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乳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切除术后放射治疗致胸壁损伤的治疗.方法 122例乳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损伤者(急性损伤105例,慢性损伤17例),急性放射性损伤均采取局部换药治疗,慢性溃疡患者均采用皮瓣进行修复,包括局部随意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对侧乳房瓣等修复溃疡.结果 105例胸壁急性放射性损伤经换药4~16周愈合,17例慢性溃疡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完全成活,11例切口Ⅰ期愈合,切口延迟愈合4例,换药后愈合,另2例切口处感染,又出现溃疡,经再手术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后痊愈.结论乳癌切除术后放疗致胸壁急性损伤可经换药治愈,而慢性溃疡必须以皮瓣转移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严重电烧伤早期创面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严重电烧伤患者132例,162处电烧伤创面,剔除16例肢体坏死截肢外,观察其余146处创面早期扩创Ⅰ期皮瓣、肌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46处电烧伤创面全部治愈,手术后皮瓣、肌皮瓣Ⅰ期愈合率96.4%.结论 早期清创Ⅰ期皮瓣、肌皮瓣修复严重电烧伤创面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植皮和皮瓣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体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并观察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6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各种原因致体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4例,共103个创面,手术方法:自体皮移植修复创面13例;轴型皮瓣修复创面59例;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10例;肌皮瓣修复创面19例;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4.
何建国 《农垦医学》2012,34(4):336-337
目的:总结深度烧伤创面皮瓣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利用轴型皮瓣、肌皮瓣、局部邻近皮瓣等修复21例电烧伤、热压伤等所致的深度烧伤创面.结果:21例移植的皮瓣中除3例皮瓣尖端坏死,其他均成活,随访6~12个月后,患者深度烧伤创面外观满意,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早期清创后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促进了修复后创面外观及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提高了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组织瓣移植修复骨关节烧伤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与关节烧伤创面组织瓣移植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1例伴有骨与关节烧伤的患者,受伤部位70处,清创后共采用了78例次的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瓣面积最小8cm×5cm,最大52cm×22cm.结果72例次的组织瓣完全成活,2例次因组织瓣坏死进行了再次手术修复,4例次组织瓣远端小面积脱表皮,经换药治愈.结论选择恰当的组织瓣移植修复骨关节烧伤创面,能较好地防止深部组织感染和渐进性坏死,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曌华 《当代医学》2011,17(21):74-7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的皮瓣肌皮瓣的临床修复效果,为更好地治疗严重烧伤患者以及他们的预后提供基础。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0月接收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给予维持生命体征和抗生素治疗后,于伤后3~7d进行皮瓣肌皮瓣修复,统计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情况。结果所有78例严重烧伤患者在维持生命体征加抗生素后施行皮瓣肌皮瓣修复后康复情况良好,平均住院天数较少为30d,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创伤面施行皮瓣肌皮瓣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手术中应先选择邻近后远位或游离皮瓣移植,同时还要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总结深度肘关节高压电烧伤的修复,6例中采用背阔肌肌皮瓣3例、胸大肌肌皮瓣2例及侧胸壁皮肤筋膜瓣1例修复肘关节创面及重建肘关节功能,术前行血管造影了解伤肢血管受损情况,术前术后辅以高压氧治疗,保护间生态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结果:6个肢体皮瓣均成活,时关节得以保留,随访6~12个月,2例肘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3例失去随访,结果表明,肘关节电烧伤的修复可采取多种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在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时应列为首选;肘关节屈侧创面或背部烧伤者可选用胸大肌肌皮瓣,侧胸壁皮肤筋膜瓣仅适用于少量骨外露和软组织缺损者,术前造影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高压氧治疗可促进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8.
李松谋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27-927
目的:观察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自体中厚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创面修复及后期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创面术后均一期愈合,成活的复合移植皮、自体中厚皮或皮瓣具有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相近、无明显收缩、耐磨、弹性及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颈部烧伤创面可缩短治愈时间、减少因瘢痕所致功能障碍、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郑亚立 《重庆医学》2014,(27):3651-3653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在中老年双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术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6例有双下肢慢性溃疡的中老年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经过7~14 d治疗后,在创面上行Ⅱ期刃厚或薄中厚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术。结果56例患者经过清创后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创面面积较之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刃厚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未再行二次手术。结论清创后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用于治疗中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效果显著,可为Ⅱ期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梁杰  都新光  罗少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3):1652-1653,1659
目的总结颈部大面积深度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彻底或姑息切除变性、坏死组织后,以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移植皮瓣、肌皮瓣全部成活20例,溃疡甲级愈合18例、乙级愈合2例;颈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呼吸困难及吞咽受阻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颈部放射性溃疡病变多复杂、合并症多,采用彻底清创后,以血供丰富的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恢复颈部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尚卫政  项本宏 《安徽医学》2010,31(2):129-130,F0003
目的探讨慢性溃疡创面选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990年至2009年,36例体表慢性溃疡创面,溃疡时间40 d~2年,采用推进皮瓣、旋转皮瓣、岛状皮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修复缺损创面的面积最小为3 cm×4cm,最大为8 cm×18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溃疡创面均获得治愈。结论应用皮瓣修复体表溃疡可以促进创面早日愈合,根据溃疡创面缺损相应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严志  张良 《中外医疗》2016,(13):65-67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长期慢性溃疡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即先清创、后换药;观察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新生肉芽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VSD治疗5~7 d后,均形成鲜红致密颗粒状的肉芽,在采用皮瓣移植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曹勇  陈恩  碧戴明  欧石 《中外医疗》2009,28(18):27-27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并发慢性化脓性胸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心脏手术后并发慢性化脓性胸骨骨髓炎5例患者,一期行感染胸骨及部分肋软骨切除,再二期游离两侧皮瓣修复创面。结果5例患者的胸骨骨髓炎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心脏术后胸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以通过受感染胸骨切除,肋软骨切除,再二期缝合两侧皮瓣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不同创面序贯救治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血压、血液指标的影响,为规范化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5例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患者,采用"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具体伤情变化制定负压封闭引流时间,每3~7 d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改善进展;根据具体创伤情况制定二期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方式,同时进行血压、血液学指标的监测。 结果 所有创面在简单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后逐渐形成新鲜肉芽,无脓性渗出,创面面积逐渐缩小;29例患者经过1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后治愈,6例患者经过2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治愈;1例负压吸引面积达10%的患者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血红蛋白由117 g/L降至61 g/L,给予对症支持处理,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随后患者血红蛋白逐渐上升,经负压封闭引流2周、植皮术后3周,创面愈合。 结论 "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救治方案为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创伤患者提供了一项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避免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负压封闭引流面积达10%的患者,首次清创可能会影响血液学指标变化,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负压吸引过程对血液指标以及血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转移术在深度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行深度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成普通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普通组在手术清创之后实施Ⅰ期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治疗组在手术清创之后首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其后再行Ⅱ期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普通组患者中有13例在Ⅰ期愈合,愈合率65.00%,7例患者出现皮瓣下窦道,其中2例患者采取保守换药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再次实施了手术后痊愈;治疗组患者Ⅱ期创面手术前全部生长出肉芽且生长良好,将大部分外露骨质覆盖住,且创面无明显分泌物,呈现清洁状态,在实施皮瓣转移修复后所有患者在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0%。结论对深度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修复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转移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狗咬伤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结合病例讨论颌面部狗咬伤后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 本组19例,男18例,女1例;13岁以下17例。8天后就诊者给予抗感染及换药治疗,其余均行清创缝合,组织缺损者行拉拢缝合、全厚皮移植、皮瓣转移、唇颊及鼻沟组织瓣转移修复。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结果 8天后就诊者瘢痕愈合,2例轻度感染,其他均Ⅰ期愈合,无破伤风及狂犬病感染。结论 患者多为儿童,均为撕裂伤,就诊时要注意全身情况,彻底清创的同时,要尽可能保留组织;组织复位要准确,及时修复缺损,防止感染,减轻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17.
李飞  宁建  徐爱飞 《西部医学》2012,24(8):1509-151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先采取病灶清除处理,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 1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3例,创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覆盖封闭,24h不间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40kPa~-60kPa之间),并于22例进行对照.结果:平均使用VSD 7天,然后游离植皮,23例皮片全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侧小腿内侧皮瓣桥携游离皮瓣移植及二期大隐静脉重建修复小腿静脉营养不良性溃疡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例小腿静脉营养不良性溃疡的病例采用健侧胫后血管蒂小腿内侧皮瓣桥(含大隐静脉)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应用修复的皮瓣种类:侧胸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5例。5周后血管造影显示皮瓣与周围组织之间血液循环完全建立后断蒂,断蒂时应用健肢大隐静脉重建患肢大隐静脉,改善静脉回流障碍。结果随访6个月~5年。7例皮瓣一期完全成活,二期患肢大隐静脉重建血管造影显示静脉回流通畅,溃疡根治。结论 健侧胫后血管蒂皮瓣桥(含大隐静脉)携带游离皮瓣移植及二期大隐静脉重建修复小腿静脉营养不良性溃疡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游离皮瓣高质量成活以及重建静脉系回流通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或感染引起的慢性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