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的转移与再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探讨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1981-1993年治疗的582例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及廓清侧转移淋巴结再发情况。结果T3、T4病例392例,而T3N+、T4N+147例。  相似文献   

2.
贾深汕  孙秀威 《耳鼻咽喉》1998,5(4):224-226
为探讨声门上型临床颈淋巴结一喉癌病人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为外科治疗的选择提供理论根据,对35例CN0声门上型喉癌被随机分为选择性根治性颈廓清(ERND)及选择性功能性颈廓清(EFND)两组,分别完成12及23例。ERND组平均每颈获取淋巴结32.5枚,EFND组29.8枚,差异不显著。两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3%及30.4%,总转移率为31.4%,11例颈淋巴结PN病例中有10例(90.9%)  相似文献   

3.
声门上型喉癌的颈显微转移与迟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例双侧或对侧无临床淋巴结转移(cN0)的声门型喉癌作了颈显微转移和迟发转移观察。结果显示T1~T4双侧cN0的同侧显微转移率分别为0/1、22.5%、31.6%和37,5%,平均26.3%;同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1/3、2/11、2/6和2/3,平均30.4%;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0/4、6.1%、8.0%和18.2%,平均7.9%。T2~T4对侧cN0的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9.5%、26.1%和28.6%,平均19.6%。此数据对于决定cN0者是否行预防性颈廓清术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喉癌临床N0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临床N0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颈淋巴结处理方式选择提供根据。方法40例临床N0喉癌患者被随机分为选择性根治性颈廓清术(radicalneckdisection,RND)及功能性颈廓清术(functionalneckdisection,FND)两组,分别完成13及27例。将获得淋巴结逐一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转移情况。结果RND组平均每侧获淋巴结34.2枚,FND组为27.4枚,差异无显著性(t=0.86,P>0.05)。两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8%(4/13)及33.3%(9/27),总转移率为32.5%(13/40)。13例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12例(92.3%)转移淋巴结位于Ⅱ,Ⅲ区。33枚转移阳性淋巴结中32枚(96.9%)位于第Ⅱ和Ⅲ区。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9/13)及77.8%(21/27),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χ2=0.3418,P>0.5),总的3年生存率为75%(30/40)。结论对临床N0喉癌患者行肩胛舌骨肌上或侧颈廓清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喉癌临床N0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喉癌临床N0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颈淋巴结处理方式选择提供根据。方法 40例临床N0喉癌患者被随机为选择性根治性颈廓清术及功能性颈廓清术两组。分别完成13及27例。将获得淋结逐一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转移情况。结果 RND组平均每侧获淋巴结34.2枚,FND组为27.4枚,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8%及33.3%,总转移率为32.5%。13例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12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选择手术方法。方法:采用110例临床N0声门上型喉癌的164侧颈廓清术标本淋巴结连续切片方法观察。结果: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5.5%(39/100)。提出临床N0病理转移的特点:1)转移淋巴结大小大多数介于0.5~1.5之间占84.2%。2)转移淋巴结大多数为早期侵入期和生长发展期占86.0%。3)转移淋巴结绝大多数为单发型占74.4%。4)各个T分期均有转移淋巴结。结论:在颈淋巴结处理上,我们支持尽可能同期行选择性颈廓清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晚期喉鳞状细胞癌病人的局部转移手术后对局部、远端肿瘤复发、无复发、生存率等的影响。选择159例接受常规手术和放疗的病人,其中声门上癌97例,声门癌60例,声门下癌2例,多数肿瘤为Ta(104例),T4(41例),No(91例),15例临床上有阳性淋巴结,仅15例声门上癌行水平部分喉切除,其余均行全喉切除术,T3N0肿瘤行全喉切除,若术中未发现阳性淋巴结则不施颈廓清术。T4N0肿瘤在行全喉切除时行改良或传统的根治性颈廓清,若发现阳性淋巴结均行根治性颈廓清。79%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发现阳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00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患者和颈廓清标本(153侧)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隐匿性转移率为38%,发现转移淋巴结51个,Ⅰ区1个(2%),Ⅱ区37个(73%),Ⅲ区12个(23%),Ⅳ区1个(2%),转移淋巴结的长径0.5~2.6cm,平均为1.1cm。51个淋巴结中癌早期21个(41%),癌长期18个(35%),癌满期7个(14%),破膜期5个(10%)。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的隐匿性转移率高,早期不易诊断,应积极行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癌的效果,总结1974~1994年期间治疗声门癌患者132例,随访至1994年12月,获得随访资料者126例(95%),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喉癌,根据TNM分期,T1、T298例(77.8%),T3、T428例(22.2%)。1例T4N1,其他均为N0。就诊时全部患者均为M0。126例患者均系采用部分喉切除治疗,其中89例为单纯手术治疗,术前放射治疗4例,术后放射治疗33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126例中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9.1%和86.1%;T1、T2组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8%、95.1%和93.3%;T3、T4组为83.2%、62.7%和52.3%。患者术后均保存了喉的发音功能,能用语言进行社交,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部分喉切除术是治疗声门癌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论:跨声门癌应定义为以喉室为中心纵向跨区发展的肿瘤。在跨声门癌的局部扩展中,喉室屏障作用较小;跨声门癌应慎行喉部分切除术,行喉手术同时应行肿瘤主体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1.
头颈鳞癌颈部N_0的局限性颈清扫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头颈部肿瘤颈部N0的处理有不同意见。本文提供两组病例:一组为149例喉癌声门上型;一组为219例舌活动部癌。试图从这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讨论N0适宜治疗。方法:我科于1976~1990年外科或综合治疗声门上型喉癌149例;1960~1993年外科或放射治疗舌活动部鳞癌219例。这两类病种均易有颈淋巴结转移,均为T1~4N0病例。声门上癌颈部做上颈清扫术;舌癌大部做全颈清扫术。两组原发灶以手术或放射治疗。利用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及随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声门上型喉癌N0上颈清扫术后,病理无淋巴结转移者149例(病理有转移者立即做全颈清扫,不包括在这一组内),5年观察后有15例(10.1%)出现颈转移。和文献报告全颈清扫后复发率可以相比。219例舌癌患者116例做全颈清扫,病理阳性率为19.8%(23/116)。3年观察后颈部复发的病例如下:原发与颈部放疗者17.2%(10/58);颈部无治疗者16.1%(5/31);颈清扫病理阴性者12.0%(10/83)。统计学上无差别。结论:对N0患者,无需做经典性全颈清扫术。对声门上型患者,上颈清扫(Ⅱ组淋巴结)做为诊断措施可以解决问题,进一步可以考虑肩胛舌骨肌上清扫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部N0的处理——声门上型喉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无肿大转移淋巴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适宜的处理方案。我院自1976年至1990年共外科治疗162例T1 ̄4N0患者。原发处进行各类学术治疗,颈部做上颈淋巴结切除术。有13例冰冻病理检查阳性,即做颈清扫术。149例病理阴性者观察随诊5年。颈部复发或转移者15例,颈部失败率为10.1%。全组5年生存率:T1N0为92.8%,T2N0为86.5%,T3N0为69.7%,T4N0为  相似文献   

13.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性颈清扫在舌癌颈部的处理是目前的流行趋势,对于提高舌癌患者生存率的意义是明确的,为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的病人是否一概需作选择性颈清扫,本文回顾我院1970年 ̄1990年期间外科收治的160例舌活动部鳞状细胞癌病人,分析其颈淋巴结的转移、处理及其转归,结果发现143例颈清扫组中cN0 87例,术后病理阳性(pN^+)为19例(21.8%);放疗能降低颈部复发率;对于30例T1N0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  相似文献   

15.
喉癌患者功能性颈廓清的长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7年间69例82例功能性颈廓清术的临床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为62.5%(15/24),颈淋巴结癌复发率7.3%(6/82)。结果表明,对于N0和N1病例,功能性颈廓清术和根治性颈廓清术一样有效。由于功能性颈廓清术后并发症少,无明显功能障碍,值得采用。由于手术难主大,术者须熟悉颈部解剖,操作熟练,准确。  相似文献   

16.
报告7年间69例82侧功能性颈廓清术的临床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为62.5%(15/24),颈淋巴结癌复发率为7.3%(6/2)。结果表明,对于N0和N1病例,功能性颈廓清术和根治性颈廓清术一样有效。由于功能性颈廓清术后并发症少,无明显功能障碍,值得采用。由于手术难度大,术者须熟悉颈部解剖,操作熟练、准确。  相似文献   

17.
244例腮腺癌治疗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科从1964年1月到1991年6月诊治244例腮腺癌患者的治疗经验。男性147例,女性97例,30~60岁占62.3%。首发癌192例,其中临床Ⅰ、Ⅱ期占51.6%,Ⅲ、Ⅳ期占48.4%;复发癌52例。全组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01例术后加用放疗,面神经被肿瘤累及切除82例(33.6%)。行颈清扫术或腮腺旁淋巴结切除术182例,全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2.4%。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9.4%,死亡111例,死于局部复发占55%。作者认为手术是治疗腮腺癌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晚期、病理分化差、手术姑息患者应加用术后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面神经被肿瘤累及应予切除;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可疑有转移病例应行治疗性颈清术,对病理分化差患者应行选择性颈清术。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复发癌及首次治疗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头颈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方式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头颈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对384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标本进行连续切片观察。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阳性的总发生率为60.4%,其中N0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1.7%,N1~3颈转移率为81.2%;口腔癌主要向Ⅰ、Ⅱ和Ⅲ区转移,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主要向Ⅱ、Ⅲ和Ⅳ区转移。转移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一个或相邻的三个解剖区。颈淋巴结转移病理阳性和淋巴结包膜破坏的发生率随着临床N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且后者在N2,3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0,1。提示对N0,1的病例可行区域选择性颈清扫并追加术后放疗。对N2,3的病例应行根治性颈清扫术,以彻底清除转移灶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报道45例喉癌颈清扫标本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阳性转移癌22例,占总数的48.9%,阴性23例占51.1%。阳性转移癌均分布在颈前三角的上颈深和下颈深区,而颈后及颌下三角均未发现阳性转移癌。原发灶属于T_1和T_2的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远低T_3、T_4病例。N_0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2.9%,而N_+者仅为30.0%。本研究对于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处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在光镜下观察55例颈廓清标本的转移淋巴结。显示:单发型21例(38.2%),其中90.0%是潜在性转移,3年生存率为90.5%;多发型10例(18.2%),70.0%是潜在性转移,术后病理均是N2,3年生存率是70.0%;融合型24例,92%术前可触到淋巴结,3年生存率是54.2%。提示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病理上可以分为3型。此种分型具有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