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肺癌及经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的生存期随访,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及双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34例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34例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对全部病人生存期随访.结果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病人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52%、35.5%;双介入病人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54%、33%.两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药.4个月、23.8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病人生存期无明显差异,且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使局部用药部分分流、增加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评估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CTP方案双介入化疗,并与同期采用的CTP方案静脉化疗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较.结果双介入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有效率(RR)73.3%),毒副反应小.静脉化疗组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率44.5%.结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增加,值得临床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探讨体部γ刀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原发性肝癌129例。56例体部γ刀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73例单纯行体部γ刀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的有效率为81.4%(105/129);单纯γ刀治疗组病人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61.6%、32.88%,平均生存期16.49个月,中位生存期16个月;γ刀配合介入治疗组病人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69.6%、44.6%,平均生存期为19.04个月,中位生存期20.0个月。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采用体部γ刀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是疗效较好的局部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建伟  陈昭明 《中国肿瘤》2000,9(9):407-408
肺癌病人手术、化疗、放疗等总的5年生存率还不令人满意 ,探索治疗肺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仍是十分迫切的课题。介入治疗已从原来单一的介入放射治疗向其他各个方面发展。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介入、肺动脉介入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 ;腔内介入治疗 :包括胸腔内介入和肿瘤内直接介入治疗等。肺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经过了怀疑、争论、实践、肯定几个过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肺癌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作一探讨。1肺癌肺动脉血供的确立传统的概念认为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它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 ,肺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频热疗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高频热疗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生存质量、临床受益率及毒副作用;对照组(3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紫杉醇联合顺铂),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生存质量、临床受益率及毒副作用。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疗效、生存质量以及1,2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受益率明显提高,毒副作用明显减少。结论高频热疗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减少,可以明显提高临床受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前和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肿瘤直径为8cm以上的巨块型肝癌病人切除术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本所1995-1998年的病例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研究单纯切除术病人,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病人生存曲线。Log-rank方法比较各生存曲线的差别。结果:单纯切除组病人、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和术前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0月,33.0月,和49.0月(P=0.011)。结论:提示术前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效果优于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结果。对于肿瘤直径在8cm的肝癌,应该在术前或术后给予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7.
李龙  桑惠君  曾欣巧 《中国肿瘤》2004,13(4):218-2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中文版对33例使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进行测定,分析介入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采用全身化疗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化疗栓塞组术后1、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与全身化疗比较,化疗栓塞组在临床疗效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程度方面优于全身化疗组(P<0.05).与疾病症状和治疗副作用有关的项目评分(分别为生理状况和附加关注)显示,化疗栓塞组在分项评分中同样优于全身化疗组(P<0.05).[结论]超选择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比全身化疗更能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所致气道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所致气道狭窄的最佳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受侵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先经氩气刀治疗,扩宽气道,缩小病变范围,再放置被膜气管支架或给予光动力治疗,之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巩固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经氩气刀治疗,之后其中4例未再做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在58 d内死亡;6例单纯放置气管支架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8 d;7例放置气管支架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66 d;6例光动力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中2例在1~2个月后出现了气管食管瘘,又重新放置了被膜气管支架,1例患者于126 d后因大咯血死亡,随访至2007年11月30日,2例生存已超过180 d,2例生存超过220 d,1例生存超过240 d,观察期内平均生存时间为198 d.结论:多种方法组成的内镜下序贯治疗是目前众多治疗进展食管癌侵犯气管方法中较理想的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共计32例年龄≥70岁的晚期肺癌患者,经多学科会诊认为不能耐受放化疗而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统计学方法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患者肺功能、PS分值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4~6周增强CT评价介入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结果: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65.6%,介入术后PS评分较术前好转(P=0.00);肺功能检查FEV1及MVV介入术后较术前提高(P<0.05)。介入术后TAM、CEA、CA125 及Cyraf21-1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介入术后56.3%的患者接受放化疗治疗,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6%、58.9%。结论: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安全可行的,介入手术可有效控制肺癌的局部进展,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为患者序贯接受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配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远期疗效。方法将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6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成2组,动脉化疗组30例,术前、术后2周行动脉化疗,对照组33例,患者不同意动脉化疗。对两组63例病人术后进行5年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其生存率,同时还观察动脉化疗组动脉化疗期间病灶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动脉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8个月,高于对照组(32个月),且生存曲线也高于对照组,经Log—Rank检验,P〈0.01,且动脉化疗期间,病灶总缓解率为46.67%,药物毒副反应也仅在0-I度之间。结论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浸润性膀胱癌病人术前术后配合动脉化疗能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术前可以使部分病灶缩小,且药物毒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轩斌  金博  彭飞 《癌症进展》2017,15(11):1293-129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4例病灶累及肺段及以上的肺部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8例和肺癌组(肺癌患者)66例.由两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支气管动脉的特征进行评价,将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组,比较对照组与肺癌组患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中,48例患者可见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其中对照组患者12例,肺癌组患者36例.对照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0例,迂曲患者9例,成团患者1例,中断患者2例;肺癌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10例,成团患者5例,迂曲患者18例,中断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成团和血管湖征象少于肺癌组.结论 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对肺部良恶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心型肺癌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其中6例(33.33%)中心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去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肺内段和纵隔段)和血管直径等情况。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兰维成像中以容积显示技术(SVR像)显示最佳。结论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与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心型肺癌的病人行 MSCT 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 CT 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其中6例(33.33%)中心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去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肺内段和纵隔段)和血管直径等情况。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显示技术(SVR 像)显示最佳。结论 MSCT 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与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肺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Xiao XS  Yu H  Li HM  Liu SY  Li CZ  Liu 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4):302-305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CTA重建,观察和分析BA、P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关系。结果肺癌组BA在VR中清晰显示136例,显示率为92.5%,平均2.3支/例;对照组BA清晰显示32例,显示率为69.6%,平均2.0支/例。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肺癌对侧和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较肺癌对侧明显增加(P〈0.05);肺癌侧BA扩张扭曲呈蚓状走向肿瘤或进入肿瘤内,多分支网状吻合。肺癌组PA均清晰显示,54例PA穿过肿瘤或从瘤旁经过,未见异常变化;25例PA显影完整,受肿块推挤并从周围包绕肿块,形成手握球征;40例PA基本完整,肿块从外对PA环状包埋,PA管腔呈扁平状、偏心性或向心性缩窄或枯树枝征;28例PA受肿块包绕并残缺截断形成残根征。结论原发性肺癌BA明显扩张,总供血量明显增加;PA穿过肿瘤或狭窄截断。多重螺旋CTA同样证明肺癌主要为BA供血,未见PA供血证据。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introduce the surgical method and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ouble sleeve lobectomy of the bronchus and the pulmonary artery in treatment for the central lung cancer. Method:From March 1995 to October 2010, double sleeve lobectomy of the bronchus and the pulmonary artery was performed in 45 cases with central lung cancer that involved the bronchial opening of an upper lobe of the lungs or the main bronchus and pulmonary artery but didn’t involve any lower lobes. Among them, left upper lobectomy was performed in 37 cases, right medium-upper lobectomy was performed in 6 cases and right upper lobectomy was performed in 2 cases. Result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in 12 cases. Among them, 3 cases were arrhythmia, 1 case was acute heart failure, 6 cases were obstructive pneumonia and pulmonary atelectasis, 2 cases were bronchial anastomotic fistula. Two cases died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massive hemoptysis respectively. Thirty-one cases were squamous carcinoma, 7 cases were adenocarcinoma, 4 cases wer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1 case was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1 case was sarcomatoid carcinomas, 1 case was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Ten cases were T3N0M0, 11 cases were T3N1M0, 17 cases were T3N2M0, 2 cases were T4N1M0, 5 cases were T4N2M0. The 1-year, 3-year,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4.4% (38/45), 51.7% (15/29), 53.8% (7/1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double sleeve lobectomy of the bronchus and the pulmonary artery can maximumly reserve the normal lung tissues while removing tumors, and avoid pneumonectomy. The surgery was safe and effective, while it required a high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6.
肺癌组织内肺动脉灌注血管立体构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为探讨肺癌介入治疗宜采用的动脉,研究肺癌组织内肺动脉的立体构筑。方法:5 例手术切除肺癌标本应用10 % ABS丙酮液从肺动脉高压灌注进行肿瘤血管铸型,并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肺癌组织肺动脉立体构筑。78 例支气管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癌组织内毛细血管床。结果:按动脉分布,肺癌组织可分为三个不同区带:支气管动脉主要供应肺癌的中心区;肺癌外带肺动脉相对密集,呈向心直行并互相吻合;癌周组织带有粗大纡曲走行的动脉,向肺癌组织内或包膜内延伸。结论:证实肺动脉参与肺癌供血。认为晚期肺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中,宜辅以肺动脉灌注化疗(PAI)。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 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仪60例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sPNs,直径均≤3cm)病灶行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根据主动脉、肺动脉强化CT值的特点,建立螺旋cr肺三期扫描时相,分析60例SPNs肺三期扫描强化形态与程度。结果 螺旋凹肺三期扫描延迟时间:肺动脉期15s,支气管动脉期36s,平衡期9HDs。肺癌螺旋CT肺二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无明显强化、显著强化和中等强化,肺炎性结节肺三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轻度或中等强化、显著强化和显著强化。肺结核球及转移瘤肺二期扫描密度变化较小。本组82,9%的肺癌支气管动脉期可见不规则条状及斑点状强化血管影。结论 螺旋CT肺三期扫描能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及其强化的变化状况,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2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林  孙家琪 《癌症》1992,11(6):457-459
本文报告了214例经DSA诊断和BAI治疗的不能手术肺癌病例。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氏法直接穿刺股动脉插入F_7号导管,做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选用丝裂霉素(每次8—14mg)和顺铂(每次40—60mg)。DSA诊断正确率99.1%。BAI治疗近期效果满意。有效率为92%,完全缓解18例(8.3%<),部分缓解139例(65%),稳定40例(18.7%),病变发展17例(8%)。并为9例(4.2%)Ⅲ期肺癌患者争取了手术切除癌肿的机会。故DSA对肺癌的诊断;BAI对肺癌的治疗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内科保守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癌大咯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癌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45例肺癌大咯血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颗粒或与钢圈联合等方法进行栓塞。所有患者随访2~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45例患者中行左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有15例,行右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有17例,行左右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有13例。支气管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为32.0%,18例复发,复发率为72.0%;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为82.2%,5例复发,复发率为11.1%;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弹簧钢圈双重栓塞、双重栓塞联合弹簧钢圈双重栓塞,术后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癌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