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银屑1号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泌IFN-γ、IL-4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给予4个浓度(原液、1/2浓度、1/4浓度及1/8浓度)中药银屑1号,对照组加雷公藤多苷片、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IL-4:1/4中药组可明显升高IL-4水平,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FN-γ:中药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原液中药组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1号方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FN-γ的表达,上调IL-4的表达,从而纠正Th1/Th2漂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探讨中药槐耳调节T辅助淋巴细胞(Th)平衡的机制,为槐耳在临床上治疗缓解期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3组,即空白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槐耳菌质配液(6g/L)及培养液作用48h;然后测定细胞培养沉淀中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及IFN-γ的量。结果:在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中,IL-4mR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IFN-γ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IFN-γ/IL-4比值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高于空白组;然而,对于以上4个指标的检测,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槐耳菌质能够明显增加IFN-γ及减少IL-4mRNA的表达,可调节哮喘儿童缓解期IFN-γ/IL-4比值的失衡,平衡Thl/Th2比值的漂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萆薢渗湿汤对慢性湿疹患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给予萆薢渗湿汤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静脉血采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IL-2、IL-4、IL-10、IFN-γ、IgE、LTB4的水平,并对患者血清中IL-2、IL-4、IL-10、IFN-γ、IgE及LTB4的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上升,IL-2、IL-4、IL-10、IgE及LTB4的水平下降(P0.05),中药治疗组的改变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对慢性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升高IFN-γ,降低IL-2、IL-4、IL-10、IgE及LTB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对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50例初发GD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他巴唑治疗组25例(A组),泻火养阴散联用他巴唑治疗组25例(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GD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以IFN-γ/IL-4作为反映Th1/Th2细胞因子的指标。结果:初发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GD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IFN-γ水平降低(P<0.01),血清IL-4水平降低(P<0.05);IFN-γ/IL-4比值降低(P<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后血清中IFN-γ水平(7.87±1.62)vs(8.96±1.87)ng.L-1及IFN-γ/IL-4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泻火养阴散可使Graves’病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1.53±0.11)vs(1.61±0.18)ng.L-1降低,IFN-γ/IL4比值降低,通过调节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平衡,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辅助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荒生  王进军 《中医杂志》2007,48(4):320-321
目的研究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的影响。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标本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RA患者组血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痹痛定胶囊治疗后RA患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痹痛定胶囊可通过抑制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示痹痛定胶囊可调节RA患者体内Th1/Th2细胞的激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T细胞免疫角度探讨从"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17例,血瘀证组15例),以10例健康人为对照,提取、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选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制作灌胃清热凉血方和益气活血方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分别观察不同中药血清刺激前后PBMC中IFN-γ/IL-4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中药干预后,血热证(进行期)组IL-4mRNAIFN-γmRNA和血瘀证(静止期)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从"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可通过调节IFN-γ/IL-4的平衡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环瓜氨酸肽刺激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泌干扰素(INF)-γ及白细胞介素(IL)-4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24例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瓜氨酸肽组、甲氨蝶呤组及青藤碱组。体外培养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4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环瓜氨酸肽组IFN–γ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青藤碱作用后,IFN-γ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环瓜氨酸肽组分泌的IL-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青藤碱作用后,IL-4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藤碱调节环瓜氨酸肽刺激的RA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泌IFN-γ及IL-4等细胞因子,可能在RA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维生素D3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前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探讨其治疗RA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TGP联合维生素D3辅助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IL-10的浓度,同时评价患者病情活动性及疗效.结果 RA患者血清中IFN-γ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TGP联合维生素D,治疗后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提高(P<0.01).结论 TGP联合维生素D3可以降低RA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同时升高IL-10水平;有利于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同时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能改善RA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9.
红花多糖对人PBMC增殖活性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P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作用及PBMC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常规分离PBMC,体外与不同浓度的SPS共同培养,检测PBMC的增殖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SPS对PBMC增殖有促进作用,以1.25g/L和0.625g/L剂量组增殖活性增加明显(P0.05);红花多糖(SPS)各组IL-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TNF-α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PS可促进PBMC的增殖,提高IL-2和IFN-γ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独一味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独一味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结束后取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IFN-γ和IL-4水平,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FN-γ/IL-4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独一味可以显著提高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外周血IFN-γ分泌水平,同时显著降低IL-4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金银花组和连翘组,每组再分为正常组、中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4个亚组进行处理,观察小鼠的临床状态,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金银花(0.01 kg/L)、连翘(0.01 kg/L)水煎液对小鼠大肠杆菌的感染有保护作用。与正常组及中药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清IFN-γ、IL-4表达及IFN-γ/IL-4、IFN-γ/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1);金银花治疗组较模型组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IFN-γ表达与IFN-γ/IL-4比值有升高趋势,IL-4表达和IFN-γ/IL-10比值有下降趋势;连翘治疗组较模型组IFN-γ和IL-4表达以及IFN-γ/IL-10比值有下降趋势,IL-10表达和IFN-γ/IL-4比值有升高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感染模型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2型(Th1/Th2)细胞因子分泌亢进,Th1/Th2平衡有向Th1型漂移的特点。金银花、连翘水煎液均能有效保护感染模型小鼠,其调节小鼠的免疫功能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例AS患者予补肾强督方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研究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 mRNA(IL-4 mRNA)表达水平及经补肾强督方治疗前后AS患者外周血中IL-18、IFN-γ、IL-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8 mRNA、IFN-γ mRNA表达水平及IFN-γ mRNA/IL-4 mRN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经用补肾强督方治疗后,IL-18 mRNA、IFN-γ mRNA表达水平及IFN-γ mRNA/IL-4 mRNA明显下降(P<0.001)。AS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与IL-18 mRNA、IFN-γ mRNA、IL-4 mRNA表达水平呈极显著相关(P<0.001);C反应蛋白水平与IL-18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P<0.05),与IFN-γ mRNA表达水平呈非常显著相关(P<0.01)。结论AS患者外周血中IL-18 mRNA、IFN-γ mRNA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升高;用补肾强督方治疗后,患者IL-18 mRNA、IFN-γ mRN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涂。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外周血IFN-γ、IL-4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9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好转19例,无效6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外周血清IFN-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疗效,可调节外周血IFN-γ、IL-4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彭蕾蕾 《河南中医》2016,(7):1218-1220
目的:观察湿疹方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湿疹方,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4、IL-10、IFN-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4、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可能主要通过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IFN-γ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欢儿  陈小玲  雷菊蕊 《新中医》2014,46(8):102-103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复发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芪蓝颗粒治疗,对照组19例予泛昔洛韦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外周Th1/Th2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IFN-γ、IL-4。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较低、IL-4水平较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9月,复发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73.6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中药芪蓝颗粒对其有调节作用,并能降低RGH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5(IL-5)mRNA、白细胞介素4(IL-4)mRNA及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哮喘患者PBMC中IL-4 mRNA、IL-5 mRNA及IL-1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后,哮喘患者PBMC中IL-4 mRNA与IL-5 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P<0.05),IL-10mRNA表达增强,与治疗前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通过基因转录水平抑制IL-4、IL-5的表达,增强IL-10的表达而发挥其对哮喘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水宝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嗜酸性粒细胞(EOS)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0例哮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3粒,每天3次,疗程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IgE和EOS计数,并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另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4、IgE水平和EOS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金水宝治疗3个月后患者外周血IL-4、IgE水平和EOS细胞数均明显降低,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同时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哮喘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平衡失调。金水宝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纠正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抑制EOS聚集,使B细胞分泌IgE减少,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2):156-158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在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80例寒热错杂型IBS-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者为治疗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检测并分析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4周治疗后,治疗组GS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时对照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FN-γ、IL-2均升高,而IL-4、IL-10均降低,Th1/Th2左偏,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4周治疗后,治疗组IFN-γ及IL-2明显下降,IL-4及IL-10明显回升,与对照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h1/Th2失衡状态明显向Th2方向转化,有恢复平衡趋势。结论:寒热错杂型IBS-D患者Th1/Th2左偏,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IL-6及IFN-γ的作用。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加植物血凝素诱生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20例对照组培养液上清液及腹腔液中的IFN-γ及IL-6水平。结果治疗组腹腔液IFN-γ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N-γ/IL-6比值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前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治疗6个月后,IFN-γ分泌较术前有升高,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前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6个月后,IL-6分泌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术前IFN-γ/IL-6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6个月后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免疫系统的平衡失调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病因。测量血清IL-6水平可能作为内异症的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补充治疗,目的在于延长症状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增加妊娠几率,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