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为105.4±12.5ml,对照组患者阴道出血量为189.4±21.9ml,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天数平均为7.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未出现1例感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有利于患者更加清晰的认识病情,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和生理痛苦,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宫颈病变是妇女常见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G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居于重要地位,同时也有一定治疗价值,尤其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 相似文献
4.
唐建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4):106-107
目的观察自制宫颈环切电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制宫颈环切头直接与高频电刀或高频电灼器的电刀笔头相连接,行宫颈锥切术。结果通过5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平均手术时间5~10min,出血量2~6ml,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自制宫颈环切电刀制作简单,价格低,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效果等与Leep刀无差异,可以替代Leep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行宫颈锥切术患者.均于术前行阴道镜后进行宫颈锥切术活检.结果:218例患者中阴道镜诊断宫颈炎31例,CIN1患者29例,CIN2患者50例,CIN3患者73例,侵润癌患者35例,宫颈锥切术病理宫颈炎诊断符合率为80.64%,CIN1诊断符合率82.76%,CIN2诊断符合率为96.00%,CIN3诊断符合率为87.67%,浸润癌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效果,为CIN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CINⅢ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CKC组(82例)和LEEP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理一致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CK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9±1.7)ml,手术时间为(25.1±2.3)min;LEEP组患者为(10.6±3.3)ml和(14.9±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各时限复发率、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Ⅲ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LE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较高,但其治疗彻底性低于传统CKC。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宫颈环状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6年宫颈病变门诊收治的CINⅢ患者,依据其志愿采取LEEP或CKC治疗并追踪随访,评价两种术式。结果:两种术式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EP手术组为5.80%,CKC组为5.26%);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EP手术组为95.65%,CKC组为98.24%);生活质量方面LEEP手术组优于CKC组,术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INⅢ患者,LEEP手术组与CKC组治愈率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本分析显示,LEEP术具有不住院、花费少的特点;SF-36生活质量评分证实在生活质量方面LEEP组优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LEEP术是处理CINⅢ的常用和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预防宫颈浸润癌的重要手段。宫颈冷刀锥切术成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的常用手术,锥形或楔形切除部分宫颈,范围包括鳞状上皮移行带、全部或部分宫颈管,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2004—2007年运用宫颈缝合术探讨宫颈病变手术中的止血效果,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宫颈上皮瘤变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我院于2018.5-2020.5期间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电切组(n=30,宫颈环形电切术)及锥切组(n=30,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其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电切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对该院2009年6月~2010年11月行冷刀宫颈锥切术(CKC)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其中采用传统方法的有21例,改良式手术35例。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术中锥高、住院天数和术后宫颈粘连情况做比较。结果:①改良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2)和(60±15)分(P<0.05),术中出血分别为(50±20)和(90±40)ml(P<0.05);②改良组和传统组术中所切锥体锥高分别为(22.1±5.7)和(19.5±5.3)cm(P>0.05);③改良组和传统组术后宫颈粘连的发生分别为0例和3例(P<0.05)。两组均无术后异常出血和感染等情况出现。结论:这种改良式宫颈锥切术节约了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徐艳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12,(5):360-36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不良健康习惯改善的效果。方法对42例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中心已确诊的AMI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应用自设的知识和行为问卷,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出院日、出院1周)进行3次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知识水平、不良健康习惯均有显著提高。出院日较入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周较入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出院1周较出院日知识水平、不良健康习惯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AMI患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以建立最佳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将9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现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康复训练技能、态度行为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保证护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可以显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新护士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找出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新护士提高术前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40例术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在系统教育前和系统教育后作为对照。结果新护士对外科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最高提高85%。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上看,越年轻接受的教育越高,占56.42%,文化程度越高,接受的教育水平也高,占35.93%。结论新护士采取多种形式对术前病人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一个多层次、深层次,具有明确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帮助大学生追求或回归健全的学习人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价值。方法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查阅文献法、头脑风暴法、专家访谈法等,并结合医学院校实际工作情况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果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科研、教学与服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以开展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以教学为主渠道,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论将科研、教学及服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医学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电话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话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电话健康教育干预组44例。干预组给予糖尿病电话健康教育3个月,3月后比较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人满意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电话干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HbA1c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干预组病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血糖,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Fernanda Luppino Miccas Sylvia Helena Souza da Silva Batista 《Revista de saúde pública》2014,48(1):170-185
OBJECTIVE
To undertake a meta-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mai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permanent education in health.METHODS
A bibliographical search was conducted for original articles in the PubMed, Web of Science, LILACS, IBECS and SciELO databases, using the following search terms: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ermanent educ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permanent education health”. Of the 590 articles identified, after applying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48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key elements, and then underwent meta-synthesis.RESULTS
The 48 original publication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four thematic units of key elements: 1) concepts, 2) strategies and difficulties, 3) public policies and 4)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ree main conceptions of permanent education in health were found: problem-focused and team work, directly related to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hat takes place throughout life. The main strategies for executing permanent education in health are discussion, maintaining an open space for permanent education, and permanent education clusters. The most limiting factor is mainly related to directly or indirect management. Another highlight is the requirement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ublic policie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financial and human resources.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eed to combine education and service aiming to form critical-reflexive graduates.CONCLUSION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health and education is based as much on the actions of health services as on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us, it becomes a challenge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that are supported by critical-reflexive ac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proposals for permanent education in health involv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17.
目的调查和评估睢宁县疟疾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选择2个乡镇各1所小学、1所中学部分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于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相同人群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结果小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总正确率82.03%,比宣传前提高了48.16%;中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总正确率86.07%。比宣传前提高了47.70%;小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4.26%,比宣传前提高了59.43%;中学生宣传后知晓率为89.82%,比宣传前提高了63.63%。宣教后中、小学生总疟疾防治正确率和知晓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睢宁县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管理后,疟疾健康教育效果是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钟春兰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02+104
目的:探讨现代网络通讯手段微信引入儿童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160例2~6岁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为微信组和对照组各80例。微信组在病房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微信,对照组为病房健康教育,无微信。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的知晓度。结果:微信组健康教育优于对照组的知晓度(P<0.05)。结论:以现代化网络通讯微信为平台,能很好的提高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从而提高整个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护理后3个月,2组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及行为控制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2组家庭功能各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提升,且实验组提升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能够通过提高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家庭功能水平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学校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对学校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认知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和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完全遵医嘱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临床疗效提高。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为此学校社区医院要主动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