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电话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家庭干预6个月末,研究组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 <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 >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性(P >0.05),干预后差异有显著性(P <0.01)。相关分析显示,家庭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的适应度因子分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职业功能、社会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合作度、情感度因子分与家庭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成熟度、亲密度因子分与社会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度与社会功能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其家庭心理沟通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从患者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开始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对入组患者使用BPRS、FES—CV和SDSS进行比较。结果:经9个月的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和家属FES—CV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控制性明显增加,矛盾性明显降低(t=2.00-3.68,P&;lt;0.05-0.01)。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6.52~11.70,P&;lt;0.01)。1年后随防,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x^2=4.68~5.17,P均&;lt;0.05)。结论: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1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精神卫生指导及社区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护理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随访12个月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17,P<0.01),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1,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分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疾病及恢复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综合评定,并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人院初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自知力缺失;康复期主要为患者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院服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的12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干预组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存在的问题进行家庭教育、患者教育,及定期随访为主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精神卫生指导,不作系统的疾病和健康知识宣教.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药物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的比率分别为10%,28%,62%,干预后分别为52%,32%,1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2,P<0.01).对照组干预后药物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的比率分别为15%,24%,61%,两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7,P<0.01).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有无陪护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90例(有陪护),对照组100例(无陪护).两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全程.于治疗1个月末统计有效率,出院1个月末评定服药依从性(服药态度、服药情况),随访1 a统计复发率.结果 治疗1个月末,研究组有效率70.0%,对照组为6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04,P>0.05);出院1个月末,研究组服药态度及服药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10、5.68,P<0.01);随访1 a末,研究组复发率为32.2%,对照组为68.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4.26,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末进行量化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1年末干预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社会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就其住院前后自知力、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干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疾病未复发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有利于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和社会功能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得到较多的家庭支持,从而执行较多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家庭支持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36,P<0.01)。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仅予一般卫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针对性综合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家属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情况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组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同期评分明显增高.结论 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家庭功能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126名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功能是影响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高功能家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好。应多加鼓励和引导。结论家庭功能差的患者需采取积极措施,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好控制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成员要重视,尽可能多些关爱、理解和支持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并对其中2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未签订家庭医生服务的患者94例,已经完成签约(≥1个月)的患者118例。结果: 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好于未签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57,P<0.001)。签约组与未签约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195.35±13.457)分、(160.07±19.3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40,P<0.001)。结论: 家庭医生责任制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痊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112人,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观察组57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在出院时、出院6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照料者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两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未,观察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在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7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和随访,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作为评定指标,于入组时和入组后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训练组患者的PANSS得分为(100.13±21.09)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1.70±16.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P〈0.05);训练组患者SSPI得分为(20.18±5.2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21±5.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552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家庭支持量表评分高低分为高家庭支持组和低家庭支持组;自行设计不遵医原因调查表,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对未遵出院医嘱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记录。结果高家庭支持组遵医率为80.88%,低家庭支持组遵医率为68.93%,在不遵医原因中家庭成员支持不够、对医生不满意、自知力缺乏、药物副作用、寻求其他治疗途径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耻感、结婚或生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家庭支持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院外遵医率。  相似文献   

18.
康复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进行系统的文体娱疗、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和健康教育等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6周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6周患者的ADL、BPRS总分较训练前低(P〈0.01);NOSIE总分较训练前高,总积极因素较训练前高,总消极因素较训练前低(P〈0.01);训练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康复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家庭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干预.在患者初次就诊及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家庭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5);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家庭干预对提高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