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公炮炙论》经典炮制方法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炮炙论》的经典炮制方法和原理。方法对《雷公炮炙论》中常见炮制方法,结合现代炮制技术,阐述了《雷公炮炙论》的经典炮制方法和原理。结果和结论《雷公炮炙论》对指导和促进现代炮制方法的改革创新,制定统一的炮制工艺、饮片规格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雷公炮炙论》一书炮炙矿物药的有关情况。方法:系统分析该书所载矿物药。结果:阐明了该书对矿物药原材料真伪优劣的鉴别、炮炙辅料的选择、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结论:《雷公炮炙论》对矿物药的认识和应用并不比其它类中药晚。  相似文献   

3.
目的:归纳整理《雷公炮炙论》中矿物药的炮制方法,以对继承和创新中药传统炮制方法做出贡献。方法:以清代张骥补辑、施仲安校注的《雷公炮炙论》为研究底本,通过阅读、分析、查询参考文献的方式,对书中所载20种矿物药的炮制方法及作用进行简要的归纳与探讨。结果:《雷公炮炙论》中记载的矿物药炮制方法归纳为净制法、水飞法、干热法、煮法、复制法5大类。其中2种矿物药在炮制过程中使用了净制法;6种使用了水飞法;5种使用了干热法;16种使用了煮法;6种使用了2种以上方法联用的复制法。结论:《雷公炮炙论》所记载的矿物药炮制方法较为复杂,部分炮制工艺、方法后世仍有延用,对今后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中炮制理论、工艺的提升可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雷公炮炙论》一书炮炙矿物的有关情况。方法:系统分析该书所载矿物药。结果:阐明了该书对矿物药原材料真的优劣的鉴别、炮炙辅料的选择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结论:《雷公炮灸论》对矿物药的认识和应用并不比其它类中药晚。  相似文献   

5.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8):2493-2496
《雷公炮炙论》中共载268种药物,其中178种药物的炮制中使用辅料。这些辅料有通用炮制辅料也有特殊配伍炮制辅料。《雷公炮炙论》中辅料的使用可以用药物七情配伍来解释。本研究从药物配伍的角度对该书中辅料的选用及辅料炮制的内容作以阐释,提出要注意古今药物主治功效的变化及历史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雷公炮炙论》在中药鉴别上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炮炙论》系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所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集大成的中药炮制专著.原书在元代以后已失传,但其主要内容却散在各家本草之中.后世有张骥、王兴法的两种辑本.《雷公炮炙论》作为炮制专著,对中药炮制的发展,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然而,其在中药鉴别上的成就也是极为突出的.其中不少鉴别经验,在今天仍有实用参考价值.《雷公炮炙论》(雷敩撰、王兴法辑校,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年)在中药鉴别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别真伪,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7.
分析整理《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三部炮制专书中炮制辅料的应用情况,探索炮制辅料应用的发展历史,为现代炮制研究提供更多线索。  相似文献   

8.
《证类本草》引“雷公曰”药物出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证类本草》所引“雷公曰”的资料,即是《雷公炮炙论》的资料。《雷公炮炙论》,大家公认是刘宋时书,但其中有后人增添的药名。 《证类本草》卷三渭石条引苏颂云:“又按雷(学攵)《炮炙方》……雷(学攵)虽名隋人,乃有言唐以后药名,或是后人增损之欤!”按苏颂所云,《雷公炮炙论》有后人增删修饰的内容,笔者认为苏颂所言可信,这可从《雷公炮炙论》药物出处分析证实之。  相似文献   

9.
炮制古代称炮炙、修治、修事等,是泛指药材加工处理。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就有炮制的记载。宋代雷敬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现代常说的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炮制毫无疑问是为临床治疗而诞生,清除杂质、改变性状、改变性能和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增加药物作用,提高疗效,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宋华相 《中药材》1996,19(3):150-151
本文就《本草纲目》对《雷公炮炙论》所载制药技术的发展,从完善有关中药炮制的理论、增辑新的炮制技术内容、改进繁琐的炮制方法、纠正炮制之谬误、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扩大辅料的运用、规定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这是《本草纲目》在中药炮制技术方面又一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雷公炮炙论》原书三卷,载药300余种,系南朝刘宋时雷(学攵)撰著,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前后,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制药专著之一。该书所记述的古代制药学的基本知识,以及药物炮炙、加工方法,多为后世诸本草所引据,至今仍有很高的应用及研究价值。1 《雷公炮炙论》炮炙辅料本草记载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疾病,重在辨证施治,但中药的恰当炮制方法是增强疗效的重要环节。早在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毁就撰有《雷公炮炙论》,明代缪希雍撰有《炮炙大法》,清代张仲岩撰有《修事指南》等等都是制药专著。足见右人对中药炮制的重视与研究。现在,在临床中,中药有生品和  相似文献   

13.
对《雷公炮炙论》中的中药材鉴别内容进行逐条梳理,并加以归纳和深入分析。《雷公炮炙论》对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手段包括:基原考订、外观性状特征、理化特性、嗅觉特点、味觉特点、质量优劣、利用它种动物(植物)鉴别、生活或生长习性等方面。因此,《雷公炮炙论》对某种中药材的鉴别,常同时采用多种手段,选择直观且独特的鉴别方法,其鉴别中药材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炮炙大法》是明·万历时著名医药学家缪希雍应庄继光之请而口述的,又经庄氏整理的炮制专书。最早刊于1622年,为《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卷之四,后有单印本,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的又一部炮制专著。全书按药物类别,分为水部、火部、土部、金部、石部、草部、木部、果部、米谷部、菜部、人部、兽部、禽部、虫鱼部等14部,共439种中药。书中以简明的手法叙述了各药的炮制方法,也包括各药的出处、采集、优劣鉴别、炮制辅料、炮制过程、炮制后的贮藏方法,对某些药物还阐述了炮制前  相似文献   

15.
雷敩与《雷公炮炙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学攴)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制药专家,《雷公炮炙论》也是我国古代一部集大成的药物炮炙专著,但作者的身世年代及《雷公炮炙论》著作年代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疑案。本文愿就此问题谈些看法,以就正于同道。一、雷(学攴)的年代问题关于作者的事迹年代,文献记载众多,但各执一端。如明徐春甫称雷公为黄帝之臣,他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炮制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制药技术,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我国就有炮制方面的专著《雷公炮炙论》。作者雷公总结了刘宋时代以前的炮制技术;明代缪希雍撰有《炮炙大法》;清代张仲岩著有《修事指南》等等。历代医家在其著作中也均有关于中药炮制的论述,如著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全面总结了中药炮制方法及经验技术,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中药炮制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量变和质变规律与生物效应相关性的一门学科。《雷公炮炙论》也记载了炮制化学的内容,如  相似文献   

18.
<正> 《五十二病方》是1973~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重要古代方药资料,除收载医方外,并对中药炮炙有详细的记载,方中不仅有“炮、熬、煮、炙、煅……”等术语的应用,而且还有操作过程的记录。本文根据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单行本上的283方(不包括未拼合的残片)中有关中药炮炙资料,按治削、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以分类归纳,使我们了解中药炮制历史由来已久,后世《雷公炮炙论》序文中也用“炮熬煮炙”作为中药制药技术的通称。本文为研究我国炮炙发展史提供参考。兹按炮炙分类,将有关药物炮炙资料,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证类本草》“雷公曰”的条文中,把《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加以系统归类,使读者了解该书究竟有多少种制法。明代缪希雍所云:“雷公十七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制法名称,如:爁、煿、煨……等,皆不见录于该书。作者指出该书是我国炮制最早的专著。全书以炮制为主,与一般本草以治疗功用为主者不同。又书中所述,多系实验数据和操作程序的记录。所以该书是我国早期一部有价值的炮制实验记录文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药物制法中,紫背天葵制的炮制原意主要在于降低或消除矿物药的毒性和副作用,此外部分药物尚有利于粉碎的目的;甘草制的炮制原意在于:1.降低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2.矫味,3.缓和药性,减小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