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成药》2015,(7)
目的研究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试探讨其炮制机理。方法取山楂炮制过程不同样品,利用机器视觉系统获取样品图像,提取其颜色特征值,运用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客观描述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动态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枸橼酸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量,并测定水溶性提取液的A420(在420 nm处的吸光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建立的SQC模型显示出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枸橼酸量总体呈下降趋势,5-HMF量及A420总体呈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颜色变化与枸橼酸量、5-HMF量及A420呈显著相关。结论颜色作为山楂炮制过程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可能是山楂炮制过程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研究山楂饮片的炮制历史以及炮制对山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为山楂的进一步深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典籍、药智数据库以及检索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近25年来关于山楂炮制的研究文献,对山楂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各地的山楂饮片炮制规范进行归纳整理,并从炮制工艺、炮制对山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综述。结果:山楂的炮制最早起源于宋代,古代使用以蒸制、炒制、焦制、生用为主,现代主要以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为主。不同炮制品山楂对所含有机酸类、黄酮类、脂类等化学成分及消化系统、降血脂等药理作用产生的影响各有所不同。结论:目前关于山楂的炮制研究还略显薄弱,应加大其研究广度与深度,为山楂炮制工艺的发展、临床炮制品的正确选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杨书斌  孙敬勇 《中成药》1995,17(9):21-22
山楂药用始于唐,盛于金元。历代山楂的炮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净制中的去核及用不同的方式加热炮制两个方面,在加热炮制中,以炒法为主,另有蒸法和辅料制法,但应用较少。研究了山楂炮制的历史沿革,并综述了山楂炮制的现代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山楂的炮制原理和改进炮制工艺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4)
目的:研究山楂在炮制过程中性状和药效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探寻不同临床用法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判断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的炮制终点。方法:采用UPLC方法测定山楂在中试规模下不同炮制阶段,其绿原酸、金丝桃苷、表儿茶素、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和相应的图谱,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山楂有机酸含量,分析山楂在炮制过程中的药效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并综合外观性状判断山楂各炮制品的炮制终点。结果:各成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山楂炒制状态的变化,出现明显的炮制节点特征,综合炮制过程中性状变化,确定了炒山楂炮制终点为14 min、焦山楂为19 min、山楂炭为22 min。结论:山楂炮制过程中性味变化与其药效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关系密切,阐明了不同临床用法的理论基础,也为生产提供了准确的炮制终点判断方法和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山楂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化  杨滨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01-504
在查阅古今文献的基础上 ,对山楂炮制沿革、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异同进行综述 ,为山楂炮制研究的深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山楂炮制历史沿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楂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结果发现,山楂炮制法记载始于元代;现代制法主要有炒黄、炒焦和炒炭;目前,山楂炮制研究已深入到微观方面。  相似文献   

7.
对山楂炮制的历史沿甘、炮制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结果发现,山楂炮制法记载始于元代,现代制法主要有沙黄、炒焦和炒炭;目前,山楂炮制研究已深入到微观方面。  相似文献   

8.
磁石最佳炮制条件的实验研究及其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磁石最佳炮制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矿物药磁石在不同炮制条件下其有效成分Fe2+离子的溶出率进行测定,并测定了磁石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结果:660℃,煅烧20min,醋淬1次为磁石最佳炮制条件。炮制品中微量元素溶出较生品有明显升高。结论:对研究磁石炮制机理及制订最佳炮制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经不同加工炮制后巴戟天饮片中Fe、Cu、Mn、Zn、Cd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加工炮制方法对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中Fe、Cu、Mn、Zn用火焰法,Cd用石墨炉法,测定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制巴戟天、甘草制巴戟天炮制后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巴戟肉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均比生巴戟天高,经过盐制和甘草制后的巴戟肉微量元素含量比蒸制过的巴戟肉低。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会引起巴戟天微量元素含量产生变化,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巴戟天的炮制机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电子舌分析山楂炮制过程中“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量  杨诗龙  汪云伟  钟恋  刘玉杰  艾莉 《中成药》2015,37(1):153-156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区分山楂及其不同炮制品,并对山楂炮制过程"味"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取净山楂炮制成不同样品,利用电子舌获取山楂炮制过程样品的味觉传感器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及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PCA与DFA模型能够根据生山楂炮制后"味"的不同分成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3个数据类;建立的PCA与SQC模型能够较好地显示山楂炮制过程"味"变化规律。结论电子舌可以将"味"作为新的工艺参数对山楂炮制进行客观描述,有利于提高炮制加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磁石最佳炮制条件的实验研究及其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磁石最佳炮制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矿物药磁石在不同炮制条件下其有效成分Fe2+离子的溶出率进行测定,并测定了磁石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结果:660℃,煅烧20min,醋淬1次为磁石最佳炮制条件。炮制品中微量元素溶出较生品有明显升高。结论:对研究磁石炮制机理及制订最佳炮制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4,(10)
目的采用HPLC-ESI-MS法建立不同炮制温度下山楂炭的特征指纹图谱,为控制山楂炭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ESI-MS联用技术,对多批次不同温度炮制的山楂炭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建立山楂炭的特征图谱。结果建立的特征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可反应出山楂炭的炮制温度,并能对山楂的不同炮制品进行鉴别区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重复性良好,可为山楂炭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炮制对山楂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炮制对山楂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对山楂生品,炮制品以及烘制品进行有机含量的测定。结果:测定实验表明,炮制对山楂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且表明炮制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山楂中含有的有机含量越低。结论:通过实验表明,山楂中的有机酸含量与山楂的炮制时间,炮制温度,炮制方法有一定的关系,且炮制对山楂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山楂炮制过程气味变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山楂炮制过程气味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5-HMF)的相关性,探讨气味变化机制。取净山楂炮制成山楂炭过程中的不同样品,采用电子鼻获取其气味传感器响应值,运用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客观描述山楂炮制过程气味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5-HMF的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二者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SQC模型显示出山楂炒制过程气味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5-HMF的含量先升后降;相关性分析显示山楂炮制过程气味变化与5-HMF呈显著性相关(P<0.05)。山楂炮制过程气味变化与5-HMF含量变化有关,糖降解反应及美拉德反应可能是山楂炮制过程气味变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广山楂为广西道地药材之一,临床多作山楂使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广山楂在化学成分、工艺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广山楂科学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净云  吴建华 《河南中医》2010,30(3):248-250
目的:对微波法炮制山楂饮片的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不同炮制品有机酸含量、水分、浸出物及外观评定研究山楂饮片的微波法炮制工艺。结果:山楂饮片外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楂炮制品的内在质量变化。将工艺条件与比色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粉末颜色比外部颜色更有显著性,以粉末颜色进行评价,得试验范围内最佳工艺参数为:时间4min,火力100%,重量260g。结论:微波法炮制山楂比传统炮制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实验应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或山楂的成熟果实。其炮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年版)与辽宁省中药炮制规范都是清炒,目的是破坏一部分有机酸,缓和或减少刺激性。笔者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不同山楂炮制品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的生山楂及各种山楂炮制品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通过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实验及有阿托品负荷的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实验及胃液分泌实验测定。结果:各山楂组对正常小鼠及阿托品负荷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有促进作用,其中尤以炮制过后的焦山楂效果为优,山楂炭效果反而降低;各组对大鼠胃酸分泌和胃液PH值都有促进作用,仍以焦山楂效果为佳。结论:山楂经一定成度炮制后对胃肠运动的促进作用增强,但炮制超过一定限度将降低疗效。  相似文献   

19.
牡蛎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CP-AES法对4种牡蛎进行了炮制前后3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为研究牡蛎的炮制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山楂不同饮片体外抗菌实验,为阐明其炮制目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外抗菌实验方法,测定山楂饮片最小抑菌、杀菌浓度值。结果山楂饮片在实验所用最大浓度对实验菌均无杀菌作用;不同炮制工艺对于山楂饮片的体外抑菌作用有显著影响,焦山楂饮片对于实验致病菌的抑制均有效。抑菌作用提高了临床泄泻症的治愈效果,为焦山楂饮片临床用于消食止泻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初步拟定焦山楂饮片采用自控温旋盖电热炒药机XCYD炮制工艺为:投料量9 Kg~13 Kg,180℃~200℃之间,炒制15 min~2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