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肠道外瘘为腹部手术的严重合并症,发生后需较长时期细心治疗才能愈合,死亡率也较高,据报告资料约为20—54%,首先要预防其发生,在瘘发生后要根据情况恰当处理以降低死亡率、增加治愈率。一、胃肠道外瘘产生的原因:多数为手术并发病,常为吻合口或修补处愈合不良,其原因可能为吻合处血管分离过多局部缺  相似文献   

2.
肠外瘘继发于手术、损伤、炎症、感染等。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肠外瘘仍是胃肠道手术后严重并发症,20世纪70年代肠外营养的提出,为肠外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本组21例患者术中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于吻合口处,为肠外瘘的早期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成功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肠外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由手术、先天性畸性、创伤、炎症、肿瘤等病因引起。尤以手术并发症最常见,约占发病率的80%,其死亡率在15%-20%之间。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肠瘘的发生是外科医生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不少报道,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肠外瘘是指肠与腹腔、肠与皮肤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及创伤后,也可出现在炎性肠病、放射性肠炎、重症胰腺炎、肿瘤的并发症及一些先天性疾病中。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出现腹膜炎体征,  相似文献   

5.
小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消化道瘘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治疗经历了早期确定性手术阶段、充分引流基础上的择期手术阶段和新的早期确定性手术等阶段。本文综述了上述阶段的治疗方法及主要优点和局限性,同时对治疗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门诊患者输注抗生素的副反应,不包括HIV感染患者.269例患者共进行291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临床诊断:骨关节感染(59%),血管内感染(16%),脓肿(9%),莱姆病,蜂窝织炎,肺炎,鼻窦炎,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眼部感染,神经梅毒等.患者平均年龄49岁,抗生素治疗3~141d(平均40d),每个疗程平均使用2种抗菌药.抗菌药以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其他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及两性霉素B等.(1)血液系统不良反应:231个(79%)疗程进行了白细胞计数监测,平均治疗 30d时,36个(16%)疗程出现白细胞减少.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3%(14/112),β-内酰胺类抗生素9%(14 /260),头孢唑林10%(9/95).25%(9例)因白细胞减少停药或换药.对186个(64%)疗程进行了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监测,13个(7%)疗程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常较迟,平均在用药后33(±11)d.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自2000年7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322例长芦状骨骨折采用本法治疗。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78岁,平均32.5岁。发生在股骨3例,胫腓骨27例,肱骨2例。开放性骨折9例。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1981~1996-03,我科应用GF-Ⅰ形管状胃肠道吻合器对1046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患者施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现就吻合器的评价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886例,女106例;年龄28~74 y,食管癌664例,(上段47例,中段487例,下段122例);多发癌8例;贲门癌382例。 664例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TNM):Ⅰ期26例(3.9%),Ⅱ_a期182例(27.4%),Ⅱ_b期45例(6.8%),Ⅲ期403例(66.7%),Ⅳ期8例(1.2%)。382例贲门癌均为晚期。行超胸顶部吻合者5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者600例,弓下吻合者388例(均为胸内吻合)。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从1982年诊治的15例肠外瘘,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治疗体会。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20~70岁,以20~45岁多见;其中继发于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和外伤性小肠破裂修补术后各6例,阑尾切除术后、外伤、肿瘤各1例;15例患者共有22个瘘口,其中空回肠瘘18个,直肠瘘2个,高位空肠痿和盲肠瘘各1个。12例因切口裂开,肠袢外露为唇状瘘,另外3例为管状痿。24小时空腹肠液流出量,大于500ml(高流量)9例,小于500ml者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肠外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早期手术3例成功,22例引流冲洗患者自愈10例,手术治愈8例,4例死于感染和脏器衰竭。结论肠外瘘治疗的重点是早期的合理处理,治疗以有效引流和控制感染为主,并结合合理的营养支持。尽早应用有效肠管,争取自愈,有利于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肠外瘘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肠管与体表之间病理性通道形成及消化液溢漏的病理生理状况,80%发生于腹部手术之后,是腹部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肠外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8年收治的 3 4例肠外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2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后治愈 ,4例早期手术治愈 ,3例后期手术治愈 ,死亡 2例。结论 非手术治疗在肠外瘘治疗中占主导作用 ,强调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联合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随着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完善 ,生长抑素 ,特别是生长激素应用于临床 ,肠外瘘早期手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腹部手术后14例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包括一般性综合治疗、引流管冲洗及有效的引流、营养支持及外科手术。观察治疗后肠外瘘愈合情况及死亡率。结果 14例肠外瘘患者中,非手术治疗治愈12例,早期确定性手术2例,死亡1例,转出1例。结论 综合治疗是治疗肠外瘘的主要措施,在维持内环境稳定和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引流和抗感染,应用生长抑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肠外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肠外瘘26例的治疗结果。结果26例患者治愈22例,其中非手术治愈12例,手术治愈10例,死亡4例。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充分引流,全身营养支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的应用,早期行确定性手术,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例1:男,23岁。被高温钢轨烫伤腹部造成三度烫伤。小肠脱出,肠内容物外溢。经探查小肠有五处破裂,肠浆膜散在点状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清创缝合腹壁。前腹壁约10×12cm缺损,无法修补而肠管暴露。用油纱布覆盖包扎。术后第6天前腹壁伤口有黄色稀便流出,为回肠断端瘘。术后10天左右,左侧腹壁伤口也有蛋花样肠内容物溢出。为空肠瘘。经负压吸引,液  相似文献   

16.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仍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死亡率可达20%。本院199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肠外瘘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种类较多,近年来,外科技术趋于微创化,即将医源性的创伤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期获得理想的疗效.外固定器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自2003年7月以来笔者采用解剖型外固定器技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5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78例,其中肱骨干6例,股骨干15例,胫骨干57例,均采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术前及术后3d、1、3、6个月时分别拍摄X线平片检查,术后嘱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并在取出外固定后的3、6个月时再次随访。结果72例患者骨折按时愈合,4例有骨缺损二期植骨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愈合。结论外固定器能有效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良好复位、固定,术后合适的处理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是取得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院骨二科从1999~2001年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先后治疗四肢骨骨折5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其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骨折部位:肱骨干9例,股骨干11例,胫骨37例,横形骨折31例,螺旋形14例,粉碎形12例,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28例,陈旧性骨折19例,新鲜骨折38例。 1.2 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可借助C型臂X线电视,进行闭合复位穿针。开放性骨折先清创,然后穿针。闭合性骨折可以闭合复位穿针外固定,也可以切开复位外固定。手…  相似文献   

20.
方成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287-1288
目的对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方法统计1996~2000年使用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98例,对其出现的21例并发症进行统计、分类。结果在21例并发症中,关节功能障碍7例,骨折成角移位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1例,钉道感染、渗液5例,固定钉松动9例。结论外固定治疗骨折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与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