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在本院超声科接受超声产前检查的10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部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选诊断情况。结果 1000例孕妇中,经产后证实,共计13例新生儿出现肢体畸形;而经产前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共计胎儿肢体畸形12例,检出率为92.31%(12/13),漏诊率为7.69%(1/13)。结论在产前对孕妇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胎儿畸形筛选,筛选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齐英  李霏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50-3151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结果。结果:检查胎儿13 642例,畸形儿110例,占0.80%;超声检查检出占89.1%(98/110),其中单一畸形96例,漏诊12例,漏诊率10.9%。结论:超声检查方便、无创、无痛、具有可重复性,对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有重要价值,是产前检查最常用工具。提高检查者操作水平和积累经验、选择最佳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时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2月间7009例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情况,观察宫中胎儿发育及畸形胎儿类型。结果有26例胎儿畸形,畸胎发生率3.7‰,经超声检查确诊24例,诊断符合率92.3%,漏诊2例,漏诊率7.7%。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畸形,诊断符合率高,是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青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36-2537
目的:对中晚期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胎儿畸形检查,并对其漏诊的原因加以分析,以降低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漏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8000例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发现胎儿畸形119例,其中产前超声诊断出110例,检出率为92.4%,9例漏诊,漏诊率为7.6%。结论提高超声检查者专业技能,把握好检查时机、次数,通过多切面、多角度的仔细观察,是全面降低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漏诊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孕中晚期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探讨漏诊原因,以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方法对3 971例(其中双胎妊娠9例)孕妇中晚期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畸形33例,畸形发生率为0.829%(33/3 980);产前检出26例,检出率为78.79%;漏诊7例,漏诊率为21.21%。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掌握合适的检查时机和次数,多角度多切面观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6.
崔涛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5):437-439,485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意义。方法使用Phillip 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4 013例孕妇(孕22~28周)进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随访引产或分娩后的结果,并与产前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013例胎儿中共发现78例畸形胎儿,心脏畸形20例,颜面部畸形17例,神经系统畸形14例,泌尿系统畸形13例,内脏畸形9例,骨骼系统畸形3例,头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1例,染色体异常1例,其中漏诊4例,诊断符合率94.9%(74/78)漏诊率5.1%(4/78)。结论产前做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周,是筛查胎儿畸形重要时期,对于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B超诊断胎儿畸形 5 3例的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完全符合率为 84.91% (4 5 /5 3 ) ,部分符合率为 5 .66% (3 /5 3 ) ,漏诊率为 9.43 % (5 /5 3 )。结论 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999年1月-2008年6月间5 120例孕妇超声检查情况.结果:有18例畸形胎儿,畸形发生率3.5‰,经超声检查确诊16例,诊断符合率89%,漏诊2例,漏诊率11%.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畸形,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是否终止妊娠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6年10月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068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68例产妇分娩畸形胎儿127例(2.1%),其中119例产前经超声检查确诊畸形胎儿94例,阳性率79.0%,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100%,漏诊25例,漏诊率21.0%;未做超声8例,产前均未做出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形态结构异常,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96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检查出胎儿畸形67例,并追踪随访,引产后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胎儿畸形孕中期产前超声诊断58例,检出率87%;孕晚期检出7例,检出率10%;漏诊胎儿畸形2例,漏诊率3%。结论孕中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早期诊断胎儿畸形有效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对可能存在的畸形漏诊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有效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经产前超声诊断并有完整记录的4875例胎儿中经分娩引产证实为先天性畸形的260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产后胎儿畸形病理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产前超声检查情况。结果 260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产前超声符合率为96.9%(252/260),漏诊8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确实可以实时监测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情况,对于胎儿畸形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但是产前B超筛查畸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检查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干扰。所以,如何提高产前超声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56例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声像图进行分析诊断及随访.结果 1856例孕妇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24例,漏诊5例,主要漏诊病例表现为较微小畸形和缺陷.结论 基层医院对孕妇开展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发现绝大多数胎儿畸形,提高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和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 600例孕妇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声像图予以测量并记录,最后通过临床分娩或引产证实。结果胎儿畸形56例,其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5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86%;漏诊4例,漏诊率7.14%。胎儿畸形以神经系统畸形(24例,占42.86%),消化系统畸形(10例,占17.86%),泌尿系统畸形(8例,占14.28%),颜面部畸形(6例,占8.92%)最为常见。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安全方便,无创伤,重复性好,对产前超声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临床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29-83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产前超声检查孕妇9738例,超声诊断为胎儿肢体畸形者37例,引产或出生后发现漏诊9例,无误诊病例。统计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漏诊率及畸形率等,记录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类型及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孕周产前超声肢体畸形的检出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80.43%。9738例产前超声诊断检查孕妇,发现胎儿肢体畸形共37例,畸形检出率0.38%。所有胎儿畸形经引产后或出生后X线证实,漏诊9例,漏诊率0.09%,其漏诊病例占所有畸形病例19.57%。9738例胎儿共证实畸形46例,畸形率0.47%。共诊断出胎儿肢体畸形46例,主要包括马蹄内翻足、四肢短小畸形、缺指(趾)畸形、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肢体远端缺如畸形及手姿势异常等几大类,漏诊包括马蹄内翻足、缺指(趾)畸形、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手姿势异常及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等。孕20~24周和孕25~29周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分别为92.86%和94.12%,高于孕15~19周(75.00%)和孕30~34周(45.45%)的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组间两两比较,孕30`34周的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明显低于孕20~24周和孕25~2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可以有效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应该熟悉掌握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相结合,提高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减少漏诊病例,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撂讨超声检查对诊断孕中晚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8140例中晚期孕妇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前经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85例,检出率为1.04%;产后确诊胎儿畸形90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94.4%,漏诊率为5.1%.结论 超声是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首选方法,其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并且为无创伤性检查,可视为孕妇产前检查胎儿情况的首选方法.但该方法仍有一定的漏诊,尤其是对无明显形态改变的畸形胎儿的检查,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尽量避免主客观因素,最大限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赵蕊  张小英 《当代医学》2013,(24):71-72
目的探讨在畸形胎儿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6月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的875例孕14~41周孕妇临床资料,诊断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结果 875例检查孕妇中,经最终分娩或引产证实的畸形胎儿18例,畸形率2.06%;彩超筛查确诊胎儿畸形15例,检出率83.33%;漏诊3例,漏诊率16.67%。结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可明确临床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对干预出生人口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九步骤顺序扫查法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和引产且最终诊断有畸形的334例新生儿和引产儿的资料,以产后最终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九步骤顺序扫查法与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与漏诊率,评估九步骤顺序扫查法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九步骤顺序扫查法与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86/2786),9.9‰(191/19247);胎儿畸形的漏诊率分别为5.5%(5/91),21.4%(52/243),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九步骤顺序扫查法能显著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降低胎儿畸形的漏诊率,对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和引产且最终诊断有畸形的993例新生儿和引产儿的资料,以产后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2.5‰。产前超声对993例患儿(共1344处畸形)的畸形总检出率为79.02%(1062/1344);其中严重畸形检出率为87.58%(860/982),明显高于轻微畸形检出率的55.80%(202/362)(P<0.005)。各系统中,骨骼肢体系统及颜面部畸形的漏诊较多,漏诊率分别为39.46%和31.91%,漏诊畸形主要为指/趾畸形、单纯腭裂及耳畸形等。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严重畸形的检出率高,但对于一些微小畸形及单纯腭裂等检出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972例,分别在本组研究对象的孕11~13+6周和孕18~24周为期开展超声检查,对胎儿的肢体应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开展检查,对胎儿肢体的结构、形态、运动以及姿势进行观察,同时对孕妇开展随访,直至胎儿分娩或被引产。结果本次研究入选的孕妇中,检查出胎儿肢体存在畸形的共13例,其中9例检出时间为孕11~13+6周,误诊1例,漏诊4例,检出率为69.23%(9/13)。其中3例胎儿肢体畸形在孕18~24周被检查出,修正早孕期超声检查结果 1例,肢体畸形胎儿漏诊1例,早孕期超声检查与中孕期超声检查进行联合应用时,对肢体畸形胎儿的检查准确率为92.31%(12/13)。结论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明显,可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使肢体存在畸形情况的患儿得到有效的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基层医院产前胎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胎儿6 003例以及随访证实胎儿畸形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二维超声胎儿畸形检出率为75.0%(45/60),漏诊率25.0%(15/60);实时三维超声胎儿畸形检出率为93.3%(56/60),漏诊率6.7%(4/60)。实时三维超声胎儿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成像更形象,细节显示更清晰,可以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