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玉中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45-154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方法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28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第1次治疗后,有效率92.8%;第2次治疗后,有效率100%。结肠传输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结肠传输实验证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结肠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并从临床和理论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活动期UC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结肠安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连续治疗60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肠镜、病理组织学疗效及有关免疫学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综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和67.69%(P〈0.01),结肠安能显著降低患者异常增高的血清IgA、IgG水平(P〈0.01),提高CD8细胞水平(P〈0.01),降低CD4/CD8比值(P〈0.01)。结论:结肠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对渍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便秘是由多因素、多环节导致结肠动力降低而诱发的便秘类型,排除器质性病变因素造成的便秘,或排除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在3%~17%[1]。生物反馈疗法是模拟人体正常的排便功能,监测肛门、直肠压力及振幅变化,以此准确调整患者的排便功能[2-3]。生物反馈疗法可恢复机体正常的反射功能,但对结肠运动功能缺乏作用。中医认为,三焦气机不畅,造成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失去气血、津液濡养,影响糟粕传化,进而导致功能便秘的发生[4]。因此应采用通调三焦法治之。穴位贴敷是中医主要外治疗法,基于经络学说、辨证论治,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对比观察了穴位敷贴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据我们糖尿病专科医院观察,发病率约为47.5%,突出的临床症状为便秘。虽该并发症一般不影响患者生命,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性不容忽视。现代医学认为本症与糖尿病植物神经损伤有一定关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在临床医疗中采用病证合参、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经治的1694例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结肠功能紊乱病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及“足三里”加“天枢”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功能及自主神经平衡性的影响,探讨足三里配伍天枢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足三里+天枢组,每组14只。采用避水应激法建立IBS模型。足三里组、足三里+天枢组大鼠给予相应穴位的电针治疗,每次20 min, 1次/d,连续14 d。采用腹壁回撤反射(AWR)测定大鼠内脏敏感性,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大鼠结肠腹直肌肌电、肠电、心电,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酪氨酸羟化酶(TH)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TH和ChA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升高(P<0.001),心电低频信号(LF)、LF/高频信号(HF),结肠ChAT表达及血清cAMP含量、cGMP含量、cAMP/cGMP均升高(P<0.001,P<0.05),HF、结肠慢波频率、结肠疼痛阈值、结肠TH蛋白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98例患有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上采取脖子滋阴润肠汤加减的方法,对照组则服用麻仁润肠软胶囊进行治疗,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排便情况,排便时间、排便次数以及患者腹胀等进行观察,并实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肠功能紊乱在中医学上属于“泄泻”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结肠动力及肌电活动易激性异常而引起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其发生发与神经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不节及肠道反应性异常等原因有关,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部分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夏季易于发病或加重,冬季常自然减轻,对于本病进行反季节治疗,运用夏病冬治的方法。常可获得治  相似文献   

9.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干燥,或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等,但结肠、直肠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对巨结肠患儿肠屏障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32例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于术前10天起每日除清洁灌肠外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对照组(16例)予清洁灌肠,于根治术中分别切取两组患儿病变结肠组织制成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固有层浆细胞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光镜下检测结肠黏膜腺体密度,电镜下观察结肠上皮间紧密连接、上皮微绒毛、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形态。结果治疗组高倍镜视野下结肠黏膜腺体数目平均值及黏膜下固有层浆细胞SIgA值均高于对照组,电镜下观察到治疗组结肠黏膜细胞器形态较对照组更完整。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以通过改善肠黏膜细胞增殖以维持肠黏膜完整性,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力,从而加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肠屏障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便膏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是由结肠传输功能减慢引起的顽固性便秘。我们自制了中药通便膏进行外敷贴脐治疗,共观察了100例患者,并与100例口服清宁丸患者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黄芪白术汤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胃肠激素、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芪白术汤。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Bristol粪便积分、胃肠激素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及Bristol粪便积分降低;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及Bristol粪便积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MLT、GAS及SP水平升高,SS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LT、GAS及SP水平较高,SS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全结肠传输时间缩短;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全结肠传输时间较低(P<0.05)。结论黄芪白术汤能够显著改善小儿功能性便秘结肠传输功能,临床疗效提高,调节患儿胃肠激素水平,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电针单穴(上巨虚)和腧穴配伍(天枢+上巨虚)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模型大鼠结肠功能调整作用的差异性,初步探讨天枢配伍上巨虚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90只,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8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慢性和急性应激相结合方法连续干预10 d制备IBS-C模型;造模结束后,造模组大鼠通过腹壁撤回反射(AWR)半定量评分结合应激后大便颗粒数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此筛选制备成功的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上巨虚组(10只)、腧穴配伍组(10只);2个治疗组连续电针干预治疗14 d,对各组大鼠记录结肠痛敏阈值以及结肠肌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ACh)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近端结肠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痛敏阈值降低(P <0.000 1)、结肠慢波频率以及振幅均升高(P <0.001或P <0.01)、血清ACh含量以及近端结肠ChAT蛋白含量均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干预治疗后,结肠痛敏阈值升高(P <0.0...  相似文献   

15.
结肠透析是用透析机向人体结肠内注入经过过滤、加温的恒温水清洗结肠后,用透析液注入肠道,有效清理结肠内肠黏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再辅以中药保留灌肠,以达到结肠自身的有效吸收和排污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宣肺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麻仁丸治疗;治疗组50例予宣肺通便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结肠传输功能,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GAS、VI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血清MTL、GAS、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全结肠传输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通便方能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结肠传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任欣 《江苏中医药》2019,51(7):36-39
目的:观察增液温下方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结肠传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增液温下方,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量化评分(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腹胀、排便不尽感)、结肠传输试验及慢性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包括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P0.05)。2组治疗后便秘症状量化评分、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服用钡剂24h、48h、72h的钡剂排出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各时段排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温下方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功能,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结肠易激综合征是以结肠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以腹痛、便秘或泄泻、肠鸣为主症。笔者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46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贾慧玲 《河北中医》2006,28(12):911-91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占全身肠道疾病的30%~50%,西医学过去称之为结肠痉挛、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结肠神经官能症等。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笔者采用辨证施治加中药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2-10~2006-02本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14)
目的 研究黄芪白术汤加减对便秘患儿结肠传输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148例便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均74例。对照组口服乳果糖,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白术汤加减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结肠传输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 95%,高于对照组的78. 38%;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结肠排空时间均缩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儿外周血CD8+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2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黄芪白术汤加减可显著改善便秘患儿结肠传输功能,同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