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ICU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需要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且因各种因素导致局部血管肉眼不可见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常规穿刺组. 超声引导组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置入的全过程,包括操作前血管的评估、留置针型号的选择,操作时的实时引导及操作后的确认. 常规穿刺组采用常规技术置入留置针. 对两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共有102例患者进入研究,运用超声引导穿刺静脉留置针后,危重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可达80. 4%,置管操作时间缩短近5 min,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了近35 h,静脉炎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5. 5%降至9. 8%. 结论 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针是一种快速、实用、安全的置管方法,提高了ICU护士的工作效率,对外周静脉状况差的危重患者更突显其优势.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留置针是外周静脉输液常用的输液器材,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可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故在临床静脉输液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静脉留置针常因穿脱衣服及其他外界因素的摩擦、牵拉等导致贴膜不紧密、留置针渗漏、导管脱落,从而缩短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甚至有可能导致静脉炎.为减轻病人因再次穿刺的痛苦,预防严重的穿刺并发症及保证安全有效的留置时间,我科2009年9月使用袜套保护静脉留置针,通过实践深受病人好评.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普遍较差,为满足老年患者长期静脉给药治疗的需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外周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经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及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法.   ……  相似文献   

4.
罗发珍 《天津护理》2012,20(1):21-21
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方便用药。目前小儿输液常采用外周细小静脉穿刺输液,多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由于头皮静脉细,用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很低,需要较长时间输液的患儿,用普通针头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痛苦.也很难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对60例患儿分别采用常规外周细小静脉穿刺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进行对比观察.对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已经被逐渐推广,其具有快速、安全、方便、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对需要长期输液或静脉穿刺有困难的重症患者多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还避免了由于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抢救有重要意义[1].而输液完成后的封管效果直接影响着留置针的留置使用时间.现将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既能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遭受的痛苦,又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目前已在临床各科室普遍应用[1 -2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敷贴卷边、堵管、穿刺点被遮盖是常见的问题,极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3 -4 ].因此,选择最佳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保证患者静脉通路的关键.传统留置针固定常采用布胶、3M弹...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普遍较差,为满足老年患者长期静脉给药治疗的需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外周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经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及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法。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因其操作方便、安全、易于掌握、护士可独立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CU患者平面内超声引导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重症医学科需颈外静脉留置针输血输液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法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记录并分析两组留置成功时间、穿刺次数、首次留置成功率、总留置成功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成功时间、穿刺次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留置成功率和总留置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结论平面内超声引导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盲穿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应用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针前消毒--"三消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皮肤消毒.将2003年10月~2005年8月的152例住院新生儿及138例住院成人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2个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留置针保留时间2个实验组分别长于其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郁春 《现代护理》2007,13(24):2331
目前,外周静脉留置针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可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血管损伤和病人的痛苦,保护静脉通畅,利于抢救和治疗。适用于需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者。全瘫患者,血运差,血管萎缩,穿刺困难,同时全瘫患者的抵抗力差,易发生穿刺部位的感染,影响了外周静脉留置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能级对应模式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5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6月至8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能级对应模式输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首次成功率、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P<0.001);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应用能级对应模式,可有效提高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并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许多并发症而影响导管的正常留置和应用,其中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抢救肝硬化合并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上肢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观察两组输液效果、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输液效果优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抢救肝硬化合并出血患者可取得良好的输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探讨超声引导在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选择40例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均为合并外周烧伤、瘢痕、肥胖、静脉炎且需留置静脉穿刺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观察平均穿刺次数、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率.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的平均穿刺次数为1.05次,穿刺成功率为95%,且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针痤的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我科2006年8月~2007年2月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常规消毒外并于穿刺后固定敷贴前消毒留置针针座的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针保留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静脉穿刺输液应用留置针针座消毒法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我院干部保健科于2011年1月开始应用赛福乐无针输液接头连接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6月12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病例,年龄68~85岁,平均年龄(73.3±5.06)岁,均为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接受22G英全康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部位均选择上肢外周静脉,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正常,穿刺后外敷3M透明敷料.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下肢静脉曲张造影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置入留置针的护理经验。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在下肢曲张静脉远端置入留置针,护理要点包括操作前及操作时心理护理、穿刺部位及穿刺静脉的评估与选择、超声引导穿刺、操作中的疼痛控制、操作后留置针位置确认、待检查期间留置针固定。本组53例患者共置入57枚留置针,全部置入成功,顺利完成CT造影检查后拔除,未出现造影剂外渗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办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择住院输液病人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进针方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一步到位进针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步到位进针法可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渗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直刺血管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皮下潜行再刺入血管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渗漏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皮下潜行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可减少静脉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