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胆泻肝汤活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胆泻肝汤是一张名方,出自《医宗金鉴》,又一说是李东垣所创。实际上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一书所载的龙胆泻肝汤比现在所用的少黄芩、山栀、甘草三味药,目前临床上所延用的龙胆泻肝汤是《医宗金鉴》的方剂。龙胆泻肝汤主要用来治疗肝经实火、肝胆湿热的一些病症,应用广泛,临床各科,多种病症,只要辨证得当,都可收到异病同  相似文献   

2.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曰:“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自浊溲血。”龙胆泻肝汤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之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在内科肝胆疾病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适当的加减变化,也可用于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临床各科。外科皮肤病症中湿热邪毒之缠腰火丹、肝胆湿热之脚气等皆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3.
潘华 《河南中医》2004,24(2):61-62
肝胆实热证乃临床常见病之一 ,临床常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龙胆泻肝汤源于《医方集解》 ,具有泻肝胆实火 ,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 ,主治由肝胆实火循经上扰引起的耳鸣、耳聋、目赤不寐、胁痛、头痛、鼻衄、吐血、眩晕 ,由肝经湿热下注引起的阴部瘙痒、小便混浊、淋病、带下等病。笔者根据其证进行针灸治疗。本汤证的选穴处方是 :针泻具有清泻肝胆实火作用的太冲、丘墟 ,和具有利湿作用的阴陵泉 (使湿从小便而出 ) ,三穴配伍 ,共奏泻肝胆实火和清利肝胆湿热的功效 ,类似龙胆泻肝汤的作用。凡属于龙胆泻肝汤症 ,使用龙胆泻肝汤方者 ,均可取泻以上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辨证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实火湿热所引起缠腰火丹、子痈、瘾疹、肛门湿疹、脓耳等多种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加减,治疗上述病证.结果 本方治疗肝胆湿热阻滞气机之病证具有满意的疗效.结论 龙胆泻肝汤既能泻肝胆实火,又可清下焦湿热,故临床可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收到“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此文探讨了源自《医方集解》中龙胆泻肝汤的源流出处以及方名释义和立法依据,龙胆药物来自龙胆科根及根茎植物,具有清利肝胆实火、清泻肝经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胆湿热下注证。皮肤病病机通常为虚、瘀、湿、热、毒,病性为本虚标实证,急性期常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后期则加用益气扶正的药物。湿疹病机与湿、热、虚、瘀有关,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以脾虚湿蕴为主,慢性湿疹以血虚风燥、血瘀为主,热重于湿型以龙胆泻肝汤和其他方剂配伍加减。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为风邪、湿热、血燥,治以疏表祛风止痒、清热利湿止痒、滋阴润燥止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祛风止痒药物,此文通过对龙胆泻肝汤的组方分析,阐述龙胆泻肝汤对于湿热型皮肤病急性期的显著效用,并列举了部分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病证中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57-1860
通过验案介绍蒋健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黄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蒋健认为黄汗病机有营卫不和之"基本病机"与湿热交蒸之"关键病机"之分,后者为黄汗必备病机。黄汗患者多有肝胆湿热、脾胃湿热、下焦湿热表现,龙胆泻肝汤既能清泻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胆湿热,通过适当配伍,可以兼顾上、中、下三焦湿热,治疗黄汗有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组成。其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循经下注引起的诸证。多年来,笔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抓住龙胆泻肝汤的组方治疗特点,在临床上治疗多种多例病症,疗效满意,现录验案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朝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47-1048
龙胆泻肝汤为治疗肝胆实火、湿热下注的经典处方,方出《医方集解》。笔者在临证中,根据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基本法则,应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病机同属肝胆实火、湿热蕴结之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兹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伍炳彩认为龙胆泻肝汤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良方,要把握龙胆泻肝汤证之病机,必须掌握肝胆的生理特点以及肝胆经的循行路线,熟悉厥阴经与少阳经之主气,同时抓住湿热与实火的特征,在辨证使用本方的同时尤需注意泻肝扶脾。伍炳彩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之证疗效确切。现将伍炳彩运用龙胆泻肝汤的辨证要点及临证化裁进行总结,并附验案3则,以资共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龙胆泻肝汤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头痛、胁痛、泄泻、不孕症、眼底出血、带状疱疹用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的,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结果:因病症不同,最少服用三剂,最多服用二十余剂,临床全部有效,大部份疾病达到痊愈.疗效确切.结论: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的主要方剂,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对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底出血、淋证阴痒、赤白带下、不孕症、泄泻、带状疱疹等各病,临床验之确有疗效.以此得出祖国医学"异病同治"这一法则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龙胆泻肝汤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头痛、胁痛、泄泻、不孕症、眼底出血、带状疱疹用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的,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结果:因病症不同,最少服用三剂,最多服用二十余剂,临床全部有效,大部份疾病达到痊愈.疗效确切.结论: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的主要方剂,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对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底出血、淋证阴痒、赤白带下、不孕症、泄泻、带状疱疹等各病,临床验之确有疗效.以此得出祖国医学"异病同治"这一法则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胆泻肝汤曾在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主要功效为清泄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在诸多临床科室广泛应用,治疗肝胆火旺的病证。近年来,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亦是十分广泛,新颖独到,对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莉 《江西中医药》1998,29(4):16-17
泻肝,又称泻青,是用苦寒药物清泻肝火的方法,以龙胆泻肝汤为代表方。多年来,该方已广泛使用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临床,对具有肝胆实火或肝胆湿热循经和走注人体部位的90多种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1]。本文就近10a来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疾病的有...  相似文献   

14.
宋群先 《河南中医》2021,41(2):205-210
冯宪章教授擅用中医四诊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皮肤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疗效颇佳.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胆湿热下注证.冯教授认为,带状疱疹病机为虚、瘀、湿、热、毒,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后期则加用益气扶正的药物.湿疹...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的首选方剂,无论是内科杂病还是妇科等杂证,只要因肝胆湿热的病因病机所至的病证皆可用本方灵活的加减运用。  相似文献   

16.
张春梅 《江西中医药》2005,36(12):58-58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扰所致之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及肝经湿热下注所致之阴肿、阴痒、妇女湿热带下等病证。笔者临证灵活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疗效颇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超平 《河北中医》2008,30(3):271-271
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汪昂所撰<医方集解>,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炎和肝经湿热下注的证候.近代常用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湿疹、带状疱疹、顽固性头痛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辨证属本方证者.临床只要抓住了证属肝胆实火或湿热的主要病机,就可运用龙胆泻肝汤而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异病同治2则     
异病同治2则赵福云,张超峰邯郸县医院(056001)龙胆泻肝汤是《医宗金鉴》的著名方剂,其功能是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主治肝经实火。临床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根据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总结验案2则,介绍如下。1湿疹冯某,男,26岁,农民。1984年12...  相似文献   

19.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方集解》,其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扰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湿热下注见阴肿阴痒,小便混浊,妇女湿热带下等。而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并不仅限于  相似文献   

20.
龙胆泻肝汤以大苦大寒的龙胆草为主药,配栀子、黄芩清泻肝胆之火,柴胡疏肝,甘草缓肝急,木通、车前、泽泻利前阴,使湿热有所从出,故有清泻肝经实火和清利湿热之功。在临床上,凡由肝胆经实火或湿热所致的急性肝炎、胆囊炎、急性肾盂炎、盆腔炎、膀胱炎以及高血压病、偏头痛等,皆能取效。现就临床中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几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