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提高颈椎骨折脱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手术技术参数计算准确性及效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基于国人解剖生理及颈椎影像学数据,自制三叠转盘卡,用于66例颈椎骨折伴2节段以上颈髓损伤患者的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后路全开门减压治疗。结果6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颈椎脱位复位良好,JOA评分改善达62.0%,Frankel分级提高1级,无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等发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三叠转盘卡用于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手术的技术测算,数据准确,安全便捷,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形态学定位法对1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定位:C3~C6为侧块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方向水平面上,椎弓根螺钉向内侧倾斜C3~C5约为400,C6~C7约为350,矢状面上,C3-C4从后下向前上倾斜约100,C6-C7从后上向前下倾斜约100,C5与椎体后侧面垂直。结果置钉48枚,10枚穿破椎弓根,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创伤性颈椎紊乱的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被安全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对颈椎伤病行颈椎椎弓根螺钉系统(cervical pedicle screw system,CPSS)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颈椎伤病患者行CPSS内固定的应用情况。每位患者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C”型臂X线机侧位或斜位监视下置钉,术后均摄X线片观察螺钉位置。38例平均随访13个月,观察内固定及神经症状恢复情况。介绍置钉方法,总结CPSS的应用价值,分析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探讨适应证。结果:52例螺钉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椎动脉损伤,其中9例(10侧)经椎弓根置钉时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调整置钉方向后置入成功。术后X线片提示螺钉位置良好。随访时未发现断钉、脱钉现象。临床应用证实CPSS内固定有椎间撑开作用,并对向椎管内移位的骨折块及创伤性椎间盘突出有间接复位作用。结论:CPSS内固定是可供选择的颈椎后路固定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须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应用椎弓根角度测量器辅助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行后路手术的4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中透视下应用椎弓根角度测量器辅助置钉,对照组透视下徒手置钉。术后均行CT检查并分析两组患者置钉优良率、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置入93枚螺钉,优良率96.8%;对照组置入105枚螺钉,优良率为87.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螺钉松动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螺钉松动1例,螺钉穿破椎弓根2例,总发生率为1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弓根角度测量器显著提高了置钉准确性,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颈椎椎弓根曙钉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介绍颈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方法和适应证,为临床提供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应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平均12个月,固定节段均达胃性愈合,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颈椎弓根内固定能达到固定坚固及有效的椎管减压,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良好颈椎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下颈椎损伤椎弓根固定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颈椎弓根螺钉固定的适应证和应用方法。方法:应用Axis内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治疗6例下颈椎损伤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片,结果:6例患者复位满意,无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随访无断钉,松动,固定效果满意。结论: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效果好,可作为颈椎严重骨折整复及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并发症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应用Axis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69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术中清晰显露颈椎侧块和突间关节,用直径3.2mm高速球形磨钻去除侧块外上象限处骨皮质,然后用直径2.0mm的手锥沿椎弓根事先确定的方向轻轻钻入,使其自然置入,深约2.0~2.5cm。确定无误后,则安置Axis钛板和置入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完毕后用C形臂X线机作双斜位透视。结果:从C3到C7,术中植入椎弓根螺钉314枚,其中21枚钉初次置入后感觉松动,经校正后二次置入成功,17枚钉道钻孔后出血较多,但及时处理后出血停止并无不良结果,其余螺钉置钉一次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检查有28枚螺钉穿出椎弓根,6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1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7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随访未发现与螺钉置入穿破椎弓根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损伤问题。结论:手术前充分了解每个患者颈椎椎弓根影像学解剖结构,术中仔细按原则操作,正确处理则会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Zeng YW  Wang DL  Wang LM  Xu J  Wang GR  Zheng SN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4):1672-1674
目的探讨“钥匙孔式”开窗椎弓根探查结合盲置法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介绍“钥匙孔式”开窗椎弓根探查结合盲置法的置钉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此法行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X线和CT观察骨性愈合和椎弓根螺钉位置,螺钉穿透皮质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1例获随访,平均随访35个月,28例患者固定良好,并已达骨性融合;3例局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螺钉穿透皮质率仅为6.74%。29例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仅有1例神经症状加重。结论“钥匙孔式”开窗椎弓根探查结合盲置法是一种良好的颈椎椎弓根固定方法,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17~58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0例,摔伤7例,砸伤4例。陈旧性损伤8例,新鲜损伤33例。损伤部位:C1、C23例,C22例,C34例,C3、C46例,C45例,C  相似文献   

10.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xis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结果]41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近期死亡。共置入螺钉218枚,有196枚(90%)位置正确,22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1l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38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在25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9例为脊髓和神经根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及椎弓根钉棒固定、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多节段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A nderson方法固定颈椎侧块,结合C2、C7椎弓根螺钉的联合应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多节段脊髓损伤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41岁。按F ranke l分级标准评价,A级5例,B级20例,C级9例,入院时JOA评分平均6.8分,评价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颈椎完全复位33例,复位不完全1例。依据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术后改善率平均为62%;术后F ranke l分级平均提高1级以上。结论颈椎侧块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可使受损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3种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Steffee、Dick、及SF内固定器械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共计2 4 7例临床资料,对其中获得随访的2 2 1例术后效果、并发症及治疗前后X- ray改善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 a) Steffee、Dick、SF3种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 0 .1% ,76 .1% ,90 .7% ;脊柱活动改善率分别为74 .4 % ,81.0 % ,92 .0 % ;腰背痛改善率分别为80 .5 % ,84 .1% ,92 .0 % ;下肢疼痛改善率分别为85 .4 % ,87.3% ,88.2 %。b)该3种治疗方法的定位错误率分别为4 .8% ,4 .7% ,2 .6 % ;螺丝钉断裂率分别为9.7% ,6 .3% ,3.9% ;螺钉及钉棒连接松动率分别为8.5 % ,7.9% ,3.9% ;一过性神经根性体征分别为9.7% ,4 .7% ,2 .6 %。c)骨折治疗组椎体高度矫正率分别为6 4 .5 % ,86 .0 % ,94 .7% ;融合节段Cobb′s角均值分别为2 1.5°,18.4°,6 .9°;滑脱组位移矫正率分别为84 .3% ,85 .4 % ,89.6 %。结论 a) SF内固定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的临床应用中效果优于Dick及Steffee。b)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的4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入院时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5例,B级15例,C级14例,D级9例,E级5例。其中行前路手术39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6例,前-后-前入路3例。结果48例均获得6个月-4年随访,平均随访26个月。根据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分,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良好改善,48例术后末次随访A级3例,B级3例,C级12例,D级15例,E级15例。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根据影像学评估,确定骨折脱位类型与脊髓受压损伤部位和程度,采用单纯前路、前后联合入路或前-后-前入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减压,重建颈椎的稳定性,缩短治疗期,利于早期康复锻炼,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8年2月,对41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全椎板减压复位,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2~47岁,平均33.5岁;38例为新鲜外伤,3例为陈旧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共置钉282枚,有252枚完全位于椎弓根内,准确率为89%。手术时间2.5~4h,平均3.1h;术中失血量250~950ml,平均460ml。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7.5个月。所有患者复位满意,无内固定失败。32例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2年ASIA92评分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若能准确的把握适应证,后路全椎板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57 例,41 例行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神经损伤分级标准评定,43 例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提高1~3级,10 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部分神经根功能有所恢复;短节段椎弓根钉(Dick除外)复位固定后,伤椎术后椎体高度比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41 例后路植骨融合者无断钉、钉松动或矫正度丢失严重现象.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和生理弧度,而后路植骨融合是预防内固定失败、矫正度丢失和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在下颈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例下颈椎骨折患者,通过术前X线、CT及三维重建检查了解椎弓根的直径、走行方向,并确定进钉点。术中凭手感及C臂斜位透视逐步扩孔,扩孔过程中探查骨孔四壁,确定为骨性,然后置入螺钉。结果经4~20个月的随访,除1例患者术后2.5个月因高位截瘫并发症死亡,1例A级患者无恢复外,其余22例均有1~3级脊髓功能恢复,无内固定失效者。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相对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法,是下颈椎骨折治疗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Iso-C 3D导航系统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在Iso-C 3D导航系统下,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1例,观察临床疗效及置钉的准确性。[结果]本组31例中,共置入13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显示,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CT显示,136枚椎弓根螺钉中,有6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穿透皮质率4.4%,但均未造成脊髓、神经、血管压迫等。经随访,X线显示所有病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断钉及内置物松动现象。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颈椎骨折脱位行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Iso-C 3D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环牵引外固定架治疗颈椎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7年2月~2005年7月共收治129例颈椎外伤性骨折脱位患者。将129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1组70例行头环牵引,其中31例头环牵引加背心带支架保守治疗,39例头环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1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另1组59例行颅骨牵引,其中13例颅骨牵引加支具保守治疗,46例颅骨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22例,后路手术20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头环牵引与颅骨牵引对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无明显差异;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统计学处理显示头环牵引组要明显好于颅骨牵引组,复位所需时间比颅骨牵引组短,完全复位率高,减压充分,更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治疗后离床时间头环牵引组要短于颅骨牵引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改善。[结论]头环牵引外固定架可改善复位功能,对颈椎的牵引固定作用较颅骨牵引更为坚强稳定,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9.
《Acta orthopaedica》2013,84(1-6):79-84
Fractur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six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re presented. Three patients had a hyperextension type of injury. These fractures were extremely unstable and combined with spinal cord damage. in the other cases the fracture was caused by a flexion mechanism. These fractures were stable and there was no 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Treatment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 the fractures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20.
Fractur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actur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six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re presented. Three patients had a hyperextension type of injury. These fractures were extremely unstable and combined with spinal cord damage. in the other cases the fracture was caused by a flexion mechanism. These fractures were stable and there was no 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Treatment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 the fractures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