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口干症日益引起重视。口干症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现代医学尚未将其列为独立的疾病。据报道口干症的发病率约5.5%~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30%~40%[2]。临床表现为口干,舌面干裂,舌痛,舌乳头萎缩,常影响患者咀嚼、吞咽、味觉、语言等功能。因唾  相似文献   

2.
镜面舌从虚寒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面舌是指舌苔骤然退去 ,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多认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胃气将绝的危候。临床上遂大剂滋阴之品 ,少佐益气之药 ,或效或不效 ,何也 ?余认为镜面舌并非专主胃阴枯竭 ,而存在脾胃虚寒的病机。以温中健脾之药 ,每能获效。兹略述此诊治体会。  舌苔乃胃气蒸化脾湿而生。正如《辨舌指南》所说 :“舌之有苔 ,犹地之有苔 ,湿气上泛而生 ;舌之苔 ,胃气蒸脾湿上潮而生 ,故曰苔。”苔的有无与胃气的强弱有关 ,此言“胃气”乃指脾胃运化功能 ,“脾湿”应为体内阴津。若脾胃之气强盛 ,脾能“为胃行其津液” ,则舌可得胃气蒸化精微濡养…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上,口苦作为一个症状还是比较多见的,一般认为口苦辨属热证,常见于火邪为病或胆热之证.在治疗上,实火上炎,常用黄连、黄芩、栀子、黄柏等苦寒清热泻火之药治疗.若为虚火,即阴虚火旺所致,常用生地、麦冬、玄参、龟版等养阴清热潜阳之品口服.然而,引起口苦的原因不尽属热,在内伤杂病中,口苦也有主寒者,这就提示我们治疗口苦一症,需综合全身症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从脾论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5.
口干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其所属疾病的性质不同,病机也不尽相同。现代医学无辨证概念,对口干症的治疗没有很好的疗效。随着口干症患者的增多,中医药辨证论治越来越确切地显示出其优越性,不仅可以缓解口干症状,还可辨证治疗原发病和调整机体紊乱状态,现着重对近年来针对不同病机治疗口干症的中医文献进行概括归纳,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肝胆失调的诸多临床症状中以口苦、口干为突出表现.本人认为,治疗应以肝之"体阴而用阳"来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7.
口干综合征 ,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以自拟口干生津汤治疗 4 3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 3例中 ,男 13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67岁 ;病程 1~ 3个月 2 0例 ,3 ~ 6个月12例 ,6 个月~ 1年以上 11例。其中伴鼻腔干燥 30例 ,咽腔干燥 4 0例 ,口苦 2 0例 ,关节痛 10例。2 治疗方法 口干生津汤组成 :玄参、麦冬、枸杞子各30 g,乌梅 2 0 g,金银花、菊花各 30 g,黄芩 10 g,桔梗 9g,心烦头晕耳鸣加夏枯草 30 g;手足心发热加银柴胡 12 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 12 g;咽干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加僵蚕 1…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15日-2004年4月15日笔者应用黄连增液颗粒治疗口干、口渴、口苦患者10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雯燕 《陕西中医》2002,23(2):189-189
口干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然而 ,在临床常出现无病因可究 ,治疗难以适从的局面 ,其中又以老年口干尤为普遍。患者常多方求医而罔效 ,于是病久迁延便可能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曾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口干症 ,收效良好 ,报道如下。   1 辨证分型  1 .1肺 (肝 )肾阴虚型 :口咽干燥喜饮 ,或有干咳 ,伴头晕 ,目花耳鸣 ,腰酸 ,舌质(暗 )红、少或无苔 ,脉沉细。选药生地、熟地、山药、枸杞子、玄参、麦冬、阿胶、黄柏、百合、丹皮等。1 .2湿热阻滞型 :口干或伴口苦 ,喜冷饮 ,但量不多 ,胃胀 ,纳食不香 ,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黄腻 ,…  相似文献   

10.
正程丑夫教授系湖南省名老中医,从医40余载,自幼熟识经典,学识渊博,处方灵活,融汇中西,笔者跟诊谛听教导,受益颇丰,曾窥得程师遣方用药治疗因湿浊内阻致口干患者数例,疗效显著。口干症指口中津液缺乏,渴欲饮水。轻者饮水则止,重者烦渴引饮而不解,甚引起吞咽困难。西医学中口干为某一疾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周易》"水火既济"理论,探讨从心肾论治消渴病口干症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研究.临床中消渴病患者常出现口干伴烦燥、失眠、下肢怕冷、小便多等症状.这种上热下寒之象多是心肾失交的缘故;治宜交通心肾、固肾止渴;用药当选清心火、滋肾阴、温肾阳之品,根据病情发展阶段有所侧重并随证加减.基于水火既济理论探讨消渴病口干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口干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令许多糖尿病患者感到不适,是困扰众多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症状。通常认为口干多为热盛津伤、阴液不足,但导师衡先培教授认为在临床中因津液不敷布导致口干也不少见。这类病人脾失运化是津液不能敷布的基本病机,湿浊困脾是脾失化津的常见原因,化湿醒脾是助脾化津的基本治法,临床常用化湿醒脾法治疗这类津液失于敷布的口干患者,具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心悸从风论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悸既是临床常见病证,也作为其他病证的症状出现。指出风邪为患贯穿心悸发病的全过程;风药止悸是提高疗效和巩固疗效的关键;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重视风邪为患在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口苦,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一般认为,口苦皆属热证,多从火热论治。实火者,多以苦寒清热泻火之剂;虚火者,常予滋阴清热潜阳之品。但临床上引起口苦者并非尽属热证,亦有主寒、主虚者。1口苦乃因胆泄,而非独热胆为奇恒之腑,有贮藏并排泄胆汁和主决断之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本意是得当、不偏不倚的意思。说明胆腑之性,不偏不倚,性喜宁谧平和,不宜过寒过热。过寒过热皆可导致  相似文献   

15.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是病在脾胃,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致,治疗应重在健脾和胃化湿利小便;也有人认为是病在肝胆,肝胆疏泄功能失调而致,治疗重在清肝利胆,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临床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成功治疗瘀血型口干一案的浅析,阐释了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中医药在治疗诸如口干此类功能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指出在中医诊疗活动中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启示中医工作者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准确辨证,不拘泥于前人判断,才能最大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达到立竿见影之成效.  相似文献   

17.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个体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治疗法则也有着一定规律。本文以素体脾阳虚人为例,揭示其易感病邪性质、发病、病机、病性及其治则都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中医临床学若在确定病名的基础上进行辨质论治,将辨质论治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在一起,便能更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在未发病前,辨质防治,也将赋予中医预防学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从肝胆论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肝郁气滞 ,胆火上逆 ,肝胆功能失调使人体代谢紊乱而导致高血糖的发病特点 ,在临床上可称之为“糖胆综合征”。认为消渴之发常以厥阴浮动为先导 ,肝与胆合 ,肝失疏泄 ,少阳相火妄动失藏 ,导致木郁土壅 ,湿热相火蕴结中焦、化燥伤阴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构建了疏肝利胆、益气养阴并重 ,从肝胆辨治糖尿病的主要治则治法特点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从湿毒论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肪肝是以肝脏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有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成年人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病属祖国医学“积聚”、“痰饮”、“胁痛”、“黄疸”等范畴。从病因和病变特征上看,与湿毒之邪关系密切,湿与毒之邪皆有内外之分,而此病多指内邪而言。湿毒之邪在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中表现为既是病因又是病理的产物,现简述如下。1湿毒致病之病机嗜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使脾失健运,水湿郁滞中焦,日久化热,湿热蕴结,阻碍气机,变生湿毒,湿…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外感是因外感六淫或疫疠之气而引起的临床常见多发病,自古中医多从肺论治小儿外感,然临证之时,一些小儿外感之证从肝论治亦常获良效。文章从肝生卫气、肝行卫气、肝与肺密切相关3个方面论述了肝在外感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小儿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众医家从肝论治小儿外感的临床运用做一总结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