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豆豉与黑大豆降糖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淡豆豉和黑大豆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淡豆豉和黑大豆用醇回流法提取.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自来水,大豆异黄酮组(55mg/kg.d)、黑大豆组(18.5g生药/kg.d)、淡豆豉组(18.5g生药/kg.d)连续灌胃21天,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果糖胺、游离脂肪酸、MDA明显升高,pH、SOD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淡豆豉组MDA、血糖和果糖胺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黑大豆组MDA显著降低,SOD明显升高;各组pH值明显升高.结论:淡豆豉对糖尿病小鼠有降糖和抗氧化作用,黑大豆降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淡豆豉发酵过程不同发酵阶段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进行动态分析,为淡豆豉炮制原理和炮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染料木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总黄酮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用苯酚-硫酸法显色,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多糖含量。结果:淡豆豉发酵过程,总黄酮含量随发酵时间累积呈上升趋势,闷制9 d时,总黄酮含量达到峰值,闷制9~15 d总黄酮含量变化不明显;多糖含量在发酵前期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发酵后期随发酵时间延长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多糖含量在发酵至13 d时多糖含量达到最高值,闷制1~3 d多糖含量逐渐下降,闷制3~15 d多糖逐渐升高,闷制15 d时多糖含量达到最高值,与发酵13 d时的多糖含量接近。结论:淡豆豉发酵过程的闷制发酵有助于总黄酮的累积,闷制与否对淡豆豉多糖含量影响不明显。综合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的动态分析,淡豆豉发酵过程闷制环节是必要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淡豆豉药材发酵前后的异黄酮苷和苷元成分、总异黄酮、纤溶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含量变化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淡豆豉纤溶酶活力。结果原料大豆经过发酵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减少,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增加,总异黄酮无明显变化,黑大豆中苷元成分略高于黄大豆。发酵过程还产生一种具有溶栓作用的纤溶酶。结论淡豆豉发酵过程为结合型糖苷向游离型苷元转化的过程,同时产生原料大豆中没有纤溶酶活性,不同原料大豆的发酵,其活性成分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酿制法与性味功能的关系豆豉系用豆种植物黑大豆种子加工制成,无毒,入肺胃两经,为解表药之一,并能除烦。豆豉的性味及其解表作用因酿制方法不同而异。其酿制法有二:一是将黑大豆洗净、蒸熟、发酵、晒干,在酿制时不加入任何其他药物者,称为淡豆豉。此种豆豉,味苦性寒,解表之力稍弱。另一种方法是,每百斤黑大豆在酿制时,用鲜苏叶、鲜青蒿、鲜荷叶、鲜辣蓼、鲜藿香、鲜佩兰各二斤,杵浓汁,再用麻黄二斤煎汁,共拌透、蒸熟,发酵,最后晒干。或在酿制时只用麻黄、苏叶两种,水浸汁,煮黑豆,发酵后,再蒸再晒,然后收存(亦有用余氏清瘟败毒饮煎汤煮黑豆者)。用此种方法制咸者,称为香豆豉。由于在发酵过程中加  相似文献   

5.
古法制淡豆豉需历时20多天,速度甚慢,笔者在此介绍一种快速制法。每100kg黑大豆配青蒿(干)7kg,冬桑叶(干)7kg,酱油曲精15g。黑大豆除净杂质抢水洗净,青蒿与冬桑叶煎汤放凉后(防黑大豆皮胀破)与黑大豆拌匀使吸尽上笼蒸至上汽4h。闷过夜,仔细出笼防压碎,阴干或晒至皮干而肉软(太湿易烂、太干不利于酱油曲精生长)。与酱油曲精拌匀,摊成6cm厚。上用麻袋盖严,使室温保持在30℃以上。第2天翻拌1次,第3天表面就上遍黄衣,晒干即可。使用本法整个加工过程仅6d即成,比古法快3  相似文献   

6.
再闷过程影响淡豆豉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刚  梁永红  龙凯  杨安金  苏明声  谢小梅 《中草药》2014,45(8):1083-1088
目的 优化淡豆豉的发酵炮制工艺,明确再闷过程是淡豆豉发酵炮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法结合古法炮制,以总异黄酮及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结合成品性状(色泽、气味、皱缩程度以及断面和硬度)为感官指标,优化炮制过程中再闷前(包括蒸煮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再闷过程(包括再闷温度、再闷时间)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优化的炮制工艺为黑大豆在吸尽药液后蒸煮1.5 h,(30±2)℃条件下发酵6~8 d至黄衣上遍;洗去黄衣后,置于容器内,用水密封,进入再闷过程:置于温度为(30±2)℃的培养箱内再闷12~15 d。再闷期间每3天倒出,翻动,稍晾干,反复4~5次,最后略蒸,干燥。经过再闷的淡豆豉其品质较未经再闷过程的淡豆豉具有明显优势,其成品具有芳香气味,色泽光亮,质地柔软,断面为棕黑色,表皮皱缩;总异黄酮及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质量分数也达到最高值。结论 再闷过程是淡豆豉发酵炮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淡豆豉主要化学成分量和成品性状改变的关键因素,优化后的淡豆豉炮制工艺将为指导淡豆豉规范化生产、研究淡豆豉的发酵炮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发酵原理的淡豆豉异黄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淡豆豉中异黄酮合适的分析评价方法,分析《中国药典》方法(简称药典法)的科学性。方法:从发酵原理的角度,分析淡豆豉异黄酮不同分析方法的差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药典法淡豆豉与对照组淡豆豉发酵过程中3种异黄酮苷元的变化。结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3种苷元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9.96%,100.22%。与前酵制曲工序结束样品相比,两种方法经过后酵再闷工序后,苷元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药典法工艺制备淡豆豉样品异黄酮苷元总量有显著优势,以后发酵再闷15 d作为发酵终点,异黄酮苷元总量可达1 212.23μg·g~(-1)。结论:历代以来,淡豆豉发酵制备讲究"发透"。从发酵原理分析,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中异黄酮总量略有下降,异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采用HPLC法直接定量分析生物活性较高的异黄酮苷元类成分,该分析方法较为简单,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建立合适的标准,可更有效控制淡豆豉的质量。药典法收载工艺发酵制备的淡豆豉,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UV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最大吸收峰261 nm处测定黑豆、自然发酵的淡豆豉、米曲霉发酵的淡豆豉、黑曲霉发酵的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含量;以福林法测定蛋白酶活力。结果:黑豆中的总异黄酮的含量为7.77mg·g~(-1),自然发酵淡豆豉总异黄酮为8.08 mg·g~(-1),米曲霉发酵淡豆豉总异黄酮为8.87 mg·g~(-1),黑曲霉发酵淡豆豉总异黄酮含量为10.99 mg·g~(-1)。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9%,100.34%,99.76%,99.87%,相对标准偏差为为1.10%,1.28%,1.22%,1.24%。酶活力测定结果为:黑豆190.7 U·g~(-1)、自然发酵淡豆豉309.4 U·g~(-1),米曲霉发酵淡豆豉474.9 U·g~(-1),黑曲霉发酵淡豆豉500.0 U·g-1。结论:UV法作为检验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单一菌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含量和酶活力均高于黑豆和自然发酵淡豆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淡豆豉有效成分含量及二肽基肽酶Ⅳ活性的比较研究,对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进行品质评价。方法HPLC法对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二肽基肽酶Ⅳ体外模型,检测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率。结果 挂霜淡豆豉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率均低于无挂霜淡豆豉。结论 表明无挂霜淡豆豉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0.
小儿贫血方     
当归10g 青矾5g 黑大豆500g,用清水浸黑大豆,使之发胀。取黑大豆与当归共煮至熟,去当归,晾干,炒至香脆黄色。再用青矾饱和溶液趁热放入锅内拌黑大豆,文火焙干,研成细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异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大豆通过传统的发酵方法制备成淡豆豉,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和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豆总黄酮含量0.637mg.g-1,游离苷元含量0.152mg.g-1;淡豆鼓中总黄酮含量0.731mg.g-1,游离苷元含量1.701mg.g-1。结论: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基本相当,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游离苷元含量是大豆中的10~40倍。  相似文献   

12.
淡豆豉为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该文通过整理分析古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淡豆豉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考证,理清了淡豆豉的炮制发展脉络。结果表明,淡豆豉的发酵生产工艺在《食经》中有记载,《齐民要术》中的记载已经相对完善。早期豆豉不分咸淡,明代医家逐渐认识到"咸"、"淡"豆豉的差异,多数认可"药用淡豆豉"的观点,淡豆豉的发酵炮制工艺有了更为明确的记载。近代以来,淡豆豉发酵制备各地各法,原辅料及发酵工艺各有特色。目前以《中国药典》收载的桑叶、青蒿发酵工艺为主。  相似文献   

13.
理清淡豆豉本草传承情况,阐述淡豆豉药名与性味的演变,为淡豆豉的合理使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支持。采用本草考证的研究方法,探究历代本草著作中淡豆豉的发展演变,从而分析本草始载,发现药名与药性变化规律。经考证确认,淡豆豉始载于《名医别录》。早期医家临床应用以食品豆豉为主,对咸、淡豆豉均有药用记载。明代医家开始关注咸、淡豆豉的性味差异,"淡者入药"是主流观点。清代以后药名趋于统一,本草方书一般只收载"淡"豆豉的制法。自元代至近代,医家对淡豆豉药性持续存在"温热"与"寒凉"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栀子与淡豆豉配伍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容积蒸馏水)、栀子中剂量组(1. 4 g生药/kg)、栀子高剂量组(2. 8 g生药/kg)、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各1. 4 g生药/kg)、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各2. 8 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将大鼠脊椎脱臼处死取出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ALT、AST升高(P 0. 05);栀子高剂量组ALT、AST高于栀子中剂量组(P 0. 05);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比较ALT、AST均降低(P 0. 05);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比较ALT、AST降低(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升高(P 0. 05);栀子高剂量组肝脏指数高于栀子中剂量组(P 0. 05);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比较肝脏指数降低(P 0. 05);与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比较,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降低(P 0. 05)。结论栀子与淡豆豉配伍使用,能够大大降低肝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并检测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MTT法观察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Annexin/PI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成分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诱发癌细胞凋亡,但高浓度淡豆豉提取物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黑豆(P0.05)。淡豆豉提取物中大豆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黑豆提取物(P0.01),但染料木苷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淡豆豉提取物与黑豆相比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淡豆豉中含量较高的异黄酮成分大豆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可能是其较强的抗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淡豆豉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淡豆豉提取物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其相关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100,200,400,800μg.mL-1)淡豆豉提取物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结果:低剂量淡豆豉提取物抑制MCF-7细胞增殖,但无凋亡发生,伴随细胞内ROS降低。高浓度淡豆豉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并伴随细胞内ROS明显升高。结论:淡豆豉提取物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不同剂量的淡豆豉提取物通过对乳腺癌细胞内氧应激状态的调节参与了其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拟根据淡豆豉的质量问题,选择适合的质量控制指标,采用生药鉴定学、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方法,开展淡豆豉质量标准研究工作,为淡豆豉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生药鉴定方法,对淡豆豉及其伪品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具有鉴别专属性的性状特征,修订淡豆豉的性状鉴别项;对淡豆豉标准薄层鉴别中的展开剂进行优化,建立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根据淡豆豉发酵前后的成分差异,以能体现发酵程度的大豆苷元、染料木素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Agilent SB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1%冰醋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建立的性状鉴别项,能从种脐特征区分伪品黑芸豆;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也能有效地区分伪品;选择的大豆苷元、染料木素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可以有效地区分正伪品及未发酵品,考虑到不同发酵工艺的差异造成的含量差异,建议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大豆苷元的总量不得少于0.040%。结论:建立的性状鉴别项、薄层鉴别项和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淡豆豉质量,可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淡豆豉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对淡豆豉的历史演变、古今发酵工艺对比和关键环节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总结了淡豆豉的品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淡豆豉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经分析后发现,在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杂菌、温度和湿度等均为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后酵”过程的条件控制更是被历代本草重点关注。此外,古代认可的“香美之豉”是以霉菌为优势菌发酵而成,发酵霉菌的选育和使用应是解决淡豆豉品质问题的要点。因此,基于历代本草所载 “香”和“美”的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和优化菌种、温度、湿度等工艺条件对提高淡豆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以大豆为原料炮制的药材——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进行本草考证,以期正本清源,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梳理中国历代本草及医药典籍中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记载,分别从名称、炮制工艺、功效3个方面对其进行本草考证。结论:大豆黄卷的炮制原料和工艺均有较大变化,古代以黄豆、黑豆为炮制原料,现代主要以黄豆为主;古代炮制原料芽长至"13~16 cm"时干燥,而现代芽长至"0. 5~1 cm"后干燥。淡豆豉炮制原料古今并无差异,均使用黑豆,但在明清时期之前豆豉入药主要用咸豆豉,淡豆豉入药并非主流,到了明清时期才开始强调使用淡豆豉。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性味归经虽有古今差异,但功效主治仍未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5,(9)
目的观察淡豆豉异黄酮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质量浓度淡豆豉异黄酮(1、10、100、1 000μg/L)、1 000μg/L淡豆豉异黄酮+10 nmol/L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1 000μg/L大豆异黄酮进行干预,以1 nmol/L 17β-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ER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淡豆豉异黄酮在1~1 000μg/L范围内促进成骨细胞增殖;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1 000μg/L淡豆豉异黄酮上调ER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1 000μg/L淡豆豉异黄酮的上述作用能够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所拮抗。结论淡豆豉异黄酮能够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此作用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β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