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道清 《中原医刊》2007,34(21):90-91
目的 探讨X线、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46例62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0.3%、83.9%及93.5%。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2.
龙长江 《吉林医学》2011,(32):6859-6860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及以上3种方法在该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56例85个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4.7%、80%及90.6%。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CT、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影像诊断特点,并与X线平片及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对比MRI、CT及X线平片表现及阳性率.结果:48例MRI检查均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CT发现35例,X线平片发现29例.结论:MRI可以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较CT、平片敏感,是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尚月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45-747
目的探讨X线、CT、核素骨扫描(E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8例78髋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的早期X线、CT、E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CT、E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51.3%,85.8%,89.7%及92.3%.结论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比较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  卢延东  张威  张硕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34-135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此3项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2例6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18.3%(11/60)、68.3%(41/60)及96.7%(58/60)。结论X线平片、CT、MRI三项检查对早期NFH的诊断阳性率南低至高依次为X线、CT和MRI,MRI是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方法,敏感性高,应用前景更广泛。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 2 8例 3 4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 2 8例 3 4侧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 ,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 11侧(3 2 4% ) ;CT确诊 2 4侧 (70 .6% ) ;MRI确诊 3 4侧 (10 0 % )。在MRI中 ,各组病例的T1WI、T2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 ,MRI较平片和CT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 对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了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男28例,女18例.病例均行普通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有限,CT及MRI对显示股骨头坏死表现各有特点.结论 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最具重要临床价值,其次为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X线平片、CT、MRI)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成人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筛选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齐全已确诊的病例36例、48个髋关节早期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CT、MRI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48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Ⅰ期17髋,Ⅱ期31髋,早期(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诊断确诊率分别33.33%、62.50%及100.0HD%。结论MRI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敏感、最有效的方法,优于CT和X线平片,是早期高危患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闫景伟 《中外医疗》2014,(24):51-53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CT、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6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按照X线、CT、MR影像进行诊断检查。结果 X线平片、CT、MR影像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25.0%,66.6%和93.3%。结论 X线平片、CT、MR三项影像诊断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此为MR、CT和X线平片,其中,MR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又无电离辐射,是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47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特点,与CT和X线平片的结果对比。结果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确诊率最高。结论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MRI最准确,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30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患共累计47个病变股骨头,X线检查漏诊了16个病变股骨头,CT检查漏诊了5个病变股骨头,MR检查诊断了经X线、CT检查后漏诊的5例病变股骨头。结论:骨髓水肿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MRI“线样征”是诊断早期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MR是目前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敏感、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SARS患后遗症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ARS患康复期的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CT发现Ⅰ期ANFH5例;MRI发现Ⅰ期ANFH15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陈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297-2298,2300
目的:探讨CT、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42个早期ANFH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29例患者42个部位早期ANFH中,X线平片、CT及MRI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42.9%、83.3%、97.6%。结论:CT是诊断早期ANFH的重要检查方法,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为成人ANFH的早期诊断带来帮助;MRI诊断早期ANFH比CT更具敏感性,并能准确分期,CT与MRI相结合,是诊断成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X线、CT表现 ,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 ,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 6例 ,诊断准确率 38.8% (2 6 / 6 7) ;CT发现Ⅰ期~Ⅱ期ANFH4 6例 ,诊断准确率 6 8.6 % (46 / 6 7)。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 ,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 ,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5.
王林红 《当代医学》2014,(32):150-151
目的对比CT(Oomputer Tomography)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t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进行OT与MRI检查,对比影像学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累及183个髓关节,cT检出率为8j.6%,核磁共振检出率为93.99%,2组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l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检出率高于CT,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6.
低场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华 《河北医学》2009,15(6):656-659
目的:探讨低场MR 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56个股骨头经临床证实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平片、CT及低场MR 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及敏感性对照。结果:全部患者X线平片诊断早期ANFH共35个部位,其中Ⅰ期占15个,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20个,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低密度区。CT发现早期ANFH共43个部位,其中Ⅰ期占17个,表现为组成骨小梁星芒结构消失,骨质疏松变和骨硬化;II期26个,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区及骨硬化。低场MR I发现38例56个部位,I期25个,表现为斑点状T1W I低或高信号;Ⅱ期21个,表现为T1W I、T2W I序列呈不规则低等高信号;Ⅲ期12个,在T1W I及T2W I序列呈片状低信号,并可见高信号环绕。三者比较差异较大,意义显著。结论:低场MR I诊断ANFH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准确反映坏死的部位及分期,对ANFH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17.
褚成平  蔡沃岐 《吉林医学》2014,(8):1603-1604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平片和CT资料,分别对股骨头全貌、骨关节面、髋关节间隙、骨小梁细小断裂及确定病灶部位、形态、范围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片在显示股骨头全貌、骨关节面、髋关节间隙方面比CT优越,而CT对显示骨小梁细小断裂及确定病灶部位、形态、范围和结构等方面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平片和CT结合能较准确评价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程度及分期,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CT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诸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疑似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及两者联合诊断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的CT参数[血容积(BV)、血流量(BF)及平均通过时间(MM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各参数及联合预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68例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74例以骨小梁增粗或骨质硬化、股骨头呈拥挤融合及扇状硬化改变为主;94例以骨小梁微骨折及股骨头关节面轻微塌陷、部分出现新月征为主;CT、MRI及两者联合诊断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金标准一致性分别为0.535、0.676和0.870;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CT及MRI单一诊断(P <0.05),但CT与MRI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BF、BV均大于预后不良组,MMT长于预后不良组(P <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