的发现、研究、治疗越来越深入。现就这一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825例患者资料,其中检出心肌桥63例,检查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冠状动脉至少采用4个以上投照角度,右冠状动脉至少采用2个以上相互垂直的投照角度进行造影以充分暴露冠状动脉各节段。结果 18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心肌桥63例,心肌桥检出率为3.45%,心肌桥均分布在前降支,Nobel分级:Ⅰ级33例(占52.4%),Ⅱ级25例(占39.7%),Ⅲ级5例(占7.9%)。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用于活体患者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引起心绞痛,对可疑心绞痛的患者应尽早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照组)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肾功能、FBG、LDL-C、HDL-C和TC等相关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FBG、LDL-C、HDL-C和T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UN和SCr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呈正相关(r=0.638、0.763,P<0.01),对照组中尚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存在相关关系(r=0.037、0.080,P>0.05)。结论肾功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一个较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田颖  丁阳  夏敏  程宁昌  王磊 《江苏医药》2023,(2):193-197
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4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709例有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狭窄组),131例无狭窄(非狭窄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三酰甘油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狭窄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狭窄组(P<0.05)。三酰甘油与左冠脉前降支近段、中段、右冠脉中段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0.084、0.084、0.073,P<0.05)。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左冠脉前降支和右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三酰甘油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卫生部最新统计,位居我国人口死亡疾病谱中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道疾病。三者约占死亡人数的72%。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在不断的逐年成长,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我国约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1]。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2~4倍,并且其危害性较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明显加大。早在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提出了“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理念[2]。本文就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治疗予以阐述。1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不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