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早发型组72例,晚发型组146例,围生儿235例)的母婴结局.结果: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收缩压为168.4±20.5 mmHg,舒张压为106.8±16.5 mmHg,高于晚发组159.4±15.9 mmHg和101.5±11.2 mmHg(P均<0.05);早发型组治疗时间为4.0±3.7天,长于晚发型组(1.3±2.4)天(P<0.01);早发型组分娩孕周为33.6±2.6周,早于晚发型组38.4±1.8周(P<0.01);②早发型组母亲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55.6%,高于晚发型组34.3%(P<0.01);早发型组母亲心功能不全、子痫、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视网膜剥离、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4%,高于晚发型组14.3%(p<0.05);③早发型纽围生儿体重低于晚发型组(P<0.01),且早发型组围生儿中早产、FGR、新生儿窒息、转入NICU及围生儿死亡率均分别高于晚发型组(P均<0.01);④早发型组中发病孕周越早,围生儿体重越低(P<0.01),入住NICU率越高(P<0.01),围生儿死亡率、FGR及早产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且发病越早,围生儿预后越差.严格选择病例行短期的期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FGR 48例(合并FGR组),未合并FGR 95例(未合并FGR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及143例患者不同分娩孕周(孕30周、孕30~31+6周、≥孕32周)围生儿结局。结果:1两组一般情况、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周和孕产妇并发症(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衰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合并FGR组分娩孕周晚于未合并FGR组(P0.05),但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未合并FGR组(P0.05)。合并FGR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3新生儿并发症中,合并FGR组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4随着分娩孕周增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FGR围生儿死亡率和总体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在分娩孕周≥32周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的患者,期待治疗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合并FGR的患儿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但期待治疗后通过延长孕周可改善其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及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与母婴结局.方法:对12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3组间孕产妇终止妊娠和保守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儿存活情况、母亲死亡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3组间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保守治疗时间与A、C两组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围生儿死亡率(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与C组比较,B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常伴有高并发症率和高围生儿死亡率,且孕周越小发生率越高,在保证孕妇安全下可采取保守治疗适当延长胎龄,以期达到胎儿成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早发型子痫前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后在本院定期产检并终止妊娠的患者共9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7例,B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42例,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结局。结果:A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多于B组,A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严重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次妊娠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存活、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到我院诊治的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患者,根据不同孕周分为3组,孕周<28周为A组,28≤孕周〈32周为B组,32周≤孕周〈34周为C组,比较3组患者终止妊娠时间、保守治疗时间、分娩方式、母婴死亡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围生儿存活情况等。结果:3组患者终止妊娠时间、保守治疗时间、围生儿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围生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并且发生率孕周小的高于孕周多的。孕妇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保守治疗延长胎龄,促进胎儿成熟,使新生儿存活率升高,围生儿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13例,以发病孕周34周为界限,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56例(早发型组)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57例(晚发型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等指标。结果:早发型组患者在终止妊娠孕周、延长孕周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血压、24小时尿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等方面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应根据母胎情况,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方法收集1977-201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457例,其中早发型860例,晚发型3597例。回顾性分析其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率分别为57.7%和36.9%,早发型明显高于晚发型(P=0.02);胎盘早剥是最常见并发症,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6.7%和4.6%(P<0.05)。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6%和2.2%(P<0.01)。特别是早发型妊娠34周前终止妊娠者,围生儿死亡率高达4.9%。结论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为剖宫产术;发病孕周越早,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8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入院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根据治疗时间的长短又分为4组,即Ⅰ组(治疗时间≤48小时)、Ⅱ组(48小时~8天)、Ⅲ组(9~19天)、Ⅳ组(≥20天).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但A、B、C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痈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处理与母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处理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31+6周16例,B组:32周~33+6周24例,C组:≥34周24例.结果:A、B、C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A组最低,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期待时间以C组最长,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死亡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率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前期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掌握终止妊娠时机极为重要,适当的期待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同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终止妊娠时间分为A组(16例,终止妊娠时间<32周)、B组(17例,终止妊娠时间32~34周)及C组(17例,终止妊娠时间>34周)。然后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18例)与剖宫产组(32例)。比较各组母婴结局。结果 B组保守治疗时间(14.04±3.29)d长于A组(6.93±2.30)d以及C组(6.72±3.05)d(P<0.05);三组入院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B组、C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均低于B组、C组(P<0.05);三组死胎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率、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围生儿死亡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剖宫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死胎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